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茶]六安瓜片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听众

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9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5-10
注册时间
2013-4-1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六安瓜片   发表于 2013-4-13 14:18:27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分类:名茶
口号:暂无
简介:【品名】 六安瓜片-文昌系列

【规格】 75g

【产地】 安徽黄山

         六安瓜片是十大名茶之一。

    六安瓜片属于绿茶类。采自当地特有品种,经扳片、剔去嫩芽及茶梗,通过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成的形似瓜子的片形茶叶。“六安瓜片”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早在唐代,《茶经》就有“庐州六安(茶)”之称;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其著《农政全书》里称“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明代李东阳、萧显、李士实三名士在《咏六安茶》中也多次提及,日“七碗清风自六安”“陆羽旧经遗上品”,予“六安瓜片”以很高的评价;“六安瓜片”在清朝被列为“贡品”,慈禧太后曾月奉十四两;大文学家曹雪芹旷世之作《红楼梦》入竟有80多处提及,特别是“妙玉品茶(六安瓜片)”一段,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到了近代,“六安瓜片”被指定为中央军委特贡茶,开国总理周恩来同志临终前还念叨着“六安瓜片”;1971年美国前国务卿第一次访华,“六安瓜片”还作为国家级礼品馈赠给外国友人。可见,“六安瓜片”在中国名茶史上一直占据显著的位置。



  六安瓜片的采摘也与众不同,茶农取自茶枝嫩梢壮叶,因而,叶片肉质醇厚,营养最佳,是我国绿茶中唯一去梗去芽的片茶。
【品质特征】
  六安瓜片宛如瓜子的外形,宝绿润亮的色泽,黄绿清澈的汤色,清芬扑鼻中别具一格。我国许多著名的茶叶学者,在品评是认为,制作瓜片茶鲜叶质地较其他名茶粗老,但其品质却如此独特,究其原因,除了大别山深处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长环境、富饶多彩的品种资源外,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在实践中发挥才智所创造的采制工艺是一个重要因素。
  人们总结六安瓜片传统的采制工艺有四个独特之处:
  一是摘茶等到“开面”。即新梢长到一芽三、四叶时开面,叶片生长基本成熟,内含物丰富,成茶香气高。
  二是鲜叶要扳片,采摘回来的鲜叶,经过摊凉、散热、再进行手工扳片,将每一枝芽叶的叶片与嫩芽、枝梗分开,嫩芽炒“银针”,茶梗炒“针把”叶片分老嫩片,炒制“瓜片”。扳片在我国绿茶初制工艺虽独一无二,最为科学的一道工序。扳片的好处,既可以摘去叶片,分开老嫩,除杂支劣,保持品质纯一卫生,又可以通过扳片起萎作用,利于叶内多酚类化合物几蛋白质、醣类物质转化,提高成茶滋味和香气。
  三是老嫩分开炒,炒片分生锅和熟锅,每次投鲜叶一两至二两。生锅高温翻抖杀青,熟锅低温炒拍成形。
  四是碳火拉老火。炒后的湿坯茶经过毛火、小火、混堆、拣剔,再拉老火至足干。拉老火是片茶成形、显霜、发香的关键工序,人称“一绝”。拉老火采用木炭,明火快烘,烘时由两人抬烘笼,上烘2—3秒种翻动一次,上下抬烘70—80次即成。有人形容其“火光冲天,热浪滚滚,抬上抬下,以火攻茶”,成为一道引人入胜的景观。
【功效】
  “六安瓜片”炒制工具是原始生锅、芒花帚和栗炭,拉火翻烘,人工翻炒,前后达81次,茶叶单片不带梗芽,色泽宝绿,起润有霜,形成汤色澄明绿亮、香气清高、回味悠长等特有品质。正因为如此,“六安瓜片”茶既是消暑解渴的饮品,又是清心明目、提神消乏的良药,更是消食、解毒、美容、去疲劳的保健佳品。
联系:黄山永日昶茶业有限公司

电话:0559-8537069

邮箱:yrccy2010@126.com

网址:www.yrctea.com

地址:黄山市黄山区茶业市场21号



郑州办事处

传真:0371-60658613

地址:郑州市航海东路国香茶城H区08、13号

全国统一客服:400-6188796
网址:暂无

3.jpg (74.44 KB, 下载次数: 29)

3.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15 07:18 , Processed in 0.339683 second(s), 4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