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乡约名家 于 2017-10-22 07:35 编辑
乡约名酒 |十九大座谈会上引起习大大关注的“人民小酒”:岩博酒
当着习近平的面,她推销起了白酒火腿
央视新闻10-21 00:00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 北京青年报“政知圈” 新华社等
因为与习近平的一番对话,贵州省六盘水市的一位女村官余留芬受到关注。10 月 19 日,习近平在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这位来自基层的干部向总书记推销起了村里生产的白酒和火腿。
习近平:白酒价格要听市场的
余留芬是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淤泥乡岩博村的党委书记, 19 日上午,习近平来到她所在的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同代表们一起审议党的十九大报告时,对贫困地区发展脱贫产业特别关心。
余留芬详细介绍了当地通过“联村”带动贫困村脱贫的情况,她说,村里面通过发展村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2013 年办了一个酒厂。
习近平十分高兴。他问:“你的叫什么酒?”
“岩博酒。”余留芬答。
“白酒?多少度?价格怎么样?”习近平继续问。
“对,白酒。我们的价格就是老百姓喝的,定位是 ‘ 人民小酒 ’。”余留芬说。
“我是问价格多少?”习近平追问。
“我们只卖 99 元。”余留芬说。
“ 99 元也不便宜了。不在于贵,太贵的酒反而不一定卖得好。”
“谢谢总书记指导,我们一定按您的指示去做。”
“这是市场问题,要按市场来。不能我一说你就按 30 卖了。”
习近平:火腿也可以宣传宣传
余留芬还告诉习近平,在县乡党委支持下,他们联合两个相邻的贫困村,携手抱团脱贫致富。村里还先后建起养殖场、火腿加工厂。
“你们生产的火腿叫什么名啊?”习近平问。
“盘县火腿。是与宣威火腿、金华火腿齐名的三大火腿。”余留芬说。
“那你们得提高一下知名度,我原来只知道那两种火腿。今天提到了,也可以宣传宣传。”习近平笑着说。
余留芬在事后接受央视采访时说,“总书记问到我们村各项发展,说得很细,说了很多,说明总书记对我们基层带头人给了很大的肯定,也给予我们很大期望。”
三届党代表余留芬
这是余留芬第三次出席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她在发言中告诉习近平,出席党的十七大时,从村里到北京花了 4 天时间。2014 年,六盘水月照机场建成通航,2015 年盘州通了高速路,今年又通了高铁。坐高铁到北京只需要八九个小时,坐飞机就更快了。
这位连续三届当选党代表的女书记,年纪并不大,尚不到 50 岁。2007 年,三十多岁,党龄尚不到十年的她,就首次当选党代表。
当选十九大代表后,当地媒体评价余留芬称,“来自深度贫困地区的农村党员,连续当选为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代表,不仅在贵州屈指可数,在全国也为数不多。”
余留芬还有一个特别的身份:十九大主席团成员。
10 月 17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预备会议。会议以举手表决方式,通过由 22 人组成的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名单,通过由 243 人组成的大会主席团名单,而她就是其中之一。
带领贫困村奔小康
余留芬连续三届当选党代表,与她把一个少数民族贫困村带入小康行列不无关联。她所在的岩博村位于贵州高寒山区深处,10 多年前还是一个不通路、不通电、不通水,村集体经济为零的穷村,全村年人均收入不足 800 元。
“客人来了,家里连杯可以喝的白开水都没有。”余留芬这样描述当时的穷。
2001 年春,仅 3 个月党龄的余留芬被任命为岩博村村支书。当上村支书,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领全村村民修通进村的道路;2002 年她冒着个人风险贷款 23 万,与村民一起盘活了村集体的林场;2003 年她在村里建成第一个煤矸石砖厂;2005 年她所辖的村子全都通上了水、电、路;2007 年她带头建起带有地方特色的小锅酒厂 ……
截至目前,余留芬已当了 17 年基层村官。如今的岩博村已有了岩博山庄、岩博火腿加工厂等 5 个村办企业,拥有集体资产 6200 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 1.6 万元左右。在与习近平的对话中,她提到的岩博酒,前身就是小锅酒厂,现在的名字叫贵州岩博酒业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