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蹉地舞】

[复制链接]

902

主题

0

听众

923

积分

县侯

Rank: 4Rank: 4

乡约币
1993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1-3-25
注册时间
2010-10-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菲儿   发表于 2010-11-7 19:11:3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莱芜市和庄乡蹉地舞




蹉地舞属山东民间古老的汉族舞蹈,流传于莱芜市和庄乡一带。它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的平洲原山庙会,形成于清朝嘉庆年间的原山求雨,盛行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原山一带常(庄)、文(字)老区,距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

一、总体描述

1、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和庄乡位于莱芜市东北部山区、东北两面与淄博市博山区交界,距莱城27公里,面积86平方公里,辖31个行政村,27000口人,除1人为布哈族外,其它居民均为汉族。

和庄乡地处鲁中山区,地势较高,气候昼夜温差大,寒冷早至缓离,有“小关东”之称。土地2.7万亩,可耕地2.5万亩,物产丰富,林木覆盖率32.7%。

和庄乡历来是战略要地,齐鲁古道必经之路。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所建的古老的齐长城青石关就在此境内,历史上著名的“艾陵之战”“长勺之战”就发生在和庄原山一带。原山主峰(又名禹王山)与正北的齐长城青石关遥遥相望,山下博(山)徐(州)803公路,莱(芜)博(山)205高速路交织其间。

2、历史渊源

原山又名禹王山,与泰山相距七十五公里,当地民谣说此山“怀抱三洲(三个平洲村),脚蹬三洋(三个佛羊村),身背三府(即有车辐(府)村)。”“四面悬崖无坦可依”(山顶碑文记载)是泰山东麓的一座主要山峰。原山不仅山势嵯峨雄奇,还流传许多关于它的历史故事与文化遗迹。

传说夏禹治水时,原山一带还是一片汪洋,禹王到此曾泊船野营。在山阴绝壁上至今存有缆船石环的印迹。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长勺之战”就发生在原山一带。齐桓公曾在原山主峰安营扎寨,亲自督战。因此,原山石岩名传遐迩,攀山吊古者络绎不绝。传说乾隆下江南私访时曾游历此山,乡绅百姓闻知后纷纷集资在山顶造起玉皇庙、禹王庙、文昌阁、碧霞行宫等建筑,立“流芳百世”“万古流芳”等碑碣十余座。自此,不仅平日登山者众多,而且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乾隆十八年二月十九登山日,文昌阁关于门上镌嵌的“原山乾隆十八”大字石匾至今保存完好无损)特定此日为庙会期。每届集会,原山四乡百姓齐来赶会。博山区、沂源县一带山民也远道而来,庙内庙外集众数千人,或举行香火神祀,或进行土产交易,耍笑打闹,热闹非凡。在此期间,常有人手舞足蹈一步半滑地模仿人们登山形态,为庙会增添无限乐趣,这便是萌芽状态的蹉地舞。

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9年)山东大旱,饿殍遍野。为生计所迫,四乡百姓在原山庙会举行盛大的求雨活动。年老体弱者无力登山,便在山下列队长跪,青壮年男女则头戴柳枝草帽(戴柳始于唐代,也属于当地赶庙会的一种民间习俗,表示对“神”的尊敬,寓意免灾驱毒),一步一磕头直至山顶,在玉皇庙祈神降雨。据原山山顶的碑文记载:“邑候戎明府率绅士虔祷回,未至署,半路大雨……”。是时,满山百姓如痴如狂,他们又舞又跳,手舞足蹈,把登山之难,生计之难,祈求之苦,神恩之深的万般情怀,集于一“蹉”,于是形成了蹉地舞。自此后,一年一度的原山庙会,除焚香膜拜,祭天祈神外,跳蹉地舞也成为庙会的主要活动,并久跳不衰,直至民国初年,才渐渐冷落下来。

据村中老人刘在汉(1918年生,当时为常文老区的民兵)讲,1940年皖南事变后,陈毅率师北上抗日时,曾派夏青等四位女兵在常文老区留守,她们对蹉地舞这一民间舞蹈非常喜爱,连续组织主办三期学习班,请和庄村老艺人崔敬堂(和庄村民兵指导员),下洼村老艺人郭文焕,传授蹉地舞技艺,并进行了进一步发展,以跳蹉地舞来欢送新兵,庆胜祝捷。新中国成立前后,每年的二月十九日(农历)的原山庙会日,也是“蹉地舞”具体活动时间。

3、蹉地舞的基本特征

“蹉地舞”简单易学,舞蹈富有特色,主要动作有“单脚蹉”“双脚蹉”“单交叉蹉”“双交叉蹉”“蹦跳蹉”等。动作强调身体前倾,两臂自然摇摆,突出一个“蹉”,“蹉”在弱拍上,同时“蹉”出力度,其要点是“上身向前倾,双脚往后蹬,一步半个蹉,似把原山登”,主要保留着登山动作的韵味,“蹉”是表示登山下滑动作。“蹉地舞”的队形,多以直线或斜线为主,这是根据上山下山的特殊环境决定的,很少有圆形的变化。在直线或斜线的运动中,又多以双线运动为多,这是由于上山下山互相搀扶,相互照顾而演变成的。“蹉地舞”以生动、欢快的情绪为基调,轻快地节奏,轻盈活泼的乐曲,以反映百姓们欢呼雀跃,热烈气氛和喜悦心情。随着时代的变迁,除保留了具有祈神朝拜的原始含义外,又增加了表达男女爱情的内容,并使队形变化保留着“直线不弯曲,队伍不相离”的艺术特点。蹉地舞具有自娱性,舞台上、家中院子里、大街上、田间地头等娱乐场合均可跳蹉地舞,自娱自乐。


0.jpg (264.97 KB, 下载次数: 143)

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4-6-10 06:26 , Processed in 0.302916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