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物质文化]常州吟歌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听众

1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2-14
注册时间
2013-2-1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常州吟歌   发表于 2013-2-14 00:59:4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吟诵是介于“唱”和“读”之间的吟唱古典诗词文章的艺术,它横跨文学、音乐、语言三门学科。  

    吟诵在传播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过重大作用,其影响遍及神州各地、台港澳地区及海外华人界、以至深受汉文化影响的日本、韩国及东南亚诸国。  

    首先以音乐为视角对吟诵艺术进行论述的,是常州人、我国现代语言学奠基者、著名音乐家赵元任。他早在美国录下常州吟诗的音调,发表相关专论和《常州吟诗的乐调17例》,使常州吟诵闻名国内外。1956年,赵元任先生著文疾呼:“近些年来吟诵诗词、古文的这个传统差不多都丢失了,这真是可惜的事。”“现在最迫切的事,是赶快收集、记录这些老传统艺术,因为它就要看不见了。”1990—91年间,我市对市区的吟诵者进行了普查,出版《吟诵音乐》一书,在大陆数家音乐学院学报及台湾11家刊物上先后发表了17篇相关论文,进一步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  

   常州吟诵的主要特点:  
   1、整体水平高:常州文化底蕴深厚,当代常州吟诵的代表性传人赵元任、周有光、屠岸等均为我国文化界“大家”级人物,钱璱之等传人也都出自儒学名门,其吟诵各有所宗。常州吟诵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异彩纷呈。整体水平之高为各地所难以企及。  
   2、常州方言的声调体系与中古汉语声调体系接近,常州吟诵较多、较好地保留着唐诗宋词等古典文学的音韵美;  
   3、由于赵元任等人的努力与贡献,常州吟诵已得到一定的发掘、整理和研究,使其保护与传承具有坚实的基础。  
吟诵艺术属“小众文化”,早在上世纪初就被称为“绝学”。幸而常州吟诵至今还没有完全绝迹,抢救、保护,尚天假于时,地假于利,“常州吟诵”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只待人假于“和”。
联系:暂无
网址:http://fy.folkw.com/view.asp?id=3029

01300000157105121324995568175.jpg (12.23 KB, 下载次数: 62)

01300000157105121324995568175.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30 14:35 , Processed in 0.358473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