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姓何时迁往高丽仍待考证
本报报道了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应该是荥阳潘氏后裔。记者昨日再次查找相关资料并采访相关专家后发现,显示潘氏后裔迁徙至高丽的记载中间有许多年代上的错误,到底潘氏后裔何时迁往高丽仍需进一步考证。 考证潘氏后裔迁徙高丽所依据的《南韩巨济一族源流考》一文,应是台湾地区学者根据韩国相关资料整理而成,其中记载:“直至宋太祖平江南,后主亡国,敬佑公忠而赠恤有加,复录长次两子擢用于朝……三子文节仕宋翰林学士,宋度宗元淳十年,迁吏部尚书……”按这种说法,潘佑第三子文节一直从北宋初期活到了南宋末期。而根据史料记载,宋太祖赵匡胤(960-976)为北宋开国皇帝,宋度宗赵基(1264-1274),是南宋第六位皇帝,两人相差三百多年。 其次,在几乎所有的考据文章中,大家不约而同提到两个高丽历史人物,高丽皇帝元宗、世子谌,称文节结识谌。根据2006年10月1日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的《东亚三国古代关系史》,世子谌是高丽皇帝元宗的儿子,两人属于南宋中后期人物。同时,记者查阅中国古代历代帝王纪年表显示:宋度宗,年号咸淳,从北宋到南宋也未发现有哪个皇帝年号“元淳”,考据文章中提到的“宋度宗元淳十年”应属于笔误。从中可以推断的是:一、北宋初期的文节根本不可能活到三百多岁,跨越南北宋任职;二、绕州城被蒙古攻陷,文节沦为俘虏,结识高丽世子谌,世子谌推荐文节给高丽元宗的说法应该是不存在的。 而在网上流传的另一种说法是:南宋理宗、度宗两朝,朝政为贾似道把持,潘姓先人潘阜(荥阳潘氏后裔)受逼迫流亡高丽,在高丽元宗和忠烈王朝中任政堂文学(高丽时代总管国家行政的官职),跟随高丽名将金方庆东征日本立下战功,封为岐城府院君,65岁辞官,在高丽度过余生。从此潘姓在朝鲜半岛生根发芽,成为贵族。 所有的说法,只能得出一个结论:荥阳潘姓的一支脉的确迁徙到高丽,而具体从哪一代开始仍需考证。 来源: 中原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