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米氏宗亲】古壁石刻为米芾所书?是否真迹成千古之谜

[复制链接]

9

主题

0

听众

9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20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1-1-18
注册时间
2011-1-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爱转角   发表于 2011-1-18 12:34: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古壁石刻为米芾所书?是否真迹成千古之谜      


         珠海有一处古迹题字,落款为米芾,近来引起有关部门和学者的关注:北宋米芾曾在1000多年前到过珠海吗?究竟是后人戏作还是真迹呢?

  “古壁石”落款标明米芾书

  这处古迹题字在珠海香洲区山场村后山石溪,横排行草“古壁石”每字约0.7米见方,落款标明是米芾所书,该遗址和其它摩崖石刻一起,统称为石溪摩崖石刻,被珠海市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米芾曾在1000多年前南下岭南吗?珠海有文化人士认为,不能排除后人拓作的可能。也有一些学者大胆猜想,700多年前,珠海附近海域曾爆发宋元大海战,而米芾书画精品等皇室珍宝会不会因此流落在这一带?

  20多处石刻字诗俱佳

  石溪摩崖石刻除了米芾行草是否真迹,这一极富学术争议的千古之谜外,清代著名诗人、书画家鲍俊(公元1797年—1851年,山场村人)等文人骚客,也曾经在此筑亭榭相聚,留下了20多处题字、题诗石刻作品。

  据《珠海文物志》等文史资料记载,这些石刻作品字诗俱佳,独具匠心,颇有艺术价值。如鲍俊手书的一笔“鹅”字,高0.9米,宽0.6米,一气呵成,苍劲古朴,堪称岭南书坛一绝。而留下的一些题诗也各具风格,是对晚清时期岭南诗坛繁荣的贡献。

  部分石刻字迹斑驳难辨认

  近年来,石溪摩崖石刻因欠缺保护,大部分石刻已被森林灌木丛吞噬,踪迹难觅。而且部分摩崖石刻由于常年经受日晒雨淋,风化严重,一些字迹斑驳已难于辨认。

  小资料

  米芾

  米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祖籍山西,迁居襄阳,有“米襄阳”之称,是“北宋四大书家”成就最高者,曾任丞相,著有《书史》、《砚史》,他的行草任性率直,堪称绝世佳品。

  据史载其性情飘逸,颠狂不羁,爱石成癖,遇奇石呼之为兄,顶礼膜拜,甚至抱石独卧,置娇妻于不顾,人称“米颠”。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4-6-17 01:07 , Processed in 0.227916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