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许氏宗亲】沧桑许国七百年

[复制链接]

17

主题

0

听众

17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4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0-11-14
注册时间
2010-1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ard1314   发表于 2010-11-6 14:30: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从许文叔封地建国,到公元前375年为楚所灭,许国绵延700余年。由于地处要冲,安享了500年太平时光的许国,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为各诸侯的必争之地,以致战事连连。为躲避郑、晋等国的侵扰,从许灵公起多次迁都,导致国力衰微,在郑国的刻意征伐下,许国最终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文叔开国 创许国五百年盛世
  提起许由,就不能不说到文叔,作为3000多年前“许国”的开国君主,文叔在许昌的历史长河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样是许氏后人世代景仰的先贤。
  关于许国及开国君主文叔,宋代刘恕的《通鉴外纪》记载:“武王封文叔于许,以奉大岳之祀。”
  清代陈厚耀的《春秋世族谱》云:“许国,姜姓,与齐同祖,尧四岳伯夷之后也。周武王封其苗裔文叔于许,以为太岳胤,今颍川许昌是也。”
  许氏文化研究专家史友仁先生说:“大量史料及古今学者研究证明,许由与伯夷、四岳应是同一个人,是炎帝的裔孙。而文叔是伯夷之后,也就是许由之后。”这样看来,从许地到许由,再到许国、文叔,这段缺乏文字记载的历史,应是传承有序,符合历史规律的。
  历史文献记载,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期),周武王姬发灭商之后,为了巩固周王朝政权,先后分封了71个诸侯国“以藩屏周”。在初封诸侯国时,周武王便将文叔及其率领的氏族部落分封到许地,从此文叔在许地圈地建国,授官设吏,树起“许”字大旗,成了统治一方的“诸侯邦国”霸主。
  当时周天子分封的“诸侯邦国”,主要是以上古时期的氏族部落为基础而分封建立的“诸侯家国”。就是说,它是以以前存在的氏族部落为依托,以“一邑一族一氏为一国”,改氏族部落为诸侯邦国,分封地依旧是他们生活的原祖居地,由他们的部落首领或族中德高望重的名士任国君。从此,这些过着游牧生活的氏族部落逐渐定居下来,周天子也以此限制和约束了各个诸侯国的行动,使统治地位更加牢固。
  许国的管辖范围,从都城向四周辐射,方圆30公里左右,包括今许昌县及临颍县北、鄢陵县西南这一广大地域,许国作为“中原之中”,在地理位置上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
  当然,周武王平定天下后,分封各诸侯也是论功行赏,他按照当时各派系对周天子的贡献大小、亲疏关系和宗族势力强弱等情况,分封了众多诸侯,史有“八百诸侯”之说。
  如此看来,许国国君文叔当时是颇受周天子器重的。
  周武王初年,许国都城就在今天许昌城东20公里处张潘古城的四周,这里成了当年许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顶着盛夏的炎炎烈日,记者与许昌县文联的刘向阳先生一同来到了张潘乡古城村。在烈日的暴晒下,历经2000多年风吹雨打的毓秀台更像一个老者,向前来瞻仰的人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巨变。刘向阳指着毓秀台旁边一大片高出的田地说:“这就是许国都城遗址,早在南北朝时期,许国都城连同汉魏时期在都城基础上扩建的许昌宫、景福殿、丞相府等,完全毁于兵火,荡然无存了。”
  “荡然无存”四个字,是记者在采写“寻根许昌”系列报道时听到的最多的词语。
  从许由算起,许昌大地4000多年的悠远历史,在给我们留下无数璀璨文明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无数遗憾,留下了无数想象空间……
  按照《括地志》上的记载,周代关于城郭建筑的礼制,“王城方九里,诸侯城按七、五、三递减”。许国作为一个五等诸侯国,城池方圆3里至7里。到了曹操迎汉献帝莅许后,曹操又在许国故城的基础上,盖宫室,筑殿宇,建官署府第,修粮仓武库,扩街道,辟园林,使这里更加壮阔。
 刘向阳告诉记者,经过文物工作队的钻探,许国都城分内外两层,内城即许国国都。他们已经在废墟上探明了主要街道的走向,以及宫殿基础所在。更令人激动的是,1981年,文物工作队在门道张村征集到一块完好无损的战国玉璧,直径26.4厘米,晶莹碧绿,上饰龙、凤、鸟等图案,最后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1985年4月1日,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邀请考古专家在许国古城遗址召开论证会。专家们认为许国古城遗址在历史上、特别是在研究商周及汉魏文化上,具有重要价值。1987年,许国古城遗址被河南省政府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周的封邦建国制度与宗法制度相结合,加强了周天子与诸侯的纽带关系,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统治机构,使西周王朝在前期380多年间取得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当时的周天子被尊为“天下宗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诸侯谁也不敢犯上作乱和向外扩张,否则就会被天子惩罚、征讨。在这样的情势下,许国借助周天子之威,过着太平宁静、无忧无虑的生活。
  诸侯争霸 祸及许国国破家亡
  光阴飞逝,380多年弹指一挥间。公元前770年,以周平王东迁洛阳为标志,中国进入春秋时期。此时王权衰落,盛世不再,天子已无力控制各个诸侯,一些逐渐强大的诸侯纷纷称王称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春秋五霸相继崛起,许国如同一叶扁舟,在诸侯争霸中风雨飘摇。
  由于许国地处中原要冲,四周豪强林立,虎视眈眈。许国只好小心周旋于强国之间,齐强时附齐,楚盛时附楚,晋来时归晋。即使这样,北方的郑国却始终怀有吞并许国的野心。
  郑国国君郑庄公是一个老谋深算的野心家,他借周平王东迁之机,相继灭掉对他有恩的虢国和桧国后,就把许国当成了下一块肥肉。
  想攻占许国,首先得建立一个“桥头堡”,郑庄公把目标定在了毗临许国都城的许田。
  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向鲁国国君鲁隐公说:“天子东迁之后,我们前去朝觐,路途遥远,多有不便;而你们去泰山祭祀的时候,沐浴歇息也缺少落脚的地方。不如用我们的‘汤沐之邑’(今山东费城东南)和你们的‘朝宿之邑’许田交换,这样大家都方便一些。”
  鲁隐公当然洞晓郑庄公的觊觎之心,婉言拒绝了郑庄公的提议。
  可郑庄公不死心,公元前715年,鲁隐公卒,鲁桓公继位,他认为时机成熟,便与鲁桓公会见于垂亭(今山东菏泽境内),再次提出交换之事,并将一块晶莹无瑕的玉璧送给鲁桓公,从而达成了以许国为牺牲品的这宗交易,史称“郑伯以璧假许田”。从此郑国有了向外扩张的理由和军事基地,并将矛头直指许国。
  公元前712年7月,郑庄公以许国不听周天子号令为由,约齐国、鲁国联合攻打许国,相约谁先攻陷许国都城,谁就有权分割许国土地。一心想得到许国土地的郑庄公亲率雄兵伐许,直抵许国都城。当时的许国十一世国君许庄公率领将士、百姓死守城池,怎奈郑、齐、鲁三国兵将三面夹击,破城只是迟早之事。
  到城被围的第三日午后,在郑国兵将的猛攻之下,郑大夫颍考叔手执郑庄公大旗,不避刀矢,奋力登上许国城墙,然而未等站稳,突然一支箭从背后飞来,颍考叔中箭后大叫一声,从城头跌下。原来,平素与之不和的郑大夫子都忌妒他夺了头功,就在城下暗施冷箭,中国成语中的“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就是从这件事而来。
  颍考叔刚跌下城头,郑将瑕叔盈立即冲上去,接过郑庄公的大旗重又跃上城头大呼:“郑国国君登城了!”郑国将士见城头旌旗招展,更加奋勇当先。许庄公见大势已去,便打开城门率军民突围,杀出一条血路奔向卫国。两年后许庄公客死他乡。
  许国都城被攻破后,郑庄公虽然想霸占许国,但又怕各诸侯干涉,就假惺惺地让齐鲁两国国君看怎样处置,齐鲁二君认为许国没有犯灭国之罪,应酌情发落。郑庄公只好命许国大夫百里“奉许叔(许庄公弟)居许东偏”,并让郑国大夫公孙获率兵居许西偏,把许国君臣完全置于监视之下。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到了公元前697年,郑国发生内乱,许叔乘机夺回都城,赶走郑国军队,复建许国,史称许穆公。从此郑国视许国为仇敌,屡屡兴兵犯许。据史书记载,在春秋五霸争战的120多年间,许国先后遭受侵伐11次,其中被郑国侵犯就有9次。
  公元前576年,饱受晋国、郑国侵伐的许国已经痛失大片土地,无奈之下,十五世国君许灵公(字宁),把许国都城从许迁至叶(今河南叶县),成了楚国的国中之国,完全成为楚国附庸。(2002年4月,考古工作人员在叶县澧河南岸的悬崖边抢救性发掘了一座古墓,出土了大量编钟、跽坐铜俑、青铜鼎、青铜戈等青铜器。铜戈铭文:“许公宁之车戈”、“许公宁之用戈”。著名考古专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教授认定:此即许国十五世国君许公宁之墓。)
  即使这样,许国仍未得到楚国的照顾,楚国不时令其迁徙,许国都城先后迁到安徽亳州、湖北随州、河南西峡、河南鲁山等地。经过这三番五次的折腾,许国已是国穷财尽,徒有虚名。而郑国却仍怕许国东山再起,公元前504年,郑国大将游速率军伐许,许国已经无力抵抗,十七世国君许斯被俘,许国遂遭灭国之祸。《左传》载“郑灭许”。
此后,在楚国的帮助下,许国后裔重新立国又持续了100余年,直至公元前375年,史料记载“许二十四世为楚所灭”。绵延700余年的许国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只可怜许氏族人,从此流亡天涯。(未完待续)
"澧河岸边许公墓"之二:受欺凌,许国流浪二百年
  许穆夫人情急无奈写下了《载驰》,她自己也没想到这首诗真的挽卫国大厦于将倾。许穆夫人因此被载入史册,成为中国第一个留下姓名的女诗人,拉开了女性走上中国文学舞台的大幕。在许国的历史上,许穆夫人是一抹亮色。
  许国在列强环伺中风雨飘摇,不得不多次迁都,甚至迁到了别的国家境内。就这样颠沛流离着,许国也继续生存了200多年。许国的历史显示了春秋时期文化的特殊性。
  许国的生命曲线
  史书上对许国的记载很少,因此一般人对这个小国很陌生。但从叶县出土的许公墓来看,作为中原文明的一部分,许国的文明程度还是很高的。
  许国这个国名,和传说中的高人许由有关系。传说上古时,尧帝起初想把帝位让给一位名叫许由的高洁之士。可许由是个宁愿死也不愿当官的另类高人,听说尧帝想把最大的官让给他当,许由就逃到箕山(今河南登封东南)下,靠种地生活。后来尧帝又请他做九州长官,他便到颍水边洗耳朵,认为耳朵听了那消息就不干净了。据晋皇甫谧《高士传》记载,当时有人比许由还另类:“尧又召(许由)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时其友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牵牛上游饮之。”
  不知道这个传说中的人物是不是在中国真的存在过,但“许由”二字后来成了一个文化符号,很多清高的人真诚或者矫情地崇敬着他。在周灭商的战争中,姬姓和姜姓结成同盟,联手干掉了商王朝。西周初年,周成王把炎帝裔孙伯夷的后代姜文叔封在许由曾居住过的许(今河南许昌东),称为许国,姜文叔因此又称为许文叔。
  封在中原腹地,对许国并不是件好事———周围都是文明程度比较高的国家,没有多少发展空间。起初被封在边远地区的楚国、秦国、晋国,开始也都是小国,但他们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后来都成为疆域辽阔的强国。在西周时期,小国寡民的许国大抵还太平无事,但到了天下大乱的东周时期,许国的日子就逐渐不好过了。最先欺负到门口的,是位于今天新郑一带的郑国。春秋初期,郑国出了两位雄才大略的国君———郑武公和郑庄公,他们让郑国最早成为笑傲诸侯的霸主。一开始许国老跟郑国“挺头”,于是郑庄公带兵从新郑出发奔袭许国。就在这次战争中,成语“暗箭伤人”诞生了。郑国大军集结在许国城下跃跃欲试,这时候,郑国的名臣颍考叔与号称当时天下第一美男子的子都(据说是郑庄公的“相好”)发生了矛盾,两人为了争一辆战车大打出手。郑庄公一声令下,郑军挥着盾牌,架起云梯,猛攻许国。颍考叔身先士卒,挥舞旌旗,呐喊着登上城墙。子都一看,难压嫉妒,从后面拈弓搭箭,向着颍考叔一箭射去。颍考叔中箭,一头栽下城墙摔死了。“暗箭伤人”就这样产生了。
  虽说郑国这边发生了内讧,但弱小的许国最终也没有抵挡住强大的郑国,郑军破城而入,许国国君逃往他国。郑庄公在许国公子中挑了一个面相比较乖的立为新君,成立了一个“临时政府”,并派军驻守许国“维和”。许国经这一折腾,再也没有兴旺起来。
  齐桓公称霸的时候,对待各诸侯国比较“厚道”,许国还时常追随齐国组织的“联合国军”四处“维和”。齐国失去霸主地位后,天下更乱,诸侯相互攻伐、吞并,许国风雨飘遥史书上关于这一段时间的记述中满是“郑人伐许”、“宋人伐许”、“晋人伐许”、“卫人伐许”之类的文字,尤其是在北边郑国和南边楚国的挤压下,许国怎么也站不稳当。
  为了生存,许国国君不得不多次迁都。到叶县澧水墓主人许公宁的时代,许国已经迁到楚国境内。许公宁的身份似乎很难用现代词汇表达———说他是一国之君,可他没有固定的国土,在别人的国家内立国;说他是流亡者,可他分明还有自己的国都和臣民。用当时的词汇说,许国已经成为附庸,但又有一定的独立性。用后世的逻辑很难解释许国为什么还能长期生存,只能说这是春秋时期特有的文化现象。后来在楚人的安排下,许国又先后迁都到西峡、鲁山等地。前后算起来,许国颠沛流离了200余年!
  身为国君的许公宁,死后陪葬了大量珍宝,说明他生前地位仍然十分尊贵,也说明许国仍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但这些编钟为他鸣响的时候,恐怕他感受到的不只是安宁和愉悦,他内心是酸楚还是无奈,已经没人能够了解。
  中国第一个女诗人
  别小看了编钟盛行的那个年代,那是一个产生老子、孔子、孙子等思想巨人的,充满智慧、热情和活力的年代。穿越时空存留下来的编钟,告诉我们很多信息,有专家认为,编钟是“最早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具有完备的技术体系和丰富的工程技术语言,具有世界一流的铸造技术……堪与古埃及金字塔、中国的万里长城、巴比伦空中花园等世界奇迹相媲美”。那是一个技术和艺术都活力蓬勃的年代。
  记者查阅了有关许国的史料,发现这个弱小国家曾经出现过一位极为杰出的诗人———许穆夫人,这是一位美丽率真、敢作敢为的女子,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留下名字的女诗人,她的出现,拉开了女性走上中国文学舞台的序幕。
  许穆夫人原是卫国“公主”,性聪敏,有才华,貌美多姿。她本来有可能成为齐桓公的“太太”。当时齐国和许国都来求婚,既然婚姻注定要和政治连接在一起,这位美丽聪慧的女子觉得齐国近而强,许国远而弱,因此愿嫁到齐国:“若今之世,强者为雄。如使边境有寇戎之事,维是四方之故,赴告大国,妾在,不犹愈乎!今舍近而就远,离大而附小,一旦有车驰之难,孰可与虑社稷?”一番议论,见识超拔。但卫国国君执意把她嫁给了许穆公,于是她就成了许穆夫人。
  后来发生的事证明了许穆夫人的远见卓识。她和她的诗歌在历史上大放异彩,和卫国的一次国家危机有关。尽管远嫁许国,许穆夫人也为自己所热爱的祖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按照史书记载,许穆夫人的一首诗歌挽救了卫国的灭国之难,让卫国得到了喘息和复兴的宝贵机会。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女子善怀,亦各有行(女儿家多愁善感,也自有自己的道理)。”这是卫国国难当头时许穆夫人写下的名句。
  公元前660年,狄人借卫懿公荒淫奢侈、国人多怨的机会,大举进攻卫国。卫国国都被攻克,懿公被狄人所杀。宋恒公连夜把卫国臣民救过了黄河,在曹邑另立戴公姬申,聚拢遗民共有5000余人。戴公有两个姐妹,一个嫁宋国,即宋恒夫人,另一个就是许穆夫人。许穆夫人得知祖国将要灭亡的消息,毅然返回故乡,希望能拯救卫国的危机。但许国君臣胆小怕事,担心惹祸上身,派遣大夫追赶许穆夫人,以礼制的名义要求她返回许国。许穆夫人十分愤怒,写下《载驰》(见《诗经》)一诗,斥责许国庸吏,表达了奔赴国难、拯救祖国的强烈愿望。
  许穆夫人的果敢和激愤随着诗篇传扬,感动了齐桓公。齐桓公立即派车三百乘,并资助牛、羊、鸡、豕及建筑材料,帮助卫国建立新都———楚丘(今滑县卫南坡)。此后,卫文公励精图治,轻徭薄赋,崇尚节俭,让仅剩5000名臣民的卫国逐渐复兴起来,使卫国又存在了数百年。
  《诗经》中有许多以女子口吻写的诗,但作者并不一定是女子。而这首《载驰》,确实是许穆夫人的手笔。
  许穆夫人一生诗作很多,但由于战争,多数散失,留存至今的仅有三首。《竹竿》是许穆夫人怀念祖国的诗作,她婚后远离故土,但一直怀念着自己的祖国,于是以竹竿为题做诗,追忆儿时在卫国用竹竿垂钓的情趣,表达了对故土人物、风情深深的思念。许穆夫人的另一首《泉水》,以泉水起兴,表达了自己思乡忧国的无限深情。
  许穆夫人给后世留下的三首四言抒情诗形象鲜明,情感炽烈,文意真切,脍炙人口,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很高声誉,受到历代名人推崇。
  许氏的源流
  许国颠沛流离200多年,至战国初,再也按捺不住的楚国灭了许国。许国人四散奔走,国君的子孙宗族以许为姓氏,一般认为,这就是许氏的起源。一个国家灭亡了,一个姓氏却发展起来。尽管许国历史乏善可陈,也缺少贤臣名将,但许氏后来却人口众多,英才辈出。
  资料显示,许国被楚灭后,除部分迁居今湖北荆山及湖南芷江等地外,多数许姓就地繁衍或向北迁徙。许姓北上最初迁徙之地是冀州高阳(今河北高阳),后有许氏复迁回河南宝丰等地。秦汉之际,许姓已遍布今河南、河北两省的大部分地区。此后,北方许姓主要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安徽、陕西、山西等广大地区。许姓南迁始于魏晋南北朝之时。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有河南许姓将佐随同前往,在福建安家落户。唐僖宗时,侍御史许爱镇守漳州,后入晋江石龟。唐代以后,许姓已大举南迁繁衍于今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广东等剩宋末元初,许氏有一支徙居广东。明代,福建人许冲怀、许申移居台湾,此后许氏又多次向台湾迁徙,进而又有移居海外者。迁至湖南、广东、广西、福建的许氏,有的融入侗、壮、布依、土家等少数民族。
  在历史上,许姓英才辈出,令人称羡。许行是最早出现于史籍的许姓著名人物,他是战国时楚国人,主张“贤者与民耕而食,饔飧(自理炊事)而治”,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农民的一种理想,有学生数十。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字叔重,博通经典,当时人称赞他为“五经无双许叔重”。他所编写的《说文解字》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字典,也是后代研究汉字的最重要依据。三国时平舆人许劭以知人著称,他对曹操下的评语是:“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这句话几乎成为曹操一生的定论,“一代奸雄”也成了曹操的代名词。到了元朝的时候,许家又出了一位伟大的教师许衡,他学宗程、朱,博览多通,非常善于教书,跟随他学习的学生很多。他教书所在的“鲁斋”,终日弦歌不辏此外,许褚、许敬宗、许浑、许道宁等等也都是闻名史册的英才。到了近现代,许氏更是人才辈出。
  据统计资料显示,许姓如今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54%,约650万人,按人口多少排次序,在中华姓氏中为第35位。在台湾省,许姓如今为第11大姓。 (全文完)
“澧河岸边许公墓”系列之一 神秘许国叶县现身
[ 2004-06-28 08:20:53 ]
许国是个史书上少有记载的诸侯国,现代人对其更是罕有所闻。2002年,叶县澧河南岸的悬崖边出土了一座古墓,这座古墓尽管已经被盗墓贼挖了五分之三,但仍出土了300多件文物,其中包括大型铜鼎、编钟、跽坐铜俑等国家一级文物62件,有的更是全国孤品。著名考古专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教授随后来到叶县,他对这些文物鉴定后认定:这座古墓是许国十五世国君许公宁(公元前591~前547年在位)之墓。
  伴随着这些文物的出土,消失于2500多年前的春秋古国———许国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叶县县衙编钟鸣响,几位婀娜多姿的古装女子在二三十米长的编钟架子后轻盈移动,随着她们手中木棍缓缓的撞击,大大小小的编钟相继鸣响,一曲《高山流水》清脆悦耳、余韵悠长。屋内的二三十名观众安安静静,不管男女老幼都屏气敛声,乐声如在澄澈清凉毫无污染的水面上回荡。演员们停止了演奏、走近来谢幕的时候,观众才如梦方醒,掌声雷动。
  这是记者不久前在叶县古县衙欣赏到的编钟表演。
  欣赏音乐需要适当的环境,走在蓬蓬勃勃的青纱帐中,突然有人扯开了嗓子来几句“辕门外,三声炮———”,那份如中原大地般的朴实粗犷,不喜欢豫剧的人听来也会觉得特亲切,听一会儿就觉得浑身的汗毛孔都舒坦。这时候你要打开MP3听钢琴奏鸣曲、小提琴协奏曲什么的,保管怎么听怎么别扭。记者曾在郑州某现代化饭店听过编钟演奏,没觉得有多优雅,只感到有点聒噪;而在叶县县衙听到的编钟演奏,感觉却大为不同,那清幽、雅致的乐声在古建筑的房梁间缭绕,如空谷回响,让人心神一爽,久久难忘。
  坐落在叶县东大街的叶县县衙,是全国仅存的三座古县衙之一,也是现存唯一的明代县衙。高朗的木柱撑起飞檐,屋顶的五脊蹲着六兽。走过传统味道很足的重重院落去听编钟,似乎很容易领略这种古典音乐的神韵。有人说“中国是钟的王国”,而青铜编钟是中国古典音乐的千古绝响。编钟有从大到小不可颠倒的组合关系,因而得名。这种中国古代独有的打击乐器,是先进的铸造技术辉煌的杰作,也是世界音乐史的奇迹。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卫星上播送的《东方红》乐曲,就是用信阳楚王城出土的青铜编钟演奏的。
  “钟鸣鼎食”是古代豪门生活的象征,叶县县衙怎么会有这样高水准的编钟演奏?叶县文化局局长李元芝告诉记者,2002年,叶县出土了中国最早的三套组合式编钟,而用来演奏的编钟就是仿出土珍品的尺寸和音域复制的,这是演奏成功的基础。
  李元芝说,出土文物有很强的“新闻效应”,发现早的轰动一时,发现晚的默默无闻。像长沙出土的金缕玉衣曾震惊世界,而金缕玉衣在河南商丘再度现身的时候,反响就小得多。以前中国出土了不少的编钟,所以叶县前年出土的编钟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但从文物价值上说,这套编钟极其重要。著名考古学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研究后认为,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的春秋时期组合式编钟,这套编钟代表了春秋时代音乐的最高成就,它的发现,为研究我国特别是西周以来的音乐发展史,提供了实物依据。
  在叶县县衙的文物展厅,记者看到了这套于2600年前的春秋中期铸造的编钟。这套编钟共由8枚缚钟、9枚钮钟和20枚甬钟组成。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其中最大的一件通高近60厘米,最小的一件通高16.8厘米,出土后每个钟都能发出两个不同音高的乐音。这套编钟可以演奏古今中外各种乐曲。
  李元芝说,这套珍贵的编钟是在叶县旧县乡澧水岸边的一座古墓中出土的。一起出土的,还有青铜鼎、跽坐铜俑、铜戈等数百件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60多件。据专家考证,从“长相”和音律看,叶县编钟的中原文化属性较强。而青铜鼎的“长相”与中原器物相比有些另类:鼎口微敛,方唇外折,束腰,有腰箍一周,让人联想到“楚王好细腰”的楚风楚韵。青铜鼎装饰的浮纹也具有显著的楚文化特征。
  一座墓中的出土文物,有的可以让人窥见楚国文化的细腻、浪漫,有的可以让人感受到中原文化的粗犷、豪放,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因此有专家认为,这座古墓是研究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碰撞、融会、互补之过程的珍贵实物资料。
  青铜鼎和编钟在先秦时代都是国之重器。这青铜巨鼎曾经为谁人拥有?那编钟的“金声玉振”又曾陶醉了谁人?穿越时空“现身”于2002年的澧水岸边的青铜宝贝,曾经把难题搁在发掘者的面前,让他们兴奋之余又苦恼不已。
古墓引出神秘许国
  “青山不墨千秋画,澧水无弦万古琴”。这是古人面对澧河的感叹。前一句主要说风景,但眼前的风景已经对不起这样的诗句;后一句侧重说历史,能联想到的历史依然动人心魄。
  站在澧河南岸眺望,上游天际处大青山影影绰绰淡如水墨,壁立的河岸下是深而宽广的河谷。河谷里水很少,几个孩子弯腰弓背,双臂搅动,在围堰的缺口处逮鱼摸虾;青青河滩上,几群羊安详地享受着鲜嫩的草。叶县文化局副局长邢彦珍、董建立说,澧河现在看起来很柔弱,可它要狂放起来就是另一番样子了,暴雨倾泻的时候,上游大水滔滔奔过来,河滩里的人跑都跑不及。
  澧河是沙颍河水系的一条支流,发源于方城县的山地,全长不过100多公里。但这条河流的记忆中,却“刻录”着很多中国历史上洪水奔流的画面。我们站在许(昌)南(阳)公路澧河桥西一二百米的地方往南遥望,看到的是春秋时楚国重镇叶邑古城,它挡在方城缺口的要道上,见惯了列国战车争锋,铁骑悲鸣;向北遥望,看到的是著名的昆阳古城(现叶县县城),当年刘秀率数千骑兵在那里跃马横刀,打得王莽的43万大军崩溃于瞬间。
  我们脚下壁立而整齐的河岸有一处椭圆形的凹陷,董建立说,这就是出土编钟和大鼎的古墓遗址。他说,原来古墓并不这样靠近河,因为这些年澧河向南冲刷,河道才逼近了古墓,洪水冲刷之下,古墓的封土都裸露出来了。
  2002年1月,古墓所在的位置附近不知怎么躺了条死狗,很恐怖的样子。那地方本来过往的人就少,就是有人路过,看见死狗也远远绕开了。
  1月9日凌晨3时许,旧县乡派出所民警巡逻到此,隐约看到有火光,赶过去查看,发现三个人慌慌张张就往野地逃窜。民警赶上逮住一个,才知道有人在那儿盗墓。
  天亮后,叶县文化局文物工作人员闻讯赶到现场,对该墓进行了勘察。盗墓贼在裸露的封土中间部分挖了一个1米见方的盗洞,深约5米。顺着盗洞下去,文物工作人员发现有器物被撬走留下的印痕。
  古墓被发现后,叶县文化局迅速向省、市文物部门进行了汇报,并请求对被盗古墓进行发掘。由于临近春节,发掘工作未能及时进行。春节期间,文化局组织人力,联合公安部门,对该墓加强了巡逻和保护。李元芝说,那个春节他们过得提心吊胆,常发现有人背着编织袋靠近古墓,赶过去询问,有的说放羊,有的说割草,可看着不是那回事儿。后来经省文物局批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叶县文化局联合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2002年4月2日,省考古所、叶县文化局8名文物工作人员进入发掘工地,接通电源,搭起帐篷。叶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派出8名警务人员在周围进行警戒。对盗洞清理后,工作人员发现,墓葬东、南、北三个方面五分之三的面积被盗。4月8日,在未被盗的东部边缘,工作人员发现了大量的编钟、跽坐铜俑、青铜鼎等青铜器,确认该墓葬有较大的价值。在这座古墓中共出土文物312件。后来据专家鉴定,该墓出土的编钟、青铜鼎等9套62件文物为一级文物。
  古墓中残存的骨架头北脚南,旁边有牛首玉佩、鸳鸯玉佩,最令人惊奇的是玉覆面:带眼儿的玉片组成玉的五官。有专家说,这是金缕玉衣的前身。叶县文化局局长李元芝告诉记者,古墓被盗的部分文物已经在外省被警方缴获,也都很珍贵,目前叶县方面正在筹集资金索回这些珍品。
  编钟和青铜鼎“现身”的时候,人们都希望能在上面找到些字迹,以便知道这些重器曾经的主人是谁。最终,有人在清理粘满土锈的铜戈时发现了字迹:“许公宁之车戈”、“许公宁之用戈”。这些简单的字句,似乎让青铜鼎和编钟都有了归属。2003年3月5日,李学勤教授来到叶县。考察后,他“一锤定音”:澧水岸边的这座墓属于春秋时许国第十五世国君许公宁!
  许国是一个在历史上不显眼的小诸侯国,位于许昌一带,那么许公宁怎么葬到了属于楚国的叶县一带?这个墓的发现,揭示了许国的一段苦难历程。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4-5-2 19:18 , Processed in 0.171875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