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乡品牌]中国状元之乡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听众

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4-28
注册时间
2013-4-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中国状元之乡   发表于 2013-4-28 15:44: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乡品牌
口号:弦歌古郡、状元之乡
简介:经过层层推荐和专家考察论证,武城县被文化部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授予“中国状元之乡”称号。这是迄今为止全国惟一获此殊荣的县市。
历史印证“状元之乡”名不虚传
在我国的科举史上,历览各朝各代的举子,考中状元的多达600余人,这其中16位状元出自武城,位居全国三甲之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中国科举史上有名可考的第一个状元,还是 “连中三元”者第一人,竟然都是武城人。
16名武城籍状元中,孙伏伽是中国历史上的状元 “第一人”。据史料记载,孙伏伽是贝州武城 (山东武城)人,李渊长安称帝后,孙伏伽降顺大唐王朝。武德五年,孙伏伽已是颇受李渊器重的官员了。这年12月举行的中国历史上首次科举考试,孙伏伽在30名举子中名列第一,是中国科举史上有名可考的第一个状元 (文状元)。后在 “玄武门之变”中,孙伏伽拥护李世民,鞍前马后奔走效劳。李世民即位后,先后任大理寺少卿、刑部郎中、大理寺卿、陕州刺史等要职。除了孙伏伽,还有另一名武城籍状元崔元翰,是中国科考史上 “连中三元”第一人。所谓的 “连中三元”,就是连续经过乡试、会试、殿试三次大考,且摘取 “解元” “会元” “状元”三顶桂冠,并集 “三元”于一身者,才可称得上是 “连中三元”。据史料记载,通过 “开科取仕”的科举制度1300年来,包括文武两科在内,有据可考的 “连中三元”者最多不超过18人,崔元翰是 “连中三元”第一人。
另外14名武城籍状元,包括唐朝的武状元崔圆,唐朝祖孙状元崔岘、崔胶,唐朝兄弟状元崔昭纬、崔昭矩,五代后唐同光二年 (公元924年)甲申科状元崔光表,洪武 (公元1397年)年间状元韩克忠,景龙二年 (公元708年)戊申科状元崔液,开元十八年 (公元730年)庚午科状元崔明允,开元二十六年 (公元738年)状元崔曙,开成四年 (公元839年)已未科状元崔某,大中十年 (公元856年)状元及第的崔铏,干宁三年 (公元896年)丙辰科状元崔谔,天佑四年 (公元907年)丁卯科状元崔詹。
丰富、悠久的 “状元文化”已成为武城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
挖掘“状元文化”势在必行
在全市打造区域经济文化高地的背景下,挖掘状元文化已成为摆在武城面前的时代责任。
申报 “中国状元之乡”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许许多多翔实、有说服力的材料,如考证武城籍的状元到底出过多少名、记载出自何处、是否有连中 “三元”者等等,这一切不是简简单单一两句话就行的,历史典籍、县志、图片影像资料等要一一核实。为保证申报工作顺利开展,面对中国文化促进会 “挑剔”的专家们,文字申报就要做到资料翔实,经得起推敲;口头汇报谈到那些状元的出处要引经据典,如数家珍。武城县虽然是2009年8月份才递交 《关于申请 “中国状元之乡”的报告》,但实际上从2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历史资料的搜集工作。为了找到最准确的资料,他们去过上海,到过郑州,跑过南京,北京更是去了无数次。到图书馆或地方志馆,在枯燥的浩瀚古籍中翻找所需的史料。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大量的资料搜集,武城县终于掌握了状元文化的翔实情况。正是凭着这份对历史的尊重和时代的责任感,该县通过了专家的考核和答辩,被文化部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评为 “中国状元之乡”。
联系:德州武城县
0534--2562862
网址:http://www.wucheng.gov.cn

u=1355244655,678969214&fm=21&gp=0.jpg (7.78 KB, 下载次数: 29)

u=1355244655,678969214&fm=21&gp=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5 15:52 , Processed in 0.344832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