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传统修身之道与理想人格

[复制链接]

391

主题

0

听众

472

积分

乡侯

Rank: 3

乡约币
1351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2-8-20
注册时间
2010-9-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品味人生   发表于 2011-8-31 16:14: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传统修身之道

中国传统的修身之道,就是传统社会中人们进行道德修养的方法和途径。讲究修身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中国传统道德认为,人决不能仅仅满足于自身已有的道德水准,而是要不断地修养升华,不断地向自身挑战,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道德情操,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修己”和孟子所说的“修身”。

修身的方法很多,包括存心养性、慎独、知耻、节欲、养气等:

1、存心养性。存心养性之说最早出于《孟子》。孟子认为,人的道德善心看作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财富,提倡积极地保存、养护它,而不要使之丧失。要谨守自己的道德良心,时刻警省,不做违背自己良知的事情。所以朱熹说:“大抵学问须是警省”,要求人每日自问。王阳明则说:“求诸其心何为哉?谨守心而已矣。博学也,审问也,慎思也,明辨也,笃行也,皆谨守其心之功也。”

2、慎独。早期儒家经典《大学》和《中庸》中都提出了“君子慎其独”的思想。“慎独”是指一个人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要谨慎地约束自己的内心和行为,防止有违背道德的思想或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礼记•中庸》:“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东汉郑玄解释说:“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强调君子在闲居独处、他人看不见、听不到自己言行的时候也要特别注意检点自己。“慎独”体现了严格要求自己的道德自律精神。

3、知耻。知耻即有羞耻心。古代思想家把知耻看作“勇”的表现,认为羞耻心是人的道德行为的基础,无耻是人生的大患。孔子说“行已有耻”,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如果一个人没有羞耻之心,那就什么坏事也能干得出来。古人还强调,知耻不是耻于“恶衣恶食”,或“言语不能屈服得人”,“意气不能凌轧于人”,而是要“耻其所当耻”,耻于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不如人。康有为提出四耻:一耻无志,二耻徇俗,三耻鄙吝,四耻懦弱。

4、节欲。节欲即节制欲望,是古人提出的又一个重要的道德修养的准则。老子主张“少私寡欲”,孟子认为“养心莫善于寡欲”。秦汉之后,董仲舒、王弼、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则主张“节欲”、“无欲”、“灭欲”。他们或认为物欲能干扰良心的活动,是产生不道德行为的根源;或认为物欲能干扰人们正常的认知活动,导致思想的混乱。因此他们主张以礼或理来节制情欲,锻炼自己的意志。

5、磨练。磨练即磨练意志。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中国古代思想家普遍认为,在实践中磨练比书本所得更真实、更深切。磨练是既做了实事,又能在其中体验人生,增进修养。

6、养气。养气就是培养“浩然之气”。“养气”最根本的方法是要不断培养积累自己的道德意识并保持住这种道德意识状态。宋明理学家认为,气质是有善有恶的,所谓变化气质,就是要克服气质中的恶,使之纯归于善。而做到这一点的办法就是“持志”,用“志”(道德理性)来驾御气质,使气质完全符合道德的标准。

二、传统理想人格

中国传统的理想人格,就是传统社会中人们进行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理想品格。中国传统理想人格主要指儒家所推崇的“圣人”人格和“君子”人格。

圣人人格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所追求的最高理想,是道德完美的典范。其具体代表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人。荀子说:“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故学者以圣王为师。”“尽伦”即达到伦理道德境界和践履的极至;“尽制”即达到外在事功的极至,成为政治上的领袖。现实中,“圣”者未必能“王”,“王”也者未必尽“圣”。比如孔子,在道德修养层面足以达至“圣人”的境界,在政治上却常如“丧家之犬”,东奔西突而无法一展抱负。

儒学认为,“圣人”与一般之人有天壤之别:“圣人大公无我,真天地之气象。后人区区小智自私,昼夜图为,无非一身佚欲之计,宜其气象之鄙陋也。”“圣人”能以“大公”之心处事为人,不会怨天尤人,故身体和精神都处在一种大气磅礴、健康自在的状态中。而一般世俗之人,在人格与境界上多以自我的本能与欲望满足为出发点去为人处事,因而常陷入不尽人意、怨天尤人的境况之中。

“圣人”人格至真至善至美,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极少有人能够达到。所以,在“圣人”之外,儒家又提出了“君子”这一人格典范,作为人们效法的榜样。“君子”一词最初是贵族的专称,与庶民百姓即“小人”相对。《诗经•魏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后来,统治阶层的道德素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开时强调“君子”的道德素养,“君子”渐渐由一个表示身份地位的概念转化为一个表示个人人格素养的概念。秦汉时期,“君子”与“小人”的对应,已经不表示身份地位上的对比,而是表示道德素养的高低。

在“君子”内涵的转化过程中,孔子起了很大的作用。《论语》中,“君子”一词出现107次,其中大部分是作为一个表示道德素养的概念出现的。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胜利和眼泪!这就是人生! ——法 巴尔扎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4-6-16 08:27 , Processed in 0.268555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