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乡品牌]中国金银花之乡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听众

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4-23
注册时间
2013-4-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中国金银花之乡   发表于 2013-4-23 19:53:21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分类:乡品牌
口号:暂无
简介:金银花。赤称金花、银花、双花、鸳鸯花、忍冬花,属忍冬花种。栽培历史近300年。以平邑产量最多,有“银花之乡”的美称,金银花药用价值极高,茎、叶、花皆入药,有解毒、散热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金银花对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1928年,车庄(今属流峪镇)人阎嘉秀,将当地所产金银花贩往上海,销给“义诚药行”。次年,他又在平邑街开设“六合堂”中药店,挂牌收购金银花,转销滕县金银花行。1933年,费县(含今平邑县)出口金银花500包。 当时,购销、出口金银花,对促进生产起了积极作用。解放前,全县金银花主要分布于卞桥、保太、流峪、郑城一带,年产量不足10万千克。建国后,金银花产量逐年增加,因质量上乘,被国家列为主要生产基地。但在较长1段时间内,由于受“左” 的错误影响,金银花曾出现过两三次“栽了刨,刨了栽”的现象,至 1966年总产量仅有20万千克。“文革”时期,毁花种粮倾向更甚。1980年后,全县普遍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花随地走,谁栽谁有,加之上开发应用新的管理技术,使老花墩更新复壮,新花墩迅猛发展,年产量大幅度上升。1983年总产量100万千克,1984年125万千克,1985 年达150万千克,创历史最高水平。2005年,全县有800多个村庄栽培散生金银花4700万墩,密植金银花333.33公顷(合5000亩),总产量稳定在150万千克左右,占全国总产量40%以上,是1949年的15倍。
  金银花因枝芽变异和有性杂交,自然形成了很 多的品种或品系。又因交通不便,各地花农随意取名,致形成异地同 种异名,或异地同名异种现象。名称混乱,给栽培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1982~1984年,县科委、药材公司对金银花进行了开发试验。经过调 查考证,确定平邑金银花有3大品系:大毛花、鸡爪花、山银花。 大毛花。俗称毛花。因其墩形大、柔毛多而得名。该品种生长旺盛,墩形大而松散,枝蔓长而粗壮,花秧顶端不着生花蕾,节间长4 ~11.5厘米。叶片肥大,呈椭圆形,先端钝,具长柔毛。花蕾平均长 4.3厘米,千蕾鲜重120.6克。根系发达,抗干旱,耐瘠薄,适于山岭 薄地栽培 。鸡爪花。花蕾簇生于花枝顶端,呈鸡爪状,故名。包括大鸡爪花、 小鸡爪花两个品种。山银花。多散生于蒙山的中上部,是金银花的原始野生种。枝蔓 匍匐于地,茎紫红色,叶片、花蕾瘦小,花萼有紫红色条纹。其变种 有秧花子、线花子、紫茎子。另外,还有大麻叶、鹅翎筒、对花子、 叶里藏、叶里齐等。它们的枝、叶、花虽各有小异,但花枝顶端均不 着生花蕾,故均属大毛花系。原始野生金银花。多分布在蒙山上。自清嘉庆初年,开始实行人工栽培。目前,已遍布蒙山南麓和四海山等山区的岭坡、地堰、沟边、 道旁,多呈散生状。郑城镇散生金银花最多,年产量居全县之冠, 1985年达45万千克,占全县总产量的30%。流峪乡、铜石镇次之,年产量25~30万千克。1982年秋,县科委、药材公司开始进行金银花密植试验。首先在流峪公社邵家庄大队试种0.048公顷(合0.72亩),株行距各0.5米。1983年郁闭度达 75%,收获干花31.2千克。试验成功后,全县各地相继推广。至1985 年,全县共发展金银花密植园333.33公顷(合5000亩),主要分布于保太、铜石、白彦、 临涧等乡、镇,其中保太镇蔡家庄最大的1片达16公顷(合240亩)。因自然条件的差异和民间栽培技术的不同,逐渐形成了各地金银花品种间的差别。大体分布状况是:郑城、铜石1带多植大毛花,流峪、保太等地则喜植鸡爪花。不同的品种,也有混栽、混生的现象。大毛花多分布于丘陵、堰坡上,鸡爪花则多在较平坦的地带上栽植。蒙山南麓的红石河村,栽培的金银花,有1种花蕊为6雄1雌(其它地方的均为5雄1雌),用沸水冲泡,花针能站立,清香丝丝,味道甚佳,堪称珍品。流峪镇苗家庄、白彦镇白家庄,有少量的金银花,其蕾呈紫红色,花农称紫花子,系变异品种。

平邑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首批“中国经济林名优特金银花之乡”称号。
联系:山东临沂平邑县
网址:暂无

u=1182207105,909787609&fm=23&gp=0.jpg (22.42 KB, 下载次数: 108)

u=1182207105,909787609&fm=23&gp=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7 04:21 , Processed in 0.375977 second(s), 3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