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ehehe 于 2010-11-22 10:09 编辑
“林氏大屋”成历史文物点
![]()
相间着白色的橘黄色墙体,高达约3.5米的朱红色大门,二楼伸出来的弧形大阳台被一楼大门前两根立体砖柱稳当地托住……整个建筑看来颇有气势,相对于周围的房子,与众不同的它透露着昔年的奢华。这一幢仿西洋式风格的林氏大屋就坐落在七星路97号,如今路过这里的年轻人,有谁能想到,建于民国时期的它曾是七星路上最气派的豪宅之一。
昔日大屋如今修缮一新
10月31日,记者路过七星路97号前,便被这幢漂亮的二层大宅给“震”住了,本以为如此崭新的房子是新建不久的私人别墅,没想到凑近一看,里面除了一张床和一张木椅外,空无一物。这房子为何无人居住?经多方打听,11月1日才从南宁市博物馆得知,该民居是南宁市的历史文物点,始建于1940年,是当时南宁禁烟局局长林某出资兴建的,当地俗称“大屋”。
由于长期日晒雨淋、人为拆改和木构损坏较严重,林氏民居曾一度破旧不堪,2005年经修缮焕然一新,同时基本保持了原有风貌,原屋后的大花园建成了区卫生厅的宿舍楼。
邻居回忆大屋昔日风光
虽然有着67年的历史,但对于它的资料,南宁市博物馆知之甚少。记者通过七星社区居委会,找到了紧挨着林氏大屋的“邻居”———七星路今年77岁的赵玉玑,她向记者回忆起了些许旧事。赵玉玑的父亲是国民党少将,1946年,一家人从百色搬来南宁,到处找房子落脚,碰上林氏大屋当时的主人农某正好要将房子的一部分卖掉,于是赵家与农家成了邻居。两家的建筑风格大抵一致,同样是两层楼,后来赵家将房子的前面部分拆除,改成了铺面,但阳台仍在,只是林氏大屋的阳台更为突出。
那时,七星路上居民房大都是较低矮的瓦房,很少有两层的楼房,一提起七星路,大家自然会想起农家和赵家这两户大户人家。当时女儿家是不能随便串门的,15岁的赵玉玑平时除了上学就是待在家里,偶尔在阳台上见到邻居家的姨太太们才相互寒暄几句,所以她对邻居的身份也不太了解。
“当时的七星路只有三四米宽,我们两家门前原来都有一个小花园,直至现在七星路的中央。花园用一堵2米多高的围墙圈起来。墙体用青砖砌成,墙顶则是用花砖做成通风透气的花窗。除了前门的花园,97号的屋后还有一个很大的花园。”赵玉玑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