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画] 肚子上一横——“千”字趣释

[复制链接]

149

主题

11

听众

180

积分

列侯

Rank: 2Rank: 2

乡约币
459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5-12-29
注册时间
2012-9-2

社区居民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费振龙 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13-1-8 22:52:4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甲骨文的“千”写作“”,是在侧立着的人的身上画上了一横线,以此来表示十个百的数量。千在古代为大数,从“千”字的创制,可以看出古人是用“人”这个天地之间的“中心”来代表的。从甲骨文来看,一千是在“人”的身上加“一”来表示的,即为“”;两千是在人身上加二横来表示,即为“”;三千则为“”;四千则为“”。到了五千则在人身上写上“”(五)字,即为“”。过了五千以后,古人认为采取这种合书的形式很不方便,于是采取了分写的形式。如六千写作“”,上面是“六”字,下面是“千”字。

  安子介先生认为“千”是个重要的数目字,因此先民们总是用人来表示,这一横则是画在人的肚子上的。所以,有的学者认为,千以至两千、三千……的表示,很可能是受早期人类纹身现象的启发所创造。《诗•周颂•噫嘻》:“亦服尔耕,十千维耦。”这两句话所描写的是古代万人致力于耕作的浩大场面,其中的“千”就是10个百。

  “千”的小篆写作“”,是甲骨文的延续。许慎《说文解字•十部》:“千,十百也。从十,从人。”许慎的分析不太合于实际,而“十”,许慎不知道古文作“丨”,因而将“千”字误认为是“从十,从人”。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4 22:55 , Processed in 0.202617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