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边氏宗亲】边姓渊源

[复制链接]

7

主题

0

听众

7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18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0-11-19
注册时间
2010-11-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忆童年   发表于 2010-11-19 09:29:3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商王朝时期边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史书记载,商王朝时期有一诸侯国名边国(商王朝东北边境地区,今山东东平待考),为伯爵,国君称边伯。

在边伯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国名称为姓氏者,称边氏。传至周王朝时,有一个大夫名为边伯,就是其边国后裔。


第二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国君的儿子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记载,边氏是宋国贵族公子城的后代。

公子城,字子边,是宋平公子成的儿子,后为宋国大夫,精晓军事,犹擅长射箭,百发百中,因此又叫御戎。

在宋元公子佐执政时期,宋国发生了著名的“华、向之乱”,叛乱发生之时,公子城、公孙忌、乐舍、司马强、向宜、向郑、楚建、郳甲等逃奔郑国。后来公子城率领各家族的军队与华家族氏战于鬼阎(今河南颍川),因势孤力单而战败,公子城遂至晋国。

周悼王姬猛元年(宋元公十一年,公元前520年)农历11月20日,公子城率领晋军,与曹国、齐国,以及卫国公子朝组成联军救宋国。11月23日,联军与华氏军队战于赭丘(今河南汝南)。当时子禄为公子城御车,庄堇为车右。

华氏主将华豹以勇士张丐为车右,大夫乾丐督军。两将相遇,公子城勒车而还(春秋时期两将在正式相战前,彼此之间要拉开一箭之距)。华豹一箭就射向公子城,公子城躲过,准备搭弓回击,华豹却已经又搭箭拉弓对准了公子城。公子城怒喝:“你不让我回射吗,真卑鄙!”

在当时,两将必须轮流对射,因此,华豹只好放下弓。公子城一箭射之,华豹躲闪不及,正中心窝,当场毙命。华豹的车右张丐抽出殳(有金属头的棍棒类打击兵器),下车就冲过来,公子射又一箭射断了他的腿骨。张丐挣扎着爬过来,一殳击断了公子城的车轸(战车后面的一根防止冲撞的横木)。公子射再一箭射死了张丐,华氏家族军队大乱。

当时,著名的大夫乾丐请公子城射死自己,公子城敬重乾丐,对他说:“我来为你在君主面前求情。”乾丐回答:“不死伍乘,军之大刑也。干刑而从子,君焉用之?子速诸。”公子城叹息一声,乃一箭射死乾丐。

联军乘胜大败华氏军队,紧紧包围了华氏家族盘踞的南里(宋国南部边境一带)。

在公子城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边氏、城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边氏族人最初在河南地区为繁衍中心,望族出陈留郡,史称边氏正宗。边氏族人大多尊奉子边为得姓始祖。


第三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蒙古乃蛮部领地巴亦答剌黑别勒赤儿,属于以地名汉化为氏。

巴亦答剌黑别勒赤儿,通古斯语为Bayidaraq-beltchir,原是蒙古高原古乃蛮部八剌忽氏族领地中的一条河流的名称,汉语简称其为“巴剌合黑河”,乃蛮部八剌忽氏族世居其河流域,就是黄河支流班珠尔河,即今呼和浩特的大黑河,在《元史》中称作巴勒渚纳河。

孛尔只斤·铁木真在消灭克烈部后,势力日益强大,能与之抗衡的只剩下乃蛮部,最后统一蒙古高原的战争已如箭在弦上,势在必发了。孛尔只斤·铁木真首先做的是整顿军事组织,然后祭旗出兵。蒙古军大败乃蛮部军队,最后消灭了乃蛮部。至此辽阔的蒙古高原绝大部分已在铁木真的掌握之下了,到这时,孛尔只斤·铁木真才有了他自己独立可汗的地位,下一步便是创建国家,施行新的政策,扫平高原上尚未降服的势力,然后驱使他的铁骑征服更加广阔的土地。

当时的乃蛮部分裂为两支,一支有不欲鲁汗统治,另一支由不欲鲁汗的弟弟太阳汗统治。铁木真曾几次与不欲鲁汗及其联军作战,极大地削弱了他的实力。这次铁木真的兵锋所指,是太阳汗统治下的乃蛮部。在不欲鲁汗遭到失败时,太阳汗漠然视之,在王汗脱里罕遭到铁木真的突袭灭亡时,太阳汗依然置之不理。在这之后,太阳汗不得不独自面对铁木真的大军。

为了寻找盟友,太阳汗派使者到长城附近的汪古部,邀请他们共同夹击铁木真。汪古部的首领阿剌思剔吉忽里看出乃蛮部内部不和与太阳汗的懦弱无能,料想乃蛮部必败,故拒绝出兵相助,并将乃蛮部使者缚送到铁木真处,告诉铁木真乃蛮部要来进攻的消息。

宋宁宗赵扩嘉泰四年(辽天庆十一年,公元1204年),孛尔只斤·铁木真在帖蔑延客额儿组织了一场大规模的围猎,与众臣共同商议出兵之事。多数人认为春天马瘦不宜出师,但孛尔只斤·铁木真的弟弟孛尔只斤·斡赤斤和孛尔只斤·别勒古台极力主张进攻乃蛮部,两个弟弟的想法与孛尔只斤·铁木真的想法相同,于是孛尔只斤·铁木真最后决定与乃蛮部决一死战。

为了做好与乃蛮部作战的准备,孛尔只斤·铁木真首先做的就是整顿军事组织,他将军队集合于哈拉哈河的客勒贴该合答,在这里定军制,并颁布札撒。军制按前、百、十组织,委派了千夫长、百夫长、十夫长,统师所有的军队。设立扯儿必官(相当于元代的内府宰相),由六人分任,掌管各种事务。设八十宿卫、七十散班,宿卫巡夜,散班白天执勤,三天三夜轮换一次。此外还从千、百户那颜及平民的子弟中挑选一千名勇士,战时作为先锋,平时充当护卫。经过一番整顿,军队的战斗力更加提高,纪律更加严谨,孛尔只斤·铁木真的权威更加牢固地树立起来了。到了农历4月16日,孛尔只斤·铁木真祭旗出发,命哲别、忽必来二将为先锋,逆克鲁伦河西上。先锋部队首先到达了撒阿里客额儿后与乃蛮部哨兵相遇,蒙古军一匹瘦马被哨兵送至太阳汗帐内。乃蛮人认为蒙古军到达该地时,人马多已疲惫,并不可怕。面对这样的形势,扯儿必官向孛尔只斤·铁木真建言:“我们远道而来,人马疲乏,乃蛮人多势众,但尽是愚弱之辈,可多设疑兵,令每人各烧火五处,待我们喂饱战马,再行攻击,必可获胜。”孛尔只斤·铁木真采纳了这个意见,令士兵们每人点火五处,修养待命。此情况果然被乃蛮部哨兵发现,并向太阳汗报告说蒙古军队人数众多,夜间燃起的火,比天上的星星还多。

当时太阳汗驻扎在杭爱山,得知蒙古军人数众多,并且每日都在增兵的情况后,认为应该诱敌深入,然后战而擒之。可是太阳汗遭到儿子古出鲁与部将豁里速别赤的反对,只好率五万余兵向蒙古军进攻。蒙古军一方铁木真亲自率兵打先锋,令其弟合撒儿指挥中军,斡赤斤掌管后援部队。孛尔只斤·铁木真手下的四员猛将忽必来、者勒蔑、哲别、速不台率部冲击,把乃蛮部的队伍一直逼到纳忽昆前的大本营。

太阳汗见蒙古军势,颇感畏惧,于是向札木合询问各队将领的情况,听后太阳汗更加不敢迎战,只有步步后退。而札木合见孛尔只斤·铁木真的军队军容整齐,也不战而逃。结果蒙古先锋部队把乃蛮军逼到了纳忽昆山前,兀鲁兀惕部和忙兀惕部赶来,两翼包抄,其主力一直冲到乃蛮部的大本营,将乃蛮军困在两边陡峭的山谷里。到了夜里,乃蛮军已经被蒙古军层层包围,乃蛮军企图突围,由于天色漆黑,掉下悬崖摔死的人不计其数。第二天剩余的队伍纷纷投降。朵儿边,塔塔儿,合塔斤,撒勒只兀剔诸部亦投降。札木合等带领少数人逃走,太阳汗负伤而死,大将豁里速别赤顽强抵抗,死于战场。太阳汗王妃古儿别速与大臣塔塔统阿被俘。古儿别速被孛尔只斤·铁木真纳为妃妾,塔塔统阿在孛尔只斤·铁木真手下效力。太阳汗的儿子古出鲁奔往北乃蛮,依其叔叔不亦鲁黑汗。南乃蛮全境被蒙古军全部占领。至冬季,孛尔只斤·铁木真在阿尔泰山区休养生息后,于宋嘉泰五年(辽天庆十二年,公元1205年)春越过阿尔泰山,进而消灭了北乃蛮部。从此,乃蛮部全部为孛尔只斤·铁木真所征服。此后札木合被五名那可儿押送到铁木真面前,孛尔只斤·铁木真赐他不流血而死。至此,辽阔的蒙古高原绝大部分已在孛尔只斤·铁木真的掌握之下了,真正有了自己独立可汗的地位。下一步便是创建国家,施行新的政策,扫平高原上尚未降服的势力,然后驱使他的铁骑征服更加广阔的土地。

成吉思汗击灭了乃蛮部后,接着又进兵去征讨他的宿敌,即由脱黑脱阿为首领的蔑儿乞惕部的“森林之民”,不久也被成吉思汗所击破,但是脱黑脱阿却偕同他的两个儿子和少许部众脱身逃走了。不过,成吉思汗在蔑儿乞惕部中得到一个有名的美人,就是在蒙古史诗里面所称赞的第四个后妃忽兰。

乃蛮部被成吉思汗吞并后,原乃蛮部中的八剌忽氏族人中有取原居地之名为姓氏者,称巴亦拉葛赤氏。巴亦拉,就是蒙古语巴亦答剌黑别勒赤儿(巴剌合黑河)的简称;葛赤,世蒙古语“旁边”、“河畔”之意。巴亦拉葛赤,就是居住于“巴剌合黑河边的人们”之意。


第四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元世祖忽必烈之子忽哥赤的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

蒙古族巴亦拉葛赤氏,源出蒙古黄金家族,是元世祖忽必烈之子忽哥赤的后裔。

元朝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皇子孛尔只斤·忽哥赤被元世祖孛尔只斤·忽必烈封为云南王,忽哥赤任命下属文吏张立道为王府文学(文案师爷,秘书)。

张立道进劝孛尔只斤·忽哥赤“务农以厚民”,孛尔只斤·忽哥赤觉得甚为有理,欣然接受,便任命张立道为“大理等处劝农官,兼领屯田事,佩银符”。当时孛尔只斤·忽哥赤镇守大理、鄯阐、茶罕章、赤秃哥儿、金齿等处,设立了大理等处行六部省,则张立道出任统领全省的农业及屯田之事。不久,张立道与侍郎宁端甫出使安南(今越南),定下了安南向元岁贡之礼。

元朝初期云南政局不稳,地方势力不服统治。云南地区乌蛮三十七部的都元帅宝合丁不愿拱手让出自己的权力和领地,想方设法阻止蒙古势力进入云南,定下了谋害元朝政府派遣的云南大员的计策。

元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农历2月,孛尔只斤·忽哥赤到云南后,都元帅宝合丁设鸿门宴欲毒死云南王,张立道闻讯急忙后赶赴王府营救。当他冲到王府时,孛尔只斤·忽哥赤已经将毒酒咽下肚,当时孛尔只斤·忽哥赤拉着张立道之手,探入其口,口腔内肉已腐烂。宝合丁则“使人讽王妃索王印”,从孛尔只斤·忽哥赤的王妃手中胁诈了云南王大印,夺取了云南王的王位。

张立道救孛尔只斤·忽哥赤不成,便秘密结交义士十三人,以图一举,并推一人到京师告变。结果事情败露,宝合丁囚禁了张立道。提举燕人张忠,视张立道为族兄,暗结壮士乘夜劫狱,救出张立道。他们逃至吐蕃界,遇到元世祖所遣御史大夫博罗欢、王傅别贴及到京报讯之人。二御史率大军随张立道返回云南,诛杀了宝合丁,再次平息了云南地区。

宝合丁之乱平息后,元世祖下旨召张立道入京,详细询问孛尔只斤·忽哥赤被害时的情况。听完汇报后,元世祖唏嘘良久,后问张立道等:“汝等为我家事甚劳苦,今欲事朕乎?事太子乎?事安西王乎?”张立道等回答愿事陛下,于是元世祖赐张立道黄金五十两,以表彰其忠心。

孛尔只斤·忽哥赤被害后,其后裔子孙以先祖身份及名字合为姓氏,称巴亦拉葛赤氏,亦称巴亦拉哥赤氏。巴亦拉,蒙古语为“少爷”、“皇子”之意,葛赤(哥赤)是孛尔只斤·忽哥赤的名字。

元、明、清朝时期,蒙古族巴亦拉葛赤氏家族世为蒙古王爷,后多冠汉姓为边氏。


第五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博尔济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蒙古族博尔济氏,源于元太祖“黄金家族”孛儿只斤氏后裔,世居东城(今黑龙江勃力)。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orgiHala。

蒙古族、满族博尔济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边氏、季氏、李氏等。


第六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边佳氏,满语为Bian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辉发部集聚区,包括辉发城、多壁城等),清朝晚期以后多冠汉姓为边氏、卞氏等。

⑵.满族额尔吉氏,满语为Ergi Hala,汉义“边”,世居萨哈尔察(今黑龙江北岸俄罗斯境布列亚河流域)、乌里布(今乌苏里江流域)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边氏、吉氏等。

⑶.满族沙拉氏,亦称萨加拉氏,满语为Sala Hala,世居瓦尔喀(今黑龙江及俄罗斯兴凯湖周边地区)等地,清朝末期以后多冠汉姓为边氏、查氏、沙氏、程氏、山氏、白氏、谢氏等。


第七个渊源:源于达斡尔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达斡尔族阿拉边前氏,满语为Arabiancian Hala,世居索伦(今黑龙江嫩江以西广大地区),是为新满洲姓氏之一。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清朝晚期以后多冠汉姓为边氏。

得姓始祖:边伯、公子城(子边)。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4-5-12 01:06 , Processed in 0.187026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