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淄博】经济发展

[复制链接]

663

主题

0

听众

663

积分

乡侯

Rank: 3

乡约币
1463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1-2-20
注册时间
2010-11-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liujuan   发表于 2010-11-24 22:48: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初步核算,2008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6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18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增加值1500.45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734.15亿元,增长14.6%。三次产业构成由上年的3.8:64.6:31.6调整为3.5:64.8:31.7;对GDP的贡献率依次为1.9%、64.4%、33.7%,分别拉动生产总值增长0.2、8.4和4.4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930家,比上年增加178家,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319.91亿元,比上年增长26.16%(现价);实现工业增加值243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9%。
  全年规模以上在建项目299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47个;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07.97亿元,比上年增长24.9%。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0亿元,比上年增长23.0%,若扣除物价因素,增长19.0%,实际增速创历史最高水平。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56.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出口、进口分别实现36.33和20.59亿美元,依次增长21.2%和21.5%。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5家,新增合同外资5.1亿美元,增长191.8%;实际使用外资4.75亿美元,增长10.5%。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659.98万人,比上年增长24.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23.98亿元,增长28.5%,入境旅游收入4471.61万美元,增长1.7倍。开工旅游项目36个,总投资48亿元,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32个,完成投资16亿元,大项目数量、投资数额、完成投资等情况创历史最好水平。年末全市共有星级旅游饭店35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5家;旅行社100家;拥有A级旅游景区23处,其中4A级5处、3A级10处。
  全年实现境内财政总收入247.8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4.69亿元,比上年增长17.20%,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81.12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70.7%。
  2008年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29元,比上年增长11.2%;农民人均纯收入7364元,增长13.9%。
  年人口出生率为8.79‰,死亡率为6.4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35‰。年末全市总户数为140.10万户,户籍总人口为420.62万人,比上年增加1.03万人,增长0.25%;市辖区户籍人口达278.17万人,增加0.72万人。到2009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为421.51万人。
  美丽在于创造,环境在于改善。
  农 业 农业生产形势稳定良好。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1.2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全年粮食生产再次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总产量连续六年实现增长,总产量达到157.74万吨,比上年增加7.78万吨,增长5.2%。其中:夏粮总产70.49万吨,比上年增加3.85万吨,增长5.8%;秋粮总产87.25万吨,比上年增加3.93万吨,增长4.7%。经济作物中,棉花产量1.77万吨,比上年减少0.24万吨,下降12.1%;油料产量1.76万吨,比上年增加0.21万吨,增长13.9%;蔬菜产量211.65万吨,比上年增加13.50万吨,增长6.8%。
  林牧渔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畜牧业总产值34.7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5%。肉类总产量12.93万吨,增长18.1%。禽蛋产量8.39万吨,增长4.5%。奶类产量11.59万吨,增长19.9%。水产养殖面积达5158公顷,完成渔业总产值3.01亿元,增长16.7%。林业总产值9.68亿元,增长11.9%。人工造林面积0.78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11万公顷。
  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有所改善。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17.3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9%;农用柴油使用量3.41万吨,增长29.6%;农村用电量50.07亿千瓦时,下降8.3%。年末,实现村村通电话、通汽车,通自来水行政村比重达94.5%。
  工 业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930家,比上年增加178家,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319.91亿元,比上年增长26.16%(现价);实现工业增加值143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9%。其中轻、重工业分别完成增加值236.77和1196.33亿元,依次增长12.71%和12.93%。产销基本平衡,产销率达98.26%,比上年提高0.01个百分点。发电量、生铁、水泥等部分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主要产品产量持续下降,布、平板玻璃、钢材等半数以上主要产品产量保持增长。
  全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2008年比上年±%
瓷(陶)质砖83872.05万平方米7.68
发电量199.74亿千瓦时-8.81
化学纤维11.04万吨-29.89
15.58万台33.64
72974.98万米21.73
白酒21283.00千升-15.26
化肥49.69万吨25.19
农药1.69万吨-35.80
硫酸92.95万吨-17.94
乙烯80.04万吨-5.48
化学原料药3.63万吨-1.97
水泥1763.05万吨-9.14
日用陶瓷85138.37万件0.74
中成药16248吨22.06
光电子器件533.00万只16.76
合成橡胶21.81万吨2.19
集成电路18349.51万块90.17
钢材96.88万吨45.26
氧化铝165.50万吨-7.56
原油加工量1248.68万吨1.84
汽车37169辆20.03
平板玻璃1953.15万重量箱21.13

  地方工业效益稳步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49.50亿元,比上年增长23.68%;利税450.65亿元,下降1.78%,其中利润237.48亿元,下降12.33%。地方工业效益增长较快,其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增长28.19%、28.55%和27.50%,三项指标增幅分别高出全市平均水平4.51、30.33和39.83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规模以上在建项目299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47个;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07.97亿元,比上年增长24.9%。产业投资结构优化,服务业投资增速加快。全年完成服务业投资332.01亿元,增长28.2%,增幅较上年提高12.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投资比由上年的1.1:61.5:37.4调整为2.2:56.7:41.1。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投资继续下降,行业结构趋向改善。纺织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与供应业投资分别下降17.3%、24.7%、26.3%和39.2%。重点行业和薄弱环节投入不断加大,卫生社会保障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信息传输及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依次增长307.8%、320.8%和386.0%。
  房地产投资稳定增长。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21.37亿元,增长15.2%。住宅投资126.25亿元,增长11.7%;竣工房屋面积231.29万平方米,下降31.9%;实现房屋销售额99.94亿元,增长1.0%。
  建筑业平稳发展。年末,全市有资质的建筑企业484家,比上年增加26家。全年完成建筑业产值340.02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建筑工程产值255.65亿元,增长13.0%,安装工程产值56.06亿元,增长17.0%。
  公路运输和邮电
  交通运输能力提高。全年公路客运量达29152万人,比上年增长19.01%,客运周转量652583万人公里,增长15.89%;公路货运量21076万吨,增长59.43%,货运周转量1220781万吨,增长38.55%。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0194公里,其中国道275.6公里,省道820公里。全市公路密度达170.9公里/百平方公里。
  机动车量增加。年末全市机动车拥有量达92.55万辆,比上年净增加1.43万辆;其中私人拥有汽车85.31万辆,比上年净增加1.66万辆。
  邮电通信业蓬勃发展。全年邮政业务总量达3.61亿元,比上年增长4.2%。建成了淄博市视频监控平台,容量达到10万线,新增视频监控点2089个。新增农村宽带上网用户3.5万户。升级改版淄博信息港,增加了博客、论坛、视频、相册等互动版块内容,日均访问量近40万人次,居全省各市信息港首位。
  内外贸易和旅游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0亿元,比上年增长23.0%,若扣除物价因素,增长19.0%,实际增速创历史最高水平。消费市场的主要特点:一是城乡市场共同繁荣。全年城市市场零售额646.82亿元,增长23.3%,农村市场零售额82.79亿元,增长21.1%,增幅低于城市2.2个百分点;二是各行业全面发展, 批零贸易业仍占市场主导。全年批零贸易业实现零售额597.72亿元,增长23.5%,增幅高于全社会零售额总增幅0.5个百分点,所占比重达81.9%;三是公有制经济零售额快速增长。全年公有制经济零售额达241.21亿元,增长36.3%,增幅高于非公有制经济零售额增幅19.0个百分点;四是限额以上企业领跑全市消费市场。2008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实现零售额392.47亿元,增长36.3%,高于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25.7个百分点。消费热点面扩量增,汽车类、服装类、金银珠宝类、家俱类分别增长35.6%、28.4%、61.7%、41.7%。
  对外经贸较快增长。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56.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出口、进口分别实现36.33和20.59亿美元,依次增长21.2%和21.5%。从出口企业类型看,国有企业出口增长21.4%,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长17.5%,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的51.6%。从出口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增长28.6%,增幅高出加工贸易出口21.5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的70.0%。从市场构成看,全年六大出口市场(美国、欧盟、东盟、韩国、日本、印度),完成出口额24.82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70.9%。从行业出口情况看,除冶金矿产外,其他各重点行业出口均实现增长,其中增幅较大的行业有农副产品(40.2%)、机电产品(39.3%)、石化塑胶产品(34.5%)、医药产品(34.1%)。
  利用外资质量明显提高。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5家,新增合同外资5.1亿美元,增长191.8%;实际使用外资4.75亿美元,增长10.5%。其中制造业利用外资3.05亿美元,占全市的64.2%,先进制造业成为外商投资的重点。新批项目平均合同外资额由上年的465万美元提高到650万美元;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到账外资2.5亿美元,占全市的66.7%,大项目拉动作用明显。
  旅游业蓬勃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659.98万人,比上年增长24.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23.98亿元,增长28.5%,入境旅游收入4471.61万美元,增长1.7倍。开工旅游项目36个,总投资48亿元,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32个,完成投资16亿元,大项目数量、投资数额、完成投资等情况创历史最好水平。年末全市共有星级旅游饭店35 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5家;旅行社100家;拥有A级旅游景区23处,其中4A级5处、3A级10处。
  财政、金融、保险
  财税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实现境内财政总收入30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4.69亿元,比上年增长17.20%,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81.12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70.7%。地方财政支出141.44亿元,增长20.28%,其中,环境保护、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分别增长118.23%、41.19%和30.38%。全年实现税收总额205.61亿元,其中第三产业税收54.46亿元,增长32.02%,占全部税收总额的26.49%,占比较上年提高7.22个百分点。
  金融业稳健运行。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677.90亿元,比年初增长20.2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007.37亿元,比年初增长24.81%;企业存款余额377.74亿元,比年初增长13.17%。各项贷款余额达1076.88亿元,比年初增长15.96%。其中,工业短期贷款236.33亿元,比年初增加 22.05亿元;农业短期贷款199.34亿元,比年初增加20.86亿元,两项贷款新增额占全部短期贷款新增额的63.44%,较上年提高12.24个百分点。
  保险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年末,全市各类商业保险分支机构达36家,较上年新增12家,其中,财产保险机构新增5家;人寿保险机构新增7家。全年保费收入首次突破40亿元大关,达到40.75亿元,较上年增长22.75%,其中产险保费收入11.46亿元,增长8.02%;寿险保费收入29.28亿元,增长29.68%。全年共支付赔款和保险金13.17亿元,下降3.94%。全年缴纳地方税收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10113万元。年末,全市保险业总资产达到66.6亿元,较上年增加14.67亿元,增长28.25%;全行业从业人员达2万余人;全市保险深度为1.74%,保险密度为960元,较上年提高170元。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7 03:19 , Processed in 0.218195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