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曲子】

[复制链接]

902

主题

0

听众

923

积分

县侯

Rank: 4Rank: 4

乡约币
1993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1-3-25
注册时间
2010-10-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菲儿   发表于 2010-11-10 17:53: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小曲子:憨厚朴拙“庄稼耍”



稿件来源:说。


  在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我市东明县的小曲子入选最让人感到意外,这种群众自娱自乐性的演唱方式,甚至从古至今都未出现过职业艺人。“俗称为‘庄稼耍’的小曲子演出方式很随意,连人员多少和乐器都不固定,表演风格突出了东明农民憨厚朴拙的性格,同时也继承了古曹州文人墨客清雅自娱的古风,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东明县文化局局长孔素梅日前对记者说。
  孔素梅介绍说,小曲子又名琴筝清曲,是山东琴书的前身,自明朝末年开始广泛流行于古曹州以及河南部分地区。清初起,以联缀民间俗曲为特征的小曲子广泛流行于菏泽各地,东明、曹县、郓城、鄄城、巨野、单县等地均有小曲子演唱班社。
  小曲子的一般演出形式是,中间摆一方桌,上置茶具、乐器等。玩友不拘多少,大家扇形而坐,各操乐器。乐器主要有蝴蝶琴、坠琴、二胡、古筝、碟子等。演唱的人站在或坐在桌子旁边,唱完归座。也不拘时间,兴尽而散。
  今年已七十多岁的小曲子班主陈庆合说,他的师傅陈善绪(又名陈三县),家境富裕,清末拔贡出身,赋闲在家,喜爱弹琴唱曲,经常邀请各地的小曲子玩友来家聚演为乐,还免费教授喜爱小曲子的年轻人。陈庆合自九岁起跟其学艺,那时陈善绪已经七十多岁。陈庆合虽然年龄小,但却是师兄弟中最颖悟的一个。五年间,学会了百十支曲牌、数十个曲目,坠琴、扬琴、古筝,样样拿得起放得下。师傅十分喜爱他,曾指着一个大书箱说:“你好好学,将来我把这些都留给你。”书箱子里装满了陈善绪收集抄录的小曲子唱本。但可惜他去世不久,有一年发大水,书箱不知所踪,只留下一把据说是犀牛角制作的胡琴,被陈庆合视为珍宝,一直在吉利营小曲子班演出中担任“主角”。
  “小曲子目前仅在东明县城关镇吉利营传唱,经常聚演于村头院落。”东明县文化馆馆长郭剑说,到了冬季农闲及年节期间,还应邀到附近几个村子演出,颇受乡亲们欢迎。建国初期,小曲子演出最为兴盛,几乎天天傍晚都有演出。“文革”时期,小曲子禁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思想的解放和生活的富足,玩友们纷纷找出珍藏起来的乐器,鼓动陈庆合重新组织人员排练,逐渐恢复了演唱活动。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化,新的传播媒体逐渐覆盖了包括最偏僻的乡村,现代艺术形式对年轻人的吸引无疑是直接而强烈的。尽管吉利营小曲子班也培养了部分青年演员,但大多数年轻人离开村落去城市务工,接受的也多是现代艺术影响。而对传统小曲子有着执著情感的老年人,大都年事已高,演唱技艺逐渐下降,小曲子传承可谓青黄不接。此外,经过了“文革”二十多年的禁演期,许多曲目、音乐曲牌逐渐被淡忘,恢复起来十分艰难,乐器演奏技艺也随着玩友的年龄老化逐渐退化。
文/图 陈 力

0.jpg (155.02 KB, 下载次数: 139)

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8 05:26 , Processed in 0.318531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