查看: 16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岑氏宗亲】岑氏历史名人

[复制链接]

5

主题

0

听众

5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16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1-3-16
注册时间
2011-3-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兔斯基   发表于 2011-3-15 15:50: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岑氏历史名人

岑彭:字君然。后汉南阳棘阳人。后归刘秀(光武),封舞阴侯。棘阳为汉时名邑,战略要地。王莽时,邑人岑彭守本县长。



岑晊:字公孝,东汉棘阳人。才高而有大志,五经六艺,无不洞贯,被南阳太守成瑨聘为功曹,不畏权势,不避豪强,当时人们说“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闲坐无事)。”意思是成瑨把公务都交给了岑晊办了,岑晊似乎成了南阳的太守。



岑羲:字伯华,南阳棘阳(新野县东北)人。初唐重臣岑文本之孙,进士出身。武则天执政时期为广武(今河南省荥阳县)令。


  岑之敬字思礼(519-579),南朝陈文学家。幼时聪明好学,十六岁时对策擢为高第。《南史》、《陈书》中有其传略。
  岑善方:岑彭十世孙,字思义,隋唐南阳棘阳(今新野县东北)人。为人清慎有器局,博通经史,善于辞令,工诗文,有文集七卷留世,后梁宣帝时曾任起居舍人、吏部尚书,累官散骑常侍,封长宁公。卒谥敬。

  

岑之象岑善方之子,隋唐南棘阳(今新野县东北)人。隋末曾任邯郸令,后被人诬告入狱,冤不能申。


  

岑文本岑之象之子,字景仁。南阳棘阳(今新野县东北)人。隋唐文学家,唐朝重臣。


  岑文昭:唐代南阳棘阳(今新野县东北)人。文学家岑文本之弟。


  

岑长倩:唐代南阳棘阳人,永淳年间官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垂拱初年,为文昌右相,封邓国公。因反对武则天立她侄子武承嗣为太子,被贬为武威道行军大总管,率军征讨土蕃,途中被召回,以图谋推翻武周、复兴李唐的罪名,连同五个儿子一起被处死。



  岑景倩:唐代南阳棘阳人,岑长倩之弟。曾任麟台少监、卫州(今河南省汲县)刺史、昭文馆学士等职。

 

岑从毅:宋末元初土官,右江地区壮族首领。南宋末年归顺宋朝,任融、宜、钦3州代理总管。


岑毓英:(1829-1889)字彦卿,号匡国,清代广西省西林人。


 

岑春煊是岑毓英的三儿子。1900年八国联军进犯京津地区,岑春煊率兵“勤王”有功,成为清末重臣,与袁世凯势力抗衡,史称“南岑北袁”。后岑春煊顺应历史潮流,参加护国护法成为民国时期护法军政府总裁主席,国民党的创始人之一。



  

岑日新又名岑忠业、岑盛甫,壮族,广西恩隆县(今田东县)林逢村人。大革命时期参加农民运动。1929年12月参加百色起义。193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任红七军二十一师特务连连长,参加了右江苏区反“围剿”作战。1944年到靖西县葛麻乡活动时,被土匪杀害。



  岑凯伦原名张慧,香港著名女作家。其代表作有:《八月樱桃》、《白马王子》、《白雪公主》、《彩虹公主》、《澄庄》、《天鹅姑娘》、《爱的彩衣》、《青春十八》、《海边·夕阳》及《天伦乐》等。
  岑 彭:(公元?~35年),字君然;南阳棘阳人(今河南南阳)。著名东汉将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王莽执政末年,岑彭曾试署棘阳县长。刘縯、刘秀兄弟起兵,攻克棘阳,岑彭带家属投奔前队大夫甄阜。甄阜怪他不能固守城邑,拘禁了他的母亲和妻子,让他立功,以便将功赎罪。岑彭只好率领宾客努力作战。后来,甄阜死,岑彭也受了伤,逃到宛城,与前队贰严说共同守城。


  汉兵攻城一连几个月,城中粮尽,人民相食。岑彭跟贰严说献城投降。诸将因岑彭固守,提出将其杀之。大司徒刘縯说:“彭,郡之大吏,执心坚守,是其节也。今举大事,当表义士,不如封之,以劝其后”。更始帝遂封岑彭为归德侯,并让他隶属于刘縯。


  刘縯被更始帝杀害后,岑彭作了大司马朱鲔的校尉,跟随他进击王莽的杨州牧李圣。杀李圣,平定淮阳城后,朱鲔推荐岑彭为淮阳都尉。更始帝让立威王张昂、将军徭伟二人镇守淮阳。徭伟反叛,赶走张昂,岑彭率兵进击徭伟,大破其军,升任颍川太守。此时,舂陵人刘茂起兵,攻占颍川。岑彭不能到宫上任,只好带领麾下数百人依附河内太守韩歆。


  正值刘秀巡行河内,韩歆要守城抵拒,岑彭劝阻,韩歆不听。不久刘秀到怀,韩歆见形势危迫,不得已投降。刘秀得知他曾想抗拒,大怒,把他放在鼓旁准备斩杀。刘秀又召见岑彭,岑彭分析当前形势,说:“今赤眉入关,更始危殆,权臣放纵,矫称诏制,道路阻塞,四方蜂起,髃雄竞逐,百姓无所归命。窃闻大王平河北,开王业,此诚皇天佑汉,士人之福也。彭幸蒙司徒公所见全济,未有报德,旋被祸难,永恨于心。今复遭遇,愿出身自效”。刘秀大喜,跟他深相结纳。岑彭借机进言,说韩歆是南阳地区的正直君子,可以收为己用。为此刘秀便赦免了韩歆,让他当了邓禹的军师。


  更始帝的大将军吕植屯驻淇园,在岑彭劝说下,吕植投降了刘秀。于是刘秀任命岑彭为刺奸大将军,派他督察各营,随军平定河北。

  刘秀即位后,任命岑彭为廷尉,仍拜归德侯,行大将军事。与大司马吴汉、大司空王梁、建义大将军朱祐、右将军万修、执金吾贾复、骁骑将军刘植、扬化将军坚镡、积射将军侯进、偏将军冯异、祭遵、王霸等围攻洛阳,朱鲔坚守,攻城数月不下。光武帝知道岑彭曾任朱鲔的校尉,便让他前去劝说。于是朱鲔在城上,岑彭在城下,两人相互问侯、谈笑,像平常一样。岑彭乘机劝说:“彭往者得执鞭侍从,蒙荐举拔擢,常思有以报恩。今赤眉已得长安,更始为三王所反,皇帝受命,平定燕、赵,尽有幽、冀之地,百姓归心,贤俊云集,亲率大兵,来攻洛阳。天下之事,逝其去矣。公虽婴城固守,将何待乎?”朱鲔道:“大司徒(刘縯)被害时,鲔与其谋,又谏更始无遣萧王(刘秀)北伐,诚自知罪深”。


  岑彭回,对汉光武帝直言经过,刘秀说:“夫建大事者,不忌小怨。鲔今若降,官爵可保,况诛罚乎?河水在此,吾不食言”。岑彭又见朱鲔。朱鲔从城上垂下绳索,说:“真必信,可乘此上”。岑彭毫不犹豫,拉过绳索就向上攀。朱鲔见他诚信,就先口头应允投降。五天后,朱鲔带轻骑兵去见岑彭,对部将说:“坚守待我。我若不还,诸君径将大兵上轘辕,归郾王”。接着把自己反绑起来,和岑彭一起到了河阳,去见刘秀。刘秀亲解其束缚,好言抚慰,并让岑彭把他连夜送回洛阳。第二天,朱鲔率全城出降。刘秀任命他为平狄将军,封扶沟侯。朱鲔后为少府,传封累代。


  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朝廷派岑彭进军荆州,攻下犨、叶等十余城。当时,南方局势混乱。南郡人秦丰占据黎丘,自称楚黎王,拥有十二个县;董欣在堵乡起事;许邯在杏起事;另外,更始手下的将领也各拥所部占据南阳诸城。光武帝派吴汉前往征伐,但吴汉不戢士逝世,恣其为暴,所过多有侵扰掠夺。正值破虏将军邓奉回新野探亲,见吴汉在其故乡的所为大怒,起兵反汉,击败吴汉的部队,缴其辎重,与各路反汉力量联合起来,屯兵于淯阳。同年秋岑彭破杏,降许邯,升任征南大将军。汉光武帝命他跟朱祐、贾复、耿弇、王常、郭守、刘宏、刘嘉、耿植等将领一起讨伐邓奉。岑彭命部队先攻堵乡,董欣势急,邓奉率万余人赴救。董、邓二人部下,均为南阳精锐之士,岑彭进攻,连月不克。


  汉建武三年(公元27年)夏刘秀领兵亲征,部队行至叶地,董欣部将率领几千人拦路截杀,刘秀受阻。岑彭往击,大破敌军。刘秀到达堵阳,邓奉连夜逃往淯阳,董欣投降。岑彭又与耿弇、贾复、傅俊、臧宫等追击邓奉,直到小长安(今河南南阳南部)。刘秀亲临战阵,士气鼓舞,邓奉兵败无路,请降。刘秀念邓奉是旧日功臣,而且祸端实由吴汉引起,想赦免邓奉。岑彭和耿弇劝谏说:“邓奉背恩反逆,暴师经年,致贾复伤痍,朱佑见获。陛下既至,不知悔善,而亲在行陈,兵败乃降。若不诛奉,无以惩恶”。于是刘秀斩邓奉。


  刘秀引兵回师,而派岑彭率领傅俊、臧宫、刘宏等三万多人南击秦丰,攻克黄邮。秦丰和他的大将蔡宏在邓坚守,汉军数月不得进。刘秀责备岑彭,岑彭害怕,于是连夜集合兵马,传令:“明日西击山都(今湖北襄阳)”。然后纵其俘虏回营告知秦丰。秦丰信以为真,调动主力,开赴山都,准备伏击岑彭。岑彭偷渡过沔水(今汉水),在阿头山(今湖北襄阳)大破秦丰部将张扬。然后从川谷间伐木取道,直奔秦丰的大本营黎丘,击败留守部队。秦丰大惊,急忙回师救护。岑彭与诸将依山扎营。秦丰和蔡宏趁夜来袭,岑彭早有准备,出兵迎击,秦丰败走,蔡宏被杀,岑彭因功被封为舞阴侯。秦丰相赵京在宜城献城投降,汉朝任其为成汉将军,与岑彭一起在黎丘包围秦丰。


  当时田戌在夷陵,拥众割据,闻秦丰被围,害怕汉兵来伐,想要投降。他的妻兄辛臣劝他说:“今四方豪杰各据郡国,洛阳地如掌耳,不如按甲以观其变。”田戌说:“以秦王之强,犹为征南所围,岂况吾邪?降计决矣”。汉建武四年(公元28年)春田戌留辛臣驻守夷陵,自己则将兵到黎丘,准备归降岑彭。不料辛臣却盗走田戌的珍宝,抄近路抢先去依附了岑彭,并且写信招田戌来归降。田戌怀疑辛臣出卖自己,不敢投降,与秦丰合兵拒汉。岑彭出兵攻打田戌数月,田戌大败,逃回夷陵。刘秀亲自到黎丘犒赏军士,封赏岑彭部下有功者一百余人。


  岑彭进攻秦丰已经三年,斩杀敌兵九万多人。秦丰手下只剩了一千多残兵,而且,城中粮食将尽。刘秀见秦丰势力衰微,便命朱祐代替岑彭守黎丘,而命令岑彭和傅俊南进夷陵,攻打田戌。岑彭打败田戌,攻占夷陵,田戌率几十个骑兵逃往蜀地。岑彭追到秭归,俘虏田戌妻儿老小和几万士兵。岑彭将伐蜀汉。但夹川谷少,水险难以漕运。于是,他命威虏将军冯骏驻军江州,都尉田鸿驻军夷陵,领军李玄驻军夷道,自己则率兵还驻津乡,据守荆州冲要之地。他派人喻告尚未归附的地方,声明,倘能主动投降,可以奏封其君长。


  岑彭原与交趾州牧邓让是好朋友。于是,他一面写信给邓让,陈说刘秀的威德,劝其归降,一面派偏将军屈充移檄江南,颁行诏命。不久,邓让和江夏太守侯登、武陵太守王堂、长沙相韩福、桂阳太守张隆,零陵太守田翕、苍梧太守杜穆、交趾太守锡光等相继派遣使者,贡献方物礼品。岑彭奏明皇帝,将其均都封为列侯。诸将于是或遣其子,或派其兵助岑彭征伐。




  岑 晊:(生卒年待考),字公孝;东汉棘阳人。

  才高而有大志,五经六艺,无不洞贯,被南阳太守成瑨聘为功曹,不畏权势,不避豪强,当时人们说“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闲坐无事)。”意思是成瑨把公务都交给了岑晊办了,岑晊似乎成了南阳的太守。




  岑 羲:(生卒年待考),字伯华,南阳棘阳人(今河南新野)。初唐重臣岑文本之孙。

  进士出身。武则天执政时期为广武(今河南荥阳)令。有能名,后经凤阁侍郎韦嗣立推荐,任天官员外郎。

  唐中宗执政期间,同中书门下三品(唐朝宰相名称)。

  唐睿宗执政之初,进侍中。

  长安年间(公元701~704年)封南阳郡公。神龙初(公元705年)为中书舍人。当时武三思独揽大权,侍中敬晖意欲上书请削武氏之中为王者,需选一人起草奏章,众人畏惧武三思,皆借辞推托不敢承担此事。他深表支持,操笔即成,言辞切直。因此惹犯武三思,将他转为秘书少监,再迁吏部侍郎。



  他十分廉正,受时人赞美,后加任银青光禄大夫、右散骑常侍。



  岑 参:(生卒年待考),唐朝江陵人。著名唐朝诗人。

  官拜刺史。工于诗歌,长于七言歌行。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岑高。




  岑之敬:(公元519~579年),字思礼。著名南朝陈国文学家。

  幼时聪明好学,十六岁时对策擢为高第。梁武帝亲召面试,亲自论难,他剖释纵横、对答如流,左右莫不嗟叹佩服,乃授童子奉车郎。




  十八岁授太学限内博士,后出任南沙(海防要地,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南)令。



  侯景作乱时,率领所部,赴援京师。后入陈,官至南台治书侍御史、征南府谘议参军。



  他博涉文史,善于词笔,为人谦谨,奖掖后进,大有君子长者之风,有文集十卷,《南史》、《陈书》中有其传略。


  
       岑德润:(生卒年待考),岑之敬之子。著名隋朝诗人。


  南朝陈国末期,官至中军吴兴王记事参军,有文才,著有《鸡鸣篇》、《赋得临街危石》、《咏灰》、《咏鱼》等诗作。



  岑善方:(生卒年待考),岑彭十世孙,字思义;南阳棘阳人(今河北新野),著名隋、唐之际重臣。

  为人清慎有器局,博通经史,善于辞令,工诗文,有文集七卷留世,后梁宣帝时曾任起居舍人、吏部尚书,累官散骑常侍,封长宁公。卒谥敬。




  岑之象:(生卒年待考),岑善方之子;南阳棘阳人(今河北新野),著名隋、唐之际重臣。

  隋朝末期曾任邯郸令,后被人诬告入狱,冤不能申。子文本到司隶为其申冤,辩对哀畅,命作《莲花赋》,一挥而就,其冤遂申。子文本,孙长倩皆为唐朝初期宰辅重臣。


  岑文本:(公元595~645年),岑之象之子,字景仁;南阳棘阳人(今河北新野),著名隋、唐之际文学家、唐朝重臣。


  十四岁时,其父岑之象仕隋陷冤狱,他至司隶府申辩,辞情剀切,官员惊讶,令其作《莲花赋》,下笔即成,观者莫不赞叹。父冤因此得以昭雪,文本也由此扬名。入唐后,先任荆州别驾,继任秘书郎兼直中书省。


  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擢为中书舍人,诏诰及军国大事文书皆出其手。忙时拟稿,常令属吏六七人各执纸笔,分别口授,须臾即就,各成文章,唐太宗深为器重,迁为中书侍郎,专典机要。又与令狐德撰《(北)周书》。其中史论多出岑手。书成,封为江陵县子。


  唐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洛河大水泛滥。时魏王泰盛修第宅,他上奏,劝崇节俭,侈不可长。唐太宗嘉许,赐帛三百段。

  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加银青光禄大夫,迁中书令,但仍以“汉南一布衣”自称。不营产业,俭朴节省。

  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随唐太宗出征辽东,负责筹措军中辎重,积劳成疾。农历4月,在幽州病逝。赠侍中、广州都督,谥“宪”,陪葬昭陵。


  诗多散佚,仅存诗四首、文二十篇。



  岑文昭:(生卒年待考),岑文本之弟;南阳棘阳人(今河北新野)。著名唐朝大臣。

  曾任校书郎之职,但多交轻薄无知之人,唐太宗很不高兴,对岑文本说:“你的弟弟有不少过错,我要将出他为外官!”

  岑文本哀奏道:“臣少孤,母所喜爱的人是我弟弟文昭,不欲离左右,今若将他出之为外官,我母心中必然忧虑,无弟文昭,是无老母也。”奏对时泪流满面,放声大哭。


  唐太宗见此,召来岑文昭,当面教训一番,岑文昭回悟,一改旧态,谨慎作人,以后再没犯过大的过错。



  岑长倩:(生卒年待考),南阳棘阳人(今河北新野),著名唐朝时期重臣。

  唐朝永淳年间官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垂拱初年,为文昌右相,封邓国公。

  后因反对武则天立她侄子武承嗣为太子,被贬为武威道行军大总管,率军征讨土蕃。后在途中又被召回,武则天以其图谋推翻武周、复兴李唐的罪名,连同五个儿子一起被处死。




  岑景倩:(生卒年待考),南阳棘阳人(今河北新野),岑长倩之弟。唐朝时期重臣。

  曾任麟台少监、卫州(今河南汲县)刺史、昭文馆学士等职。



  岑从毅:(生卒年待考),宋末元初土官,右江地区壮族首领。

  南宋末年归顺宋朝,任融、宜、钦三州代理总管。

  宋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元军大举南伐,岑偕宋沿边巡抚使、节制军马李维屏等,前往云南行中书省降元。旋出知来安州(治今田阳)。


  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又偕李维屏等,将所属州县一百四十七溪峒,二十五万六千户归附。

  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因年老多病,元世祖忽必烈下诏以其子斗荣袭位。岑氏成为右江地区势力强大的土官家族

  岑毓英:(公元1829~1889年),壮族,字彦卿,号匡国;广西西林那劳人(今广西百色)。著名清朝抗法将领。



  岑毓英出生于广西,其家族本来是壮族劳寨的土司,后因清朝政府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后,该家族没落。

  岑毓英早年从军,并累功担任重要官职。早年从军,并累功担任重要官职。

  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发生了日寇攻击台湾的牡丹社事件后,清政府任命岑毓英为福建巡抚,辖管闽台地区,命其加强西南海防。岑毓英于任内不但整建两地军防,水治。在任云南巡抚时,岑毓英暗地里却指使部将李珍国在途中伏兵截杀英军翻译官马嘉理,把英军武装围堵于班西山下,制造了著名的“马嘉理事件”。


  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日寇欲兵并琉球(台湾),岑毓英奉命督办台湾防务,他提出了著名“台防三策理论”,招安台湾百姓,并积极修建台湾防务。他独排众议,以当时能掌握的新技术兴筑大甲溪水利工程,堪称台湾近代化的先驱,并亲自监督台北府城建城事宜,让本窒碍难行的建城事宜得以继续。


  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中法战争起,岑奉命节制关外滇、粤、楚各军,创造“地营法”,指挥了宣光战役和临洮战役,击破法军援兵,攻克了越南山西、河内等地,后还代表清廷完成了滇越边境的划界工作,是中法越南战场各军的最高统帅,代表清政府入越的最高官员。


  在中法战争中,岑毓英开创了“地营战法”,后被他的学生、抗法名将蔡标整理并著述成《地营图说》一书,是研究地道战的重要兵书,这是军事史上的重要变革。


  岑毓英为壮族历史中的首位总督、头品顶戴与兵部尚书,他为近代西南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发展作了重要贡献。


  中法之役后,岑毓英曾高官厚禄,官至云贵总督,官至太子太傅,显赫不可一世,后于公元1889年去世,卒谥“襄勤”。其子岑春煊亦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


  岑春煊(公元1861~1933年),原名春泽,字云阶,岑毓英第三子;广西西林那劳人(今广西百色)。著名清末民初政治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之一。


  岑春煊出身官宦世家,其父岑毓英曾任云贵总督。少年时放荡不羁,与瑞澄、劳子乔并称“京城三恶少”。

  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捐官主事,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中举人,任候任郎中。其父岑毓英逝世后,荫赏太仆寺少卿,正四品。


  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岑春煊对策称旨,被光绪皇帝亲自破格提升为正两品的广东布政使,但他历官不及三月,便与两广总督谭钟麟发生矛盾,改任甘肃按察使。


  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出逃,岑春煊首先率部勤王,因此获得慈禧太后的好感,因功授陕西巡抚,後调任山西巡抚,期间与李提摩太等人筹建山西大学堂。


  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岑春煊调任广东,未及上任,四川总督奎俊因镇压四川义和团不力而去职,岑春煊遂赴川署理总督。在任期间,他严肃吏制,建立警察制度,一举弹劾四十余名官员,人送绰号“官屠”,与“士屠”张之洞、“人屠”袁世凯并称“清末三屠”。


  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岑春煊调任两广总督。

  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岑春煊上书请求立宪。

  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岑春煊又同袁世凯、张之洞等人上疏请求废止科举。

  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岑春煊又支持张謇等人在上海组织预备立宪公会,并派幕僚郑孝胥出任会长,一时俨然成为立宪运动的领袖。


  岑春煊因有慈禧支持,在各地为官期间不惧权贵,弹劾并处罚了一大批买官而来的官员,尤其是逼令荷兰引渡裴景福和查办广州海关书办、驻比利时公使周荣曜两案尤其引人注目,但也因此开罪了这些官员的後台庆亲王奕劻,自此岑便联合军机大臣瞿鸿禨与庆亲王及其党袁世凯展开党争。


  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奕劻以云南片马民乱需要处理为由,将岑调任云贵总督,驱离权力中枢。岑遂称病拒不就任,停留上海,观望政局。不久,袁世凯在朝政倾轧中失利,自请开去本职以外一应兼差。岑春煊认为时机已到,不再称病,於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农历3月21日,突然从汉口上京晋见慈禧太后,获授邮传部尚书,得以留京。一时岑、瞿声势大盛,隐然有独揽朝政之意。


  但旋即,奕劻即陷害岑春煊,密使人伪造岑春煊与梁启超等人的合影,称其意图为戊戌变法翻案。形势自此一转即下,岑春煊於四月份两次被放为两广总督。途经上海时,岑春煊重施故伎,称病不就职,不料慈禧太后旋即下旨,将其开缺。至此,党争以奕劻、袁世凯完全胜利告终。


  岑春煊与袁世凯势力抗衡,史称“南岑北袁”。

  岑春煊历任广东布政使,甘肃布政使、山西巡抚、四川总督、云贵总督、两广总督等职,他所到之处举新政,办教育,肃贪惩腐,人称“屠官”,英国人称其为“满洲虎”。


  “二次革命”后,岑春煊顺应历史潮流,参加护国护法成为民国时期护法军政府总裁主席,国民党的创始人之一。两广都司令部成立时,将士们公推岑春煊为都司令,又公推梁启超为都参谋。岑春煊在就职宣言中说:“天下之督责,不负两广之委托者,惟有两言:袁世凯生,我必死;袁世凯死,我则生耳!”他号召大家“解除旧怨,与子同仇”,集中精力,共同杀贼,作为反袁的旗帜当时是非他莫属。


  岑春煊是广西桂系军阀体系的开山祖师爷,曾积极营救过中国共产党总书记陈独秀,并对蒋介石的独裁专政明确反对“如不改弦更张,足以断送国家而有余。”


  岑春煊认为“教育者,政治之首务也”。他任官一地,必兴教一方,两广尤其突出,他为广东、广西的近代教育作了重要奠基。

  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岑春煊支持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三万银元进行淞沪抗战。

  岑春煊著有《乐斋漫笔》,与崂山太清宫道长韩太初合编了著名的琴曲《山海凌云》。

  岑日新:(公元?~1944年),壮族,又名岑忠业、岑盛甫;广西恩隆林逢村人(今广西田东),著名无产阶级革命烈士。


  大革命时期参加农民运动。1929年12月参加了著名的百色起义。

  193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任红七军第二十一师特务连连长,参加了右江苏区反“围剿”作战。

  1933年初奉命到向都、恩隆、思林边活动。

  1934年7月护送黄松坚从右江下游赴滇桂边的富州九弄地区,参与创建滇桂边游击根据地。同年冬,他任滇黔桂边区革命委员会常委和边区劳农会委员。


  1935年1月参与领导了著名的“九弄暴动”。

  1936年5月任滇黔桂边区革命游击队第一大队大队长,率部与兄弟部队粉碎了滇桂军阀的数次“围剿”,扩大了边区。


  1937年12月他和滕静夫等反对黄桂南将中越边区和滇桂边去的红军游击队交出去接受国民党改编的错误主张。1938年7月他转移到靖西农村坚持长期的地下斗争。


  1944年到靖西县葛麻乡活动时,被反动土匪杀害。



  岑凯伦:(生卒年待考),女,原名张慧;香港人。著名现代作家。

  岑凯伦出身于香港富家,从小接受良好教育,小学读英文书院,大学毕业后又赴国外留学攻读建筑系。

  回港后,任职于自己家族的建筑公司,后从事小说创作。

  岑凯伦的小说受香港著名作家依达的影响,专写青春小说。

  多年来,岑凯伦共出版小说二十几部,在香港、台湾,新加坡以至中国大陆都拥有大量的读者。

  其代表作有:《八月樱桃》、《白马王子》,《白雪公主》、《彩虹公主》、《澄庄》、《天鹅姑娘》、《爱的彩衣》、《青春十八》、《海边·夕阳》及《天伦乐》等。




  岑 旭:(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装备论证中心政治委员。1988年晋升



  岑福昌

1942年9月生,广东三水人。中共党员。毕业于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现任广东省三水市广播电视事业局局长、党支书记,三水市广播电视台台长。先后在兽医、卫生、广播、文化、工业、城管、党委、政府等部门工作过。分别任过副主任、副院长、站长、厂长、党委委员、副镇长等职务。1982-1983年,以他为主编,编写了一本20万字的《西南文史资料》;1984年,亲自创办了“西南文艺”。1990年调到三水县广电局工作,一直分管宣传,坚持以精品节目和名牌栏目为龙头,力创精品节目。从1995-1999年参加全国和全省县(市)以及佛山市广播电视优秀节目评选,获三等奖以上的共有104个,其中他占13个。近几年在佛山市以上刊物发表的论文共5篇,其中有1篇参加全国县(市)好论文评选获一等奖,有两篇获三等奖。1998年被中国科联聘为中国科联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1999年,经广东小企业政工人员高级专业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通过为高级政工师。近年来,亲自起稿制定了局的一整套工作制度(共24个)和各项规定(共5个),亲自起稿制定了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1998年亲自主持制定了三水有线广播电视总体规划和工程实施方案,并经省广电厅通过论证。1997年,三水市被评为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县(市)。




  岑国兴 男,1953年12月生,广西南丹人。政工师。中共党员。毕业于广西人民警察学校。现任广西南丹县山口派出所所长。南丹县山口林场森林防火、治安联防副指挥长。

1986年底,《人民日报》“内参”披露,广西南丹县山口林场由于管理失控,致使森林资源遭受严重破坏,林场处于危难之中。自1987年担任山口林场派出所所长以来,顶住压力,冲破阻力,主要对林场内实行一条龙承包责任制,对外与周边的7个乡镇22个村委会170个经济合作社建立联防机构,层层签订责任书,使护林防火治安联防工作有效地遏制了破坏国有森林资源的犯罪行为。其次,对派出所队伍进行认真全面整顿,提高警员素质。两个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使山口林场稳定下来,并一跃成为南丹县的大型龙头企业,全国林业500强中第23名。山口林场派出所于1988年至1997年连续10年先后被场部、县农委、县公安局、县委、县政府、地区林业公安科、地区公安局、区林业厅、区公安厅、区林业公安处、林业部公安局表彰,并记集体三等功1次。先后有5人荣立个人三等功,个人也先后30多次受到上级的嘉奖,记三等功1次。1998年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山口林场派出所成了广西 林业公安战线上的一面红旗。



  岑继初 男,1944年3月生,广东省中山人。笔名江风,江水。现为世协华北协会艺委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市场中心书法家、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东方美院教授、香港东方文化中心书画研究部研究员、香港著名艺术家联合会理事。自幼爱好书画、文学艺术、注重学识修养、人品书德。近年来,40多次在中外书画,文学大赛中获等级奖。书画作品曾获1997年庆香港回归当代书画名家作品展一等奖,国家人事部中国人才研修中心’98中国艺术人才金奖,1998年第一、二届世界华人艺术大奖赛分别获国际优秀奖和国际荣誉金奖,并享有“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荣誉称号。诗歌文学作品曾获’97“园丁杯”全国诗书画摄影作品大展赛诗类银奖,“第二届全国将军杯”文学作品大赛(外国赛)一等奖,1998年12月“第三届东方杯全国诗歌大赛”银奖。作品和传略入编《中国诗典》、《南吟北唱》、《当代文学写作人才传略》、《世界书画名录》、《世界当代著名书画家真迹博览大典》、《百年经典——中国书法全集》美术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陈列馆、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香港等艺术机构收藏。1999年5月荣获黑龙江世纪文艺 中心颁发的中国书画艺术家“世纪奖”奖牌。


  岑文远

男,1941年4月生,浙江慈溪人。上海汽车工业技术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上海理工大学兼职教授、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曾任职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郑州机械研究所。长期从事测试设备研制。参加感应整步机研制,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参加双轴陀螺漂移测试台研制,1980年获国务院国防工办一等奖;参加汽轮发电机组动平衡研究和负责感应同步器精密接长精度攻关,1982年分别获机械部三等奖;负责模板自动测量机研制和感应同步器误差修正尺研究,分别获1984、1986年河南省三等奖。1985年底调上海从事汽车工业测试设备开发,负责桑塔纳减振器转向器试验台功能扩充,1990年获上海市三等奖;负责非接触车速仪研制,获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产品销往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并少量出口;前期负责风洞数控坐标移测架研制,获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负责静电植砂电气设备研制,获1996年上海市三等奖和国家专利;负责真空助力器扭矩和密封性试验台研制,获1997年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四等奖;负责桑塔纳组合开关耐久性试验台研制,获1998年上海市二等奖;参与负责静电高压机电设备研制,获1999年上海市二等奖。曾获196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毕业生,1981年郑州市科技先进工作者,1990、1998年上海市科技攻关先进工作者,1991年上海市“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先进个人,1992年机电部有突出贡献专家,1995年提名上海市科技精英,1997年上海市工业统战系统科技攻关“十佳”之一。上海东方电视台“科技英才”栏目作专题采访播放。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6 13:24 , Processed in 0.227941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