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孟氏宗亲】探寻孟氏祥字号发源地

[复制链接]

8

主题

0

听众

8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23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0-11-11
注册时间
2010-11-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千纸鹤   发表于 2010-11-11 12:54:4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探寻孟氏祥字号发源地


“山西康百万,山东袁子兰,两个财神爷加起来,抵不上一个孟雒川。”在中国近代史上,孟氏商业家族乃是名扬海右、声誉齐鲁的豪门望族,也是富甲一方、货通中外的巨商大贾。京津一带的“祥”字号几乎垄断了华北乃至中国北方的商品交易,素有“华北八大祥”之美誉。

    文/翟伯成


在中国近代史上,孟氏商业家族乃是名扬海右、声誉齐鲁的豪门望族,也是富甲一方、货通中外的巨商大贾。而孟氏“祥”字号的发源地就在山东章丘市刁镇旧军村,当地人俗称“旧军孟”。由于工作的关系,笔者曾十几次到旧军采访,每次都有新的发现,也深深感触到孟氏家族昔日的辉煌和孟氏庄园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古国城池、豪门望族,“四支、十大堂号”

走进旧军,远远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城墙(当地人称圩子墙、围墙),虽已残破,但古韵犹存。城墙厚度约五六米,上可行马车。过去围墙有四门可通,上有炮台,每个炮台上有铜制大炮,名曰“五子炮”。墙外是宽阔的围子壕沟,如今壕沟内杂草、芦苇丛生。


追溯历史,章丘旧军为两汉时期的重要城池。据《汉书》记载:“猇节侯启,赵敬肃王子。征和元年(前92年)立,十三年薨。”汉武帝时叫猇城、猇国,后改城为县,属济南郡。又据《济南府志》载:“章丘县西北有猇城。”猇县县城即今旧军。到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县北置清平军,后废清平军置军使” (《章丘县志》)。从此,改称旧清平军镇,简称旧军镇。北宋时,赵匡胤开凿运粮河,由镇西流向北,小清河从东西穿过,便利的水陆交通,使其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南面古有周道,北接平原,可获五谷之香,西南临白云湖,可收鱼虾之利,是为章丘的北粮仓,如此的地理环境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至康乾年间,镇容繁华,民殷物阜。据《孟子世家流寓章丘支谱》载,孟子55代孙孟子位、孟子伦兄弟二人于“洪武二年”,自河北枣强迁居。至孟子后裔61代,商业渐成规模,形成旧军孟家四大支系,东西两支人丁稀少,发迹缓慢。南北两支人财兴旺,由平民而富有、致大户、再豪门望族,步步攀升。康熙初,到六十二代孟闻助时,南支兴旺。其中孟衍升一支繁衍到“传”字辈时,兄弟10人,分为10家堂号。这些堂号在起家致富中,相伴互推,又相互竞争;此衰彼兴,荣辱交替,财产不断集聚,有“旧军孟家倒门不倒户”之说。清嘉庆年间,旧军孟家已成为楼房成片,田连阡陌,“僮仆、耕织、米盐、会计筹划有条”的富商望族。鸦片战争前后,孟家商号除北京瑞生祥、谦祥益,济南庆祥、隆祥4家绸布店外,又增设瑞增祥、瑞林祥、保定庆祥、天津瑞生祥等绸布店。这些“祥”字号规模宏大、门面广阔、望之森然。其资产雄厚、货物齐全,不仅招徕广大士农工商,且与官府关系密切,往来频繁,使“祥”字号商业的发展有了倚仗。这时孟家不但有财富上的积累,于举业、仕途上也崭露头角,政治地位显赫,势焰炙手。他们在乡间广置田产,在城市拓展商业,遂成了闻名遐迩的缙绅地主和商业资本家。


    广置良田、营造庄园,“八景、三十二街、七十二胡同”

    孟氏商人承袭了明朝“士商”之传统,染指地租经营,并未放弃传统的生根立命之基。“以末(商业)致富,以本(农业)守之”的传统乡土观念长期占有统治地位,其真正的出发点和终结点都在农村,他们能在前后左右找到的参照物是旧式家庭的深宅大院,所追求的只能落脚在以“土”为本、广置良田、上以献君、下以济世的“叶落归根”的地缘意识思想上。如在“庚子赔款”之前,仅瑞蚨祥一家的资金就有40万两银子,每年的纯利润收入就达30万两白银。他们将每年获得之巨额利润,除用于扩大生产和经商外,剩下的都在家乡广置田产。

当时孟雒川曾曰:“从岱岳山麓到渤海之滨,处处有孟氏庄田。”

显然,对他来说,“天下犹一身也,土地犹骨肉也,货财犹精血也。”其内心深处仍是广置良田的“村落主义”和“领地扩张意识”。土地对他们来说已不仅仅是自然物,而是蕴含着对家族祖宗认同的血缘亲情意识,体现着一种源远流长的人文精神。


孟氏家族在其发展壮大过程中,在旧军镇大兴土木,不断营造祠堂、住宅、私塾学校、花园、桥梁等,其华丽状况,堪称一绝。旧军有八大景,即:过桥不见桥、进门不见门、三趴(趴是一水兽,传说可将洪水吞没)、七狮、无梁殿、宏济桥、卧龙岗、落凤坡。据调查了解,当时在旧军,还有三十二条街、七十二条胡同。街和胡同的两头都有门楼建筑,到晚上只要两头的大门关闭便不易出入。还有守更的巡逻,相当安全,这是一般庄园少有的。为防止大规模入侵,城西有一座五层高楼,可以瞭望远方。外围有坚固的城墙与四门可以防守,条条街道两头有哨门把关,可谓固若金汤。


     尚存故居古色古香,花园精巧胜似“苏杭”

    从分布图看,孟氏家族主要建筑多分布于旧军西部。其中矜恕堂(孟雒川)、进修堂(孟养轩)是最大的两个堂号,其府第建造在孟氏堂号中也最具代表性。


据知情老人讲:矜恕堂的主宅在村西门里路北,6院俱是前厅后楼,左右厢房,共有房屋百余间。有马院和南北花园各一处,占地2.33万平方米左右。大门口有拴马桩、上马石,左右狮子把门。从大门到内宅皆为高台丹柱,雕梁画栋。花园内有花厅、花墙、假山及人造河渠。


清末,在孟雒川的倡导下,又一次重修了孟氏宗祠,其建筑造型仿照邹县孟子庙样式,面积5000多平方米。宗祠第一道门是铁门,中有一石坊,上书“亚圣支祠”4个镏金大字。飨殿供奉着孟氏先祖灵位,廊庑两侧高悬着孟氏先人历代的官衔、谥号等。现仅存重修祠堂的石碑,年代是嘉庆十四年(1809年)。历经岁月,孟氏家族的多数建筑已遭毁坏,如今仅剩西部几处孟氏故居,房舍约

20余间。今村委会西侧建筑较好,三层楼房木石建筑,典型北方古典式风格,颇有气势。南面还有一处较为完整的院落,大门高大宽敞,檐脊上有精美的浮雕花卉,旁有雕刻精美的石鼓门枕。两山墙盘头雕有精美的花纹图案,镂空的雕花木制门棂更是精美细致。进入大门,可见一砖雕影壁,雕刻精美,四周边框雕有竹节花纹、缠枝牡丹仙童子、梅花鹿、寿字等吉祥图案,表达了主人对多福多寿的期盼。院子西面为两层楼房,前出厦,木制楼道楼梯,看上去依然十分坚固。南面是和西楼连在一起的几间厅房,青瓦屋顶,飞檐翘脊,饰有龙头、吻兽,个个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北面是厢房,硬山顶,正脊中央为高浮雕麒麟,两边雕刻着牡丹花,精美异常。


据记载,孟氏家族的花园更为古朴典雅、富丽堂皇,幽静中透清香,豪华中现精美,工程精巧,光彩夺目,巧夺天工,可与闻名天下的苏州园林相媲美。十多座花园中,最为豪华别致、富丽堂皇者,要数公恕堂花园和矜恕堂北花园。1945年前,公恕堂花园保存还较完整,它地处西门里路北,围墙整齐,花园门高大宽阔。园内南侧有一石砌养鱼池,池中露出水面有一龙头,常年喷水不断,水来自鱼池北面假山处,是用牲畜拉水车通过暗渠灌入龙头而喷的。水池北面是一宽阔草坪,草坪四周摆放数百个花盆,俨然一幅绝美的彩墨画。现今,此园旧址上仅存大门,原址大部分已建起民房,只有当时的喷水龙头还存放于一农户家。


矜恕堂北花园的别致之处是园内有假山两座,一座青石山,一座土石山,一东一西,两峰对峙。今天,假山与山洞都残存痕迹。坐落于东西大街南侧的进修堂花园房屋最多,有百余间。花的数量最多,品种最齐全。


近百年来,孟家花园历尽沧桑。1928年春,张鸣九祸章丘,后又遭孙殿英洗劫。1948年,国民党部队进驻旧军,致使孟家花园遭受巨大破坏。现仅留几处遗迹。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2 12:19 , Processed in 0.311706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