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俞氏宗亲】俞姓始祖为上古良医

[复制链接]

10

主题

0

听众

1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2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0-11-20
注册时间
2010-11-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花样年华   发表于 2010-11-20 12:30:5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俞姓始祖为上古良医


传说中国的杏林之祖为黄帝的大臣粄。由于他医术高超,所以人们都叫他愈粄,愈和俞同音,后来大家就叫他俞粄,他的后人就以俞为姓,上古良医俞粄就这样成了俞姓的始祖。



据《史记》记载,这位上古良医医术高超。5000年以前,他在医疗疾病时就不仅仅限于“对症下药”,还懂得使用“割皮解肌、洗涤五脏”的现代外科技术。俞姓播迁到我国南方繁衍也要比其他姓氏来得早,而且他们的播迁情形有根有据,有完整的资料可查。当初俞姓的南迁,是因为唐朝武则天时期,在当时的新丰地方(据考当为今陕西省临潼县)突然无缘无故冒出一座山来,于是当时不习惯于天下为女皇帝所统治的人士议论纷纷,有说这是瑞瑞兆的,也有说这是大祸将至的征象,其中,有一位江陵人俞文俊,就挺身而出上书则天皇帝说:“陛下以女主居阳位,反易刚柔,故地气隔塞山变为灾,臣以为非庆也……”这番大胆的奏言激怒了女皇帝,于是他就被流放到岭南荒僻之地,俞氏的后裔也因此迁到了两广一带。因此,后来我国南方的俞姓人士,应该有很多都是这位俞文俊的后裔,而俞文俊是当时的江陵人,江陵就在今湖北省的潜江市西边,则南方俞姓的来源,也应该可以追溯到这里。



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姓氏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我国早期历史上并没有太突出的表现。一直到宋代才大放光芒,杰出的俞姓人士满载史书,像俞紫芝、俞尚、俞夔以及俞鼎孙、俞经兄弟,都是才华横溢、对传统文学有贡献的人物。到了明代,“俞大猷”三个字更是如雷贯耳,他和他的“俞家军”,把为患沿海一带的倭寇打得落花流水、抱头鼠窜。



迁鄞的俞姓始于北宋,浙东制置使俞鼎,于宋太平兴国年间,自吴兴蠡山迁到鄞州古林俞家,他的后裔分居象山、梅墟等地。俞鼎的孙子,镇江府金坛县主簿俞褒迁到梅墟俞家,后裔分居镇海俞万和东吴俞家。到了明朝,俞鼎的一支后裔俞勤又从梅墟俞家迁到东吴镇,后裔有迁居到杭州的。俞姓在明朝的迁移较活跃:俞山寿偕弟俞山静自洋山岙迁到韩岭俞家塘岙;俞积功偕弟俞积德自俞家塘迁居白岩头村;俞继杠自梅岭俞家山迁居下宅俞家;山东濮州知州俞文宸自台州迁居姜山张俞,后裔迁居到定海六横、紫薇岙及鄞州横溪,清光绪进士俞廷熙是他的后裔。



目前鄞州约有俞姓16000人,横溪镇俞姓人数最多,约有2200人。鄞州共有21个村以俞为第一姓,俞姓百人以上的村有31个,前五名为:东钱湖俞塘村、姜山俞家埭村、古林俞家村、东吴南村和横溪中街村。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4-6-12 00:34 , Processed in 0.290284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