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氏宗亲】“阎”、“闫”姓氏考

[复制链接]
查看1084 | 回复0 | 2010-11-17 08: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阎”、“闫”姓氏考


姓氏,是一个人一辈子的身份。本来,姓什么,应该是一件铁板钉钉的事情,不料,自己却有了这个困惑。我姓什么?

我的户口登记上,用的是“闫”,包括爸爸等,同门同族的绝大多数人,在户口、文件登记时,都采用的是“闫”字姓氏。但是在书法、字画等文艺角落,很多人却变成了“阎”,包括自己的爷爷,更多的时候,他的签名落款都使用“阎”字。先要说明一下,这两个字不是繁简互通字。

在当今社会,各类证件、协约、简历,必不可少的就是姓名的登记项目,对真伪鉴定规格不断升级的今天,名字即使出现半点差错,也会引来疑惑的眼光,甚至于要到居委会、派出所等地开列印满大小行政印章的凭证,好端端的一个人,也需要鉴定一番,让人哭笑不得。

在百家姓里,类似“阎”与“闫”混用的现象几乎没有,这也让人们怀疑的可疑度增加了不少:名字错可以理解,但是姓氏不对号,这怎么可能?这事还就真的存在了。

先给诸位看一下可考的史料。

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百家姓》134页“阎”标注如下:阎姓源自于姬姓。西周初,周成王封太伯的曾孙仲奕于阎乡,其后代以阎为姓。又一说是源自于羋(mí)姓。春秋时期楚国有大夫食采于阎,其后代以阎为姓。历代阎姓名人有:东汉安帝的阎皇后,唐代画家阎立本,明代成化时监察御史阎禹锡,万历至天启时兵部尚书阎鸣泰,清初坚守江阴的抗清义士阎应元,清代文学家阎尔梅、经济家阎若璩(qú),清末光绪时东阁大学士阎敬铭,现代民国时山西军阀阎锡山。阎姓在百家大姓中排第七十五位。

158页“闫”标注如下:闫姓源自于姬姓,是阎姓的一个分支,将“阎”别写为“闫”。历代阎姓者多数写作“阎”,只有少数写作“闫”,当代则较多地写作“闫”,较少写作“阎”。这两个阎姓早有混淆,难以分清。

且看《百家姓》上的解释,想必大家对于时下“阎”“闫”混用难辨,应该有个大概了解。但是,由“历代阎姓者多数写作‘阎’”到“当代则较多地写作‘闫’”的变化,一定不是不同分支后代繁衍人数的逆转那么简单吧?

在《康熙字典》关于“阎”里这样解释的:阎(閻)yán

ㄧㄢˊ① 里巷的门,亦指里巷。② 〔阎罗〕佛教称鬼王,主宰地狱。亦称“阎王”、“阎罗王”。③ 姓。

带有“阎”字的组词有:十殿阎王、民阎、活阎王穷阎、穷阎漏屋、衡阎、襃阎、见阎王、里阎、闾阎、闾阎医工、闾阎安堵、闾阎扑地、阎亲、阎伍、阎君、阎妖、阎妻、阎扶、阎摩、阎摩天子、阎摩王、阎易、阎术、阎浮、阎浮世、阎浮提、阎浮檀、阎浮界、阎王、阎王债、阎王好见小鬼难当、阎王帐、阎王殿、阎王爷、阎王老子、阎王账、阎罗、阎罗包老、阎罗大王、阎罗天子、阎罗妖、阎罗殿、阎罗王、阎罗老子等。

除此之外,再看看诗歌。最有名气的一首关于“阎”的当代诗歌当属陈毅大元帅的:“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这首诗歌在很多版本的小学、初中、高中教科书上都有。更有趣的是,一些商场挫败的生意人,把这句话奉为精神宝典。连炒股亏损的人也大叫“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在崇尚科学、追求经济的今天,虽然大多不会忌讳风水迷信,但对于如此重头的“阎罗王”,还是没有免掉沾有晦气的大帽子。

如此阵势,也难怪当代“阎”氏们别用“闫”字为姓氏,以致当代则较多地写作“闫”,较少写作“阎”。

陈毅元帅的这首诗写的很有气魄,读起来也是大快人心,尤其是遭遇过坎坷挫折的人。包括《西游记》等影视里的落魄阎罗王,阎罗王成了失意的落魄者的众矢之的。

顺着带有宗教色彩的理解,有一点,大家似乎忘记了,阎罗王再索命,可是掌管人间生死大权的阎罗王,判别生死还是公平的,生老病死的定律,到今天还是无法左右的。当然,这只是从宗教的角色所起。

那么,公平的都斩了,那世界就乱了。

一个小小的姓氏考究,就引发了很多让人深思的命题。由此话题说开出去,我又想到了很多。

现在总算可以给自己一个解释了,“阎”“闫”同源,存在分支的说法,也包含了社会眼光因素的当代别用。

平日里,在自报家门时,有时朋友会问我:阎(闫)氏名流有哪些?我会调侃的说道:阎罗王。

但愿我的带有戏侃的言辞,没有激怒自己的门族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