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30
- 帖子
- 663
- 积分
- 663
- 精华
- 0
- 最后登录
- 2011-2-20
- 注册时间
- 2010-11-3

- 乡约币
- 1463 枚
- 乡约宝
- 0 枚
- 最后登录
- 2011-2-20
- 注册时间
- 2010-11-3
|
本帖最后由 liujuan 于 2010-11-11 22:35 编辑
2004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提出在全国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组织规划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重点建设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枣庄在“鲁苏皖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东进序曲,决战淮海”。30个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中,枣庄在“济南—济宁—枣庄—临沂—连云港”线上。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枣庄有铁道游击队和台儿庄大战两个景区。最近,国家旅游局又把枣庄确定为全国20个红色旅游城市观察报告点,是山东省唯一一个红色旅游报告城市。
《山东省红色旅游》的“一个核心,三个 区域,一条主线,六条精品线”中,枣庄市和微山湖为中心的铁道游击队活动区为一个区;六条精品线路中,枣庄市有两条,即“北京—济南—枣庄—临沂—青岛—上海”线和“济南—济宁—曲阜—滕州—微山湖—枣庄—徐州”线。2005年,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支持12个重点红色旅游项目,台儿庄大战纪念地建设首期名列其中。
山东枣庄红色旅游启动暨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开园仪式2005年4月19日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100多家旅行社和群众共计2万余人参加了开园仪式,呈现了前所未见的火爆场面。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新华网、《中国旅游报》、《人民日报》、山东电视台、《大众日报》、《齐鲁晚报》等40余家新闻媒体进行了现场采访和报道。开园仪式拉开了枣庄红色旅游的序幕,宣告全市红色旅游开始破题,枣庄旅游业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 :台儿庄大战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继平型关大捷后的又一重大胜利,也是国共两党 第二次合作的光辉结晶。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坐落在风景如画的古运河畔的台儿庄城西南部,与大战时的火车站隔河相望,占地34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馆前三十八级台阶意为一九三八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中日台儿庄大战;二十四根主柱支撑着白色天棚,象征着中华民族顶天立地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纪念馆馆名匾额由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题写;主体建筑物前矗立着台儿庄大战纪念碑,碑名由原国防部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整个纪念馆内有展览馆、书画馆、影视馆、全景画馆,气势雄伟,庄严肃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所接待游客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区域之大、数量之多是前所未有的,不仅成为各地游客旅游观光的重要景点,而且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9月被国家教委、文化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国家文物局六部委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6月又被中宣部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1年8月被命名为“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弘扬民族精神的一座丰碑——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已经肩负起昭示历史,激励当代,教育后人,开拓未来的神圣使命。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铁道游击队纪念馆:位于薛城区临山路东首,占地面积9公顷,它以“铁道游击队纪念碑”为主体建筑,广场、甬道、碑廊、清风台、金山墓、八大亭等景观散布其中,错落有致。铁道游击队纪念碑高33米,于1995年8月15日落成。游击队战士持枪冲杀的铸铜人物塑像,矗立于纪念碑顶端。底座正面镌刻碑文,两侧为花岗岩浮雕,再现了游击队员英勇杀敌的场面;碑前及两侧八级台阶,代表8年抗日战争,碑体正面为竖起路轨的造型,体现游击队员们活跃在铁路线上,浴血奋战的深刻含义;50根枕木象征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碑体中央镶嵌着原国家主席杨尚昆亲笔题写的“铁道游击队纪念碑”八大金箔贴面大字。国家AAA旅游景区。
李宗仁史料馆:坐落在台儿庄古运河畔、原火车站遗址上,为造型独特的哥特式建筑,是一座三面环水、风光秀丽,为当地的一大旅游景点,也是一处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台儿庄火车站是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由时任中兴煤炭公司总经理的张连芬为运煤,由清政府批准建成的台枣专用铁路的车站。台儿庄大战时,北站为中国军队运输后勤物资的主要装卸站,因而成为中日双方争夺的焦点。战后台枣支线及火车站遭到严重破坏,于1945年拆除。1995年,台儿庄区政府按照当年的建筑风格,在原址上修复了站房楼。李宗仁史料馆由四个展览厅和一个影视厅组成,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程思远先生题写了馆名。该馆以李宗仁先生一生“青春戎马,晚节黄花”和他指挥的著名台儿庄大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主线,以大量翔实、珍贵的历史资料,全面展示了李宗仁先生曲折的爱国人生。史料馆现藏有李宗仁先生的各个历史时期的照片400余幅,文史资料1000余份,遗物和文物近百件,珍贵录像带一盘,大部分具有国家一、二级文物保护和研究价值,所展实物均由李宗仁的第三夫人胡友松女士捐赠。李宗仁史料馆是台儿庄大战遗址又一重要组成部分,是红色旅游的经典景区。史料馆的建成开放,对促进海峡两岸交流和祖国的和平统一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国家AA级景点
台儿庄战史陈列馆:台儿庄战史陈列馆位于城区中心,占地100亩,由英雄广场、战史陈列厅、国防教育园和壮国园组成。陈列馆大门为牌坊式仿古大门,宽19.8米,高12米,门额镶嵌着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题写的“台儿庄战史陈列馆”镏金大字。英雄广场中央耸立着一座高31.8米的纪念碑,整体造型巍峨雄伟,白色花岗岩砌面,毛泽东主席手书体“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刻在纪念碑正面,战史陈列厅分古、近代战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史和英雄人物三个展厅,用珍贵的史料和逼真的雕塑,通过现代艺术手段展示了古今台儿庄地区所发生的重大战争战役,革命战争年代在台儿庄地区指挥、领导过战斗的将帅以及为人民解放事业、现代化建设而献身的英雄人物;国防教育园陈列着战争年代我军使用过的各种武器和现代化武器模型;壮国园修建了古城门、长城微缩景观、护城河和墓碑雕塑等,体现出祖国强大和中国人民的英雄气概,风格独特、环境优雅。台儿庄战史陈列馆已成为鲁南苏北地区建筑规模较大、设施较为完备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年接待中外游客30万人次。
台儿庄清真寺:位于山东枣庄台儿庄城区东部,中正门西南约200米,于旅游商贸场所台湾街相连,交通便利,为台儿庄大战遗址参观线上的重要景点,保留中国二战最多的弹孔墙,也是一处宗教活动场所,属人文资源范畴,是台儿庄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