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皇舞】四千年传承原生态

[复制链接]

902

主题

0

听众

923

积分

县侯

Rank: 4Rank: 4

乡约币
1993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1-3-25
注册时间
2010-10-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菲儿   发表于 2010-11-7 19:05: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大千世界   三皇舞:四千年传承原生态
“三皇舞是一种古老的原生态舞蹈,它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敢于和自然界做斗争的顽强精神,展示了人们对天地的虔诚之心。”近日,记者赶赴鄄城县采访时,鄄城县文化馆馆长杨勇介绍说。
  据了解,三皇舞发源于鄄城县北部地区,流传于李进士堂镇、旧城镇一带,以李进士堂镇杏花岗村最为著名。此舞源于三皇五帝时代,为集体舞,一般16至20人为宜(男女各半)。三皇即天皇、地皇、人皇,是先民们心目中的远古领袖,崇拜的精神偶像。在漫长的远古时代,洪水泛滥,凶禽猛兽到处横行,先民们的生活受到严重威胁。为了躲避灾害,他们往往十几人或几十人群居,共同劳动,一起捕兽捉鱼,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他们凭着简单的劳动工具,集体协作,来对付自然界的种种灾难,一旦狩猎成功或农桑获得了劳动成果,便共同享用所获得的食物。一部分食物用来祭祀心目中的三皇,以求他们的保佑,另一部分食物分而食之。分食之时,人们伴随着有节奏的敲击声,有的兴奋地喊叫,有的吹着口哨,边吃边舞,逐渐形成简单而粗犷的三皇舞。
  对三皇舞研究多年的菏泽民间舞蹈专家王发现认为,三皇舞的舞蹈动作并不复杂,其舞步简单、节奏平稳、气氛凝重、风格古朴。现在所能看到的表演,一般12人,赤背露体,下身系树叶、兽皮或麻布,手拿牛臀骨,顶端上方左右各有两孔系铜铃和红缕彩结两朵,手脖脚脖上各系有铜铃一对或其他装饰物,在鼓乐队伴奏下,模仿猿人爬行、站立、行走、蹦跳……有些舞蹈动作是吸收了莲花落上的舞蹈动作改变而成,并进行各种箔花舞蹈队形的穿插变化。舞蹈的主要动作有:主力腿屈膝,动力腿弓步向前,或向上屈膝抬腿,上身随动力腿方向倾斜;同时双手拍击胛板一次。三皇舞的主要特点是屈腿佝脚而舞,这是模仿原始人蹦跳的典型动作,这也是与其他祭祀舞蹈的不同之处。
  王发现说,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和舞蹈发展的轨迹,可以看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科学知识水平的不断丰富和提高,古代的祭祀舞蹈慢慢失去了它的功利性价值和舞蹈对象,并加以分化。一部分在流传中逐渐消失,一部分则世俗化、艺术化,融于民间表演艺术之中。三皇舞从通神、娱神的祭祀舞蹈,解放后转变为群众性民间自娱和娱人的表演性艺术形式,从中可以看出古代祭祀舞蹈随着生产力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迁、从娱神至娱人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如今,这种原生态的舞蹈出现了严重的生存危机。目前,在鄄城能够全面掌握三皇舞技艺精堪的也只有二三人。现代人的欣赏习惯发生了变化,追求的是时尚娱乐,已没有了欣赏这种舞蹈的热情。随着经济大潮的冲击,三皇舞已后继乏人,处于失传边缘,现急需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参与,把这种原生态的舞蹈继续传承下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4-6-10 08:29 , Processed in 0.271484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