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骆氏宗亲】唐朝著名诗人骆宾王生死之谜

[复制链接]

9

主题

0

听众

9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20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1-4-6
注册时间
2011-4-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科罗娜   发表于 2011-4-6 12:33:4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唐朝著名诗人骆宾王生死之谜


    公元684年唐高宗刚刚去世不久,武则天废掉了自己的儿子中宗,另立温顺的儿子李旦为帝,同时大开杀戒,清除李唐宗室元老,打算废唐自立。

    这年九月,开国元勋徐勣的孙子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叛。徐勣又被赐姓李。

    在徐敬业起义的队伍中,有一个人的名字在大唐上下几乎无人不晓。这个人就是初唐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

    骆祥发:(骆宾王)当时的文章有很高的声誉,政治上很不得志,这个人很有用世之心,很想为国家干一番事业。

    因为他性格比较耿直,敢想敢说,因此带着一种诗人的浪漫气质,往往同许多人搞不好关系,受到官场的排挤,所以他做小官几次被罢官,但他用世之心始终不减。

    所以等到684年徐敬业在扬州起兵,私下找他,马上就去了。

    面对大唐的现状,骆宾王内心波澜起伏。

    他拿起笔,写下了著名的讨武檄文:“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

    骆祥发:把内心的悲愤情感在讨武檄文中抒发出来,才高为下,政治上的不得志的总爆发。

    短时间内集中十万军队,这篇檄文起了很大作用,很有号召力。

    公元六八四年农历十一月,起义军与朝廷军队决战于扬州下阿溪全军溃败。

    这天晚上,骆宾王与徐敬业等人连夜奔赴润州,准备入海逃往高丽,徐敬业怎么也未料到,黑暗中一把尖刀伸向了他。

    徐敬业的部下王那相带头反叛,将徐敬业等二十五人杀掉,把人头献给了朝廷。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述了这个场景。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官方对骆宾王的下落,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说法,《旧唐书》和《资治通鉴》都说骆宾王被诛杀,成书于北宋的《新唐书》却说骆宾王逃跑了。难道在这不同的记载背后,隐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秘密?

    围绕着骆宾王扬州兵败后的行踪,史学界众说纷纭,而这一谜团也成为千古未解之谜。
图片:1.jpg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6 21:55 , Processed in 0.233779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