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乡品牌]中国龙眼之乡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听众

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5-4
注册时间
2013-5-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中国龙眼之乡   发表于 2013-5-4 16:27:04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分类:乡品牌
口号:暂无
简介:龙眼俗称“桂圆”,是我国南亚热带名贵特产,历史上南方“桂圆”北“人参”之称。龙眼果实富含营养,自古受人们喜爱,更视为珍贵补品,其滋补功能显而易见。龙眼为中国南方水果,多产于两广地区。与荔枝、香蕉、菠萝同为华南四大珍果。其树高一二丈,叶长而略小,开白花,成实于初秋。其实累累而坠,外形圆滚,如弹丸却略小于荔枝,皮青褐色。去皮则剔透晶莹偏浆白,隐约可见肉里红黑色果核,极似眼珠,故以“龙眼”名之。
  福建泉州是全国龙眼主要产区之一,自古盛产龙眼。泉州人通称桂圆鲜果为龙眼,龙眼焙干后为桂圆。商户常把两者统称为“桂圆”。

    泉州南安市地处福建东南沿海,闽南“金三角”经济开发的中心区域,属丘陵地形,山地居多,成片母质是红壤或砖红壤,很适宜龙眼果树栽培。南安市的龙眼栽培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最早栽培可追溯到三国和晋代。北宁诗人黄庭坚在《涪翁叶说》指出:“龙眼唯闽中及南粤有之”即是明证。改革开放以来,南安市充分发挥山地、气候、劳力三大优势,积极引导扶持群众开山种果,把发展水果尤其是龙眼生产作为振兴农村经济、实现小康目标的战略措施来抓。目前全市有龙眼面积25万亩,拥有万亩龙眼的乡镇15个,千亩以上的村场有32个,500亩以上的村场88个,百亩以上的村场186个,今已投产的有8万亩,总产量可逾2万吨,至2003年龙眼年产量可达10万吨。1986年被农业部列全国六大龙眼生产基地(县)市之一,1997年8月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龙眼之乡”。龙眼经济成为南安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南安龙眼的主栽品种福眼占全种植面积的90%,中熟种,大果型,成熟期在九月上旬,果肉晶莹透明,肉厚质脆,清甜爽口,适于制罐、焙干、鲜食、制酒,可深加工为桂圆肉、口服液、龙眼膏等。名特品种东壁,含糖量高,肉质脆,香甜可口,是鲜食的最佳品种。常规栽培品种有早白、水涨、赤壳、蕉眼。新选株系有早熟类的诗南早、文山、早、洪濑早、南选20号和南选22号株等,成熟期在八月上旬。其中南选20号、南选22号单果重可达12克以上,固形物含量分别为17.5%、16.5%,可食率分别为70%和65.7%;晚熟类有文山晚、九月眼、中秋本等,成熟期在九月下旬。
  南安龙眼果肉晶莹透明,肉厚质脆,清甜爽口,适于制罐、培干、鲜食、制酒等。主栽品种 - 福眼,用其作原料所加工的水仙花牌糖水龙眼罐头,荣获巴黎国际博览会旅游美食金质奖章,誉为水果明珠。福眼历次参加品种鉴评,均被公认为制罐最佳良种。其制品“桂圆干”、“桂圆肉”、“龙眼膏”、“龙眼液”等具有补心益脾,养血安神之功效,可作为治疗贫血萎黄、神经衰弱、产后血亏和病后虚弱的滋补佳品。长期以来,其产品畅销国内外,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联系:南安市
15959357688
网址:暂无

u=642275418,3668017510&fm=15&gp=0.jpg (5.4 KB, 下载次数: 143)

u=642275418,3668017510&fm=15&gp=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1 21:33 , Processed in 0.375027 second(s), 3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