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严氏宗亲】爱玩骰子的严介和-揭秘酒桌上的严氏政府公关

[复制链接]

8

主题

0

听众

8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20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0-11-17
注册时间
2010-11-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飘摇   发表于 2010-11-17 08:13: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飘摇 于 2010-11-17 08:14 编辑

       爱玩骰子的严介和-揭秘酒桌上的严氏政府公关





      英国人胡润将严介和推上了2005年度中国富豪榜榜眼的位置,这同时也将45岁的他置于了媒体的显微镜下面,他的财富秘密,他的暴富手段,他的成长背景,顿时成为各大财经媒体争相翻炒的头牌。

  一年之间从第66位到第2位,从15亿激增到125亿,在中国目前这样越来越规范的经济市场,严介和的故事听起来的确有点像是天方夜谭。在一片猜测和质疑声中,榜单公布三天后,先是吉林省国资委叫停严介和执掌的太平洋建设集团收购当地国企的项目,随之江西省景德镇对太平洋建设的收购也关上了大门。紧接着在《福布斯》公布的中国富豪榜单上人们没有发现严介和的身影。

  被媒体称为“严大嘴”的严介和,跟同是江苏籍的顾雏军一样,喜欢高调迎战所有的非议,而与严介和的名字一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则是“零资产收购”和“BT模式”。有业内人士将严介和的暴富归结为选择了一个相对垄断且符合经济规律的行业,也有专家认为这是中国地方财政怪现象的折射。更有资深媒体负责人说,现在报道严介和怎样致富不是新闻,谁是第一个推倒严介和的才是新闻。

  在对严介和的独家采访中,《英才》记者目睹了他的气定神闲,至少表面上是如此呈现。他毫不讳言:“我们的市场经济是政府经济的一部分。”而他以收购与主业毫无相关的亏损国有企业的运作手法,从“术”的层面,仍然值得探讨和玩味。他会不会为业界树立新的利润模式?有没有被什么风险因素击倒他的可能?他会是第二个顾雏军吗?

  这是一个追逐财富的时代,这是一个不相信偶像的时代,严介和未来的命运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他身上所表现的创造性精神,无疑是眼下中国企业家最迫切需要的;但他的经营手段,是否被社会公众认可为阳光下的财富,还需要时间的证明。
  第一视角
  严介和是什么人?能人、圣人、企业家、教师、国企领导人、民营老板、资本家、包工头、暴发户、政协委员?

  他爱玩骰子,自称“如果不是做了企业家,一定会成为亚洲赌王”;他喜欢过普通人的生活,在南京的闹市区,一家四口住在一栋100多平米的按揭楼里;他热爱从事过的教育事业,宣称“2008年退休,开办一所商学院,自己做企业家的教练”;他扬言要在5年里造就2000个百万富翁,200个千万富豪,20个亿万富豪;他笃信吃亏是福,践行柔忍圆通,在政府面前永远都是听话的“乖孩子”。
  中国第二富豪严介和

  “2001年以前,严还没什么钱。”

  从1992—2002年,是江苏公路交通发展的一个爆发期,江苏省的高速公路从0公里迅速发展到1648公里。这个大的背景为严介和的太平洋建设发展提供了一个历史机遇,在此期间,严的事业从乡村到了城市,以当时的淮安市,现在的淮安市楚州区为中心,再到现在的南京总部,他的太平洋建设集团得以稳步发展。

  这期间,严介和先后成立了江苏太平洋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太平洋工程机械公司、淮阴太平洋工程公司、江苏太平洋玻璃公司、江苏太平洋酒业公司、江苏太平洋房地产开发公司、江苏太平洋装饰设计工程公司等。

  淮安市楚州区是周恩来的故居所在地。与故居所在的驸马巷平行的就是严介和在楚州的家所在的西长街。这里是楚州区最繁华的商业街,道路两侧都是商铺。在这里,提起严介和也是无人不晓。严介和的家是一栋位于整条街中心的小楼。
  这是一座三层小楼,严家住二、三层,一层是勺湖区居委会。
  在三楼的客厅边上的休息室内,记者看到一副对联:“气吞江湖海,光照日月星。”显示出那时的严介和已然锋芒毕露。
  从客厅的布置来看,也堪称豪华气派。办公桌上立着严介和一家四口的合影照片。桌角摆放着严介和获得的各种奖杯、奖牌和证书。
  《英才》记者也曾到过严介和在南京的家,相比这里,那里更像是一个普通教授家庭陈设,书架和酒柜也小了许多。
  在西长街上一座叫“珍味楼”的饭庄里,饭店老板拿着一张当地报纸介绍严介和的文章给记者看,并与记者聊了起来。

  “他是我们淮安名人,原来就经常上报纸,净是介绍他的事迹的。当年我在北宾馆(音)的时候,他们公司每年都在那里搞庆祝大会,我认识他。”老板骄傲地说。

  在淮安,据一位当年一同与严介和搞工程的人介绍,“严介和很会做人,那时他没什么人(后台),就在公司雇佣了很多退休的原政府建设部门领导,这样来拉一些关系承包工程。”

  “2001年以前,严还没什么钱。”知情人讲述道,“严那时搞工程缺钱,到处借钱,几乎把所有认识的人都借遍了。我丈母娘家是三堡乡对岸上河镇的,与严就是一般认识,严也曾跟她借过钱。”

  而记者在淮阴师范学院走访严介和是否在此学习过时,一位姓郭的工人师傅说:“我也是三堡乡的,前几年我们都不愿意去严的公司干活,听说那里经常拖欠工资。”

  据记者了解,在2001年的时候,严介和的太平洋公司开始大规模地开展BT项目运作。由于BT模式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那时的太平洋资金的确有些紧张。只是后来,随着BT模式的规模扩大,形成规模效应以后,严介和有了资金调配的余地,并且他的贷款融资能力也有所加强,资金压力才有所缓解。
  他的财富在2002年以后开始迅速增长,再加上一系列惊天动地的巨资国企收购计划,严介和一下子成了全国名人。
  酒桌上的严氏政府公关员 亲历严介和的商务宴请

  在中国商业文化里,酒桌历来是必不可少的一环,酒桌经常是谈判桌的延续,很多棘手、敏感的话题也许通过不经意的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之间轻易地解决。
  2005年10月31日,记者有幸应邀参与了一次太平洋建设的商务便宴。

  在南京太平洋建设总部的一层,有个“江苏红会馆”。记者进入包间的时候,严介和的几位客人已经到了,他们是来自海南某市的一个招商团,以市领导为首,带着一群当地官员。
  记者进门时,严介和正在给几位客人讲着“江苏红”“埋单的进不来,进来的都不埋单”的传统。

  宾主落座以后,严介和道了开场白:“首先欢迎市领导亲自带队来考察我们太平洋建设,党委、政府如此器重我们,还有什么不把事情干好的理由呢?同样,又有什么不好干的事?我们太平洋对待政府不打折,因为太平洋就是诞生在政府的怀抱里,成长在政府的怀抱里,壮大在政府的怀抱里。我常说中国是市场经济、计划权力,说白了,我们的市场经济也是政府经济的一部分,别说是我们,澳大利亚、德国我都考察过,在基础工程建设方面都是政府垄断。”

  “这次我们在海南的项目,有媒体说我在海南又刮起了‘严旋风’,之前我们与海南无论从血缘、情缘、地缘上,都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什么权钱交易,都没有。”

  “可一些媒体就是无中生有。很多企业成也媒体是相对有道理的;但败也媒体是没有道理的,‘败’都是企业本身有问题。所以我太平洋只会因媒体的关注而更加透明,也督促我们更加努力地把事情做好。几位领导附和了严介和的观点。”
  一杯开胃酒后,服务员为每个客人上了一碗豆腐。

  “这是平桥豆腐,产自江苏淮安的平桥古镇,这是我们家乡的特产,招待海南来的朋友,如果请你们吃海鲜、鲍鱼、鱼翅没什么意思,这是我们苏北的特产,在其他地方你吃不到这么地道的。”严介和殷勤地介绍着。

“吃的贵不一定吃的好,平桥豆腐有几百年的历史在里面,你们来到江苏,先体验一下江苏的饮食文化。朴实润滑,一清二白,江苏人做人也是这个样子的。”严介和拿捏着每一个词。
  第二道菜是长鱼。
  “这种鱼有点像泥鳅,”严介和介绍说“只有江苏的运河里有。”说着,严介和站起来,亲自为每个客人盛上一碗。
  第三道菜是阳澄湖大闸蟹。

  严介和首先拿起一只问在座的人,“谁知道螃蟹的心在哪儿?”众人皆摇头,严介和接着说:“很多人都说螃蟹是大‘凉’之物,吃多了对肠胃不好,其实这是错的,闹肚子是因为螃蟹的‘心’有毒,一般人不知道,还以为螃蟹不能多吃。把‘心’拔了,尽可以放心地吃,螃蟹可以当饭吃。”说着严介和挑出了手里螃蟹的心给大家看。

  随后,他开始挨个为客人指导挑“心”,在大家都顺利找到“心”后,严介和说:“人求知的欲望无处不在,每天都在想今天学到了什么。企业家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对未知的突破;最在乎的是什么?对道德的不断提升;而最崇尚的是什么呢?就是唯有生活才是永恒的老师。”
  教师出身的严介和寓教于吃。

  几轮敬酒让菜过后,众人都有些微醺,严介和继续说道,“中国人生活中最简单的往往是最经典的,而最经典的就是最简单的。周恩来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田中角荣时曾经拿着四只筷子对田中说,你能用这四只筷子摆出一个汉字中的‘田’字吗?整个日本代表团摆了半天也没有摆出来。”

  此时,严介和盯着众人说,你们能摆出来吗?众人纷纷试着摆起了“田”字,过了一会儿,没人摆出来。严介和从容地将四根筷子并在了一起,在横切面上,就是一个“田”字。“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其实生活中最简单的事情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企业管理也是一样,学了哈佛商学院如何,我敢说,到了中国他还是不懂中国的企业管理。当然,在老祖宗的传统智慧基础上,还要与时俱进,有所创新。”

  市领导若有所思地说:“政府与民企的合作也要有所创新,要有大手笔。上次的考察团对太平洋公司的资质和能力都很满意,这次我们也亲眼看到了太平洋建设的实力,回去后,我们就开会讨论,咱们的合作前景很广阔。”

  严介和满意地点点头,“一流的人是创造学问的人;二流是裂变学问的人。学习知识的是三流;创新知识的是二流;创造知识的是一流。过去有一则佚事,说的是如何让猫吃辣椒。第一个人说,很简单,硬塞进猫嘴里不就行了;第二个人说,先饿猫三天,再把辣椒藏在肉里喂猫;而第三个人说,不用那么麻烦,把辣椒涂在猫屁股上就行了,它会自己去舔,而且还有快感。这里说的是管理过于野蛮、刚猛,只会适得其反;通过欺骗的方法,只能用一次,下次猫就不会上当;而通过引导需求,让猫从中得到快感,才能让它一直舔下去。企业管理也是一样,小成在智,大成在德。”
  红顶商人严介和
  太平洋集团内部很难理清其中的产权关系。
  严介和告诉记者,他最崇拜的人是邓小平,是邓小平给整个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于机遇,严介和说:“我的运气始终都不好,也从来没有过什么机遇。我的一生都是自己去寻找机遇、创造机遇。等待机遇的人是失败的;躺在机遇上沾沾自喜的人狭隘,只有善于自己为自己创造机遇的人才能成功。”

  1986年,严介和彻底放弃了教书改变命运的想法,来到乡里的水泥预制板厂,在办公室做起了临时工。次年,他以自己现在的老屋做抵押,承包了这个厂。此时全国的国企改革正进入承包经营责任制时代,对国家政策敏感的严介和成了当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在三堡乡,原来严介和承包的水泥预制板厂已经不存在了,在老乡指引的旧厂址处,记者看到的是一片空地。

  对于做承包企业厂长的几年经历,严介和认为,“这段经历让自己意识到了自己管理理论的缺乏,以前家庭小工厂的成功凭的不过是小聪明。后来又陆续兼并了几家小企业,搞得还不错。”
  而严介和真正的人生重大转折,应该是接触到基建工程行业开始的。1992年,严介和注册成立了淮安引江建筑工程公司。

  外界普遍认为,严介和的第一桶金来自南京绕城公路的系列涵洞工程,赚了800万。记者调查发现,这个说法来自于严介和本人。一位当年在淮安与严介和一同搞基建工程的老板告诉记者,“那时严介和没什么‘门路’,接到的一些小工程也都是经过几次转包以后才到他手里的,早已经没什么赚头了。”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严介和适时地根据当时政策,对自己控制的几家小企业做了一些产权上的改动。一位知情人告诉记者,现在的太平洋建设集团的内部企业也是各种所有制企业混杂在一起的,经过多年的历史发展,已经很难理清其中的产权关系了。

  例如淮安引江,现在是严介和大哥的企业。而成立之初却是严介和通过租赁乡里的一家濒临倒闭的企业的名义建立的。说白了,就是戴“红帽子”的企业。乡企早已是空壳,而民营企业在当时还是有诸多限制进入的领域,由严实际出资,打着乡有企业的招牌在外承揽工程。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变化,严介和的企业也在不断转变性质和机制以适应政策的变化。现在有媒体质疑他在1995年通过拍卖乡有资产,将“淮安市引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转变成民营企业。而事实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在1996年和1997年分别颁布了“关于核定企业经济性质有关问题”的“通知”和“答复”,已经从法律上界定这类企业的性质认定。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4-5-5 13:16 , Processed in 0.172851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