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糖瓜制作工艺】

[复制链接]

902

主题

0

听众

923

积分

县侯

Rank: 4Rank: 4

乡约币
1993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1-3-25
注册时间
2010-10-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菲儿   发表于 2010-11-20 20:18: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过小年,话糖瓜
文登网讯(记者 夏文明)“二十三,糖瓜粘,灶王老爷要上天”。民间素有过小年用糖瓜祭祀灶王爷的传统,让这位神仙“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文登市高村镇脉田村出产的糖瓜酥脆香甜、别具风味,是远近闻名的特产。但是许多人都疑惑这种美食是用什么做成的?是怎样制作的?小年到来之际,就让记者来为您揭开这个秘密吧。
  农历逢六或逢十是高村镇赶大集的日子。临近春节,集市上置办年货的乡亲们摩肩接踵、好不热闹。在几个卖糖瓜的摊点前,挤着不少村民。长溜溜、黄澄澄的糖瓜看着就让人眼馋。
  “高村的火烧脉田的糖,文登的包子不用尝”。高村镇脉田村历史悠久,有5000多年前的古遗址,500多岁的灰枣树以及代代相传的糖瓜制作手艺。糖瓜制作传承人王克洪告诉记者,传说糖瓜起源于战国时期军事家孙膑和庞涓的老师出的一道考题,要求二人用五谷杂粮制作一种“浆上来浆上去”也就是能从液态化为固态,再化为液态的食品。
  高村镇脉田村村民王克洪说,庞涓做的豆腐,它能浆上来,水上走不了。可孙膑做出来了,浆上来、水上走,就是糖瓜。就是说一见水,它就化了。
  那这糖瓜到底是怎样做成的呢?记者随王克洪来到他的糖瓜作坊里--村南一栋简陋的平房,发现这里主要的制作工具就是两口大铁锅。王克洪说,过去制作糖瓜一般用黄米和小麦作原料,现在用大米代替了黄米。先将生好的麦芽碾烂,然后与一定比例的熟大米混合,通过发酵得到糖水,再进行蒸煮、搅拌便得到了糖瓜的半成品--黄糖。所以说糖瓜又甜又粘,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麦芽糖。王克洪也是因为迷恋于糖瓜甘甜的味道,才选择了这门行业。
  1980年,26岁的王克洪拜村里一位长辈为师,学习制作糖瓜。因为心灵手巧,他很快就掌握了制作要领,一年后便另开锅灶、自立门户,几年下来就成了行家里手。如今脉田糖瓜制作过程中使用电机代替人工搅拌便是他的创新。
  尽管有人对使用机器提出质疑,但是老王还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买来了搅拌机。
  一个简单的搅拌机,不知为糖瓜师傅们节省了多少力气,因为要把黄糖制作成糖瓜,还需一个繁琐的过程。脉田村目前共有3家糖瓜作坊,日产量都在50公斤左右,每家每天需要七八个人共同劳作。从当年的小雪到来年的正月十五,师傅们就没个正经的休息时间。
  王克洪说,吃完饭就得早点睡,一般在6点这段时间吃,睡到12点半到1点。1年90到100天的时间,每天睡觉的时间就是在6个钟头左右吧。
  寒冷的冬夜,别人正在暖被窝里酣睡,师傅们开始了糖瓜制作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道工序。他们将下午放在锅里烘干的黄糖一块块揪出来,在热气缭绕的屋里揉打,然后迅速扯到屋外拉成条。在这几秒的时间里,冬季的严寒使黄糖迅速凝固,变得酥脆。糖瓜师傅再赶紧用麻绳将糖条勒成一块块黄灿灿的糖瓜。两个多小时的过程紧张、细致,要精心把握好黄糖的粘度,还得赶在气温上升前完成全部制作。糖瓜师傅们就像冬季里不休息的蜜蜂,酿造着一份独特的甜蜜。
  脉田糖瓜性温味甘、入口即化,不但可饱口福而且开胃润肺。糖瓜师傅们的一番辛劳,化为浓浓的情意让人们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0.jpg (73.75 KB, 下载次数: 76)

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4-5-16 08:22 , Processed in 0.299046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