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物质文化]真如羊肉加工技艺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听众

1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3-10
注册时间
2013-3-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真如羊肉   发表于 2013-3-10 22:31: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真如羊肉是闻名苏浙沪的传统风味小吃,成名于清乾隆年间,已有200多年历史。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

  羊肉性温,有强身健骨补血的作用。上海人喜食羊肉,自立秋至立春,用于驱寒。清代,嘉定各乡镇有很多人家都自己养羊,于是羊肉就成为当时嘉定县普通人家中桌上的常菜。旧时嘉定农民有伏天食羊肉传统,每天凌晨3时半,农民上街泡茶馆,4时半许,进羊肉馆要上一碟羊肉,酌一二两白干,嗣后一碟羊肉汤面,即下田头。

  真如羊肉品种有白切、红烧两种。白切羊肉,在清朝已经开始流行,在当时上海的白切羊肉中,以真如镇所产的最为著名,时称“真如白切羊肉”,尤其在冬季,真如白切羊肉更是人们争相啖食的滋补佳品。后逐步发展,又形成了真如红烧系列羊肉。

  白切羊肉,就是在烧煮羊肉时,不加有色调料,成品色泽雪白,羊肉煮熟后,去骨装盆,并将其冷冻起来以存放较长时间,供应时当场切块现卖。后因真如镇北石村人王阿桂的制作在选料和烧煮上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口味最为上乘,所以真如白切羊肉又称“阿桂羊肉”。“阿桂羊肉”用料精选,所用活羊从浙江湖州采购,运至真如后圈养数日,停食,只供水,使之完全排出腹中污秽之物。数日后羊骚味渐除,然后活宰山羊,随杀随烧,连皮切成小方块,用加有胶木圈的大铁锅烹制,先出白水,再在陈年老汤中焖熟,呈粉红色,有色、香、鲜、酥的特点。之所以用胶木圈,因为胶木圈围住铁锅后,锅中心温度高,并用熬出的羊油封住汤面。煮好的羊肉容易酥:口味好。而老汤如果连续使用,则汤汁越煮越香醇,羊肉却香酥,醇烂,肥鲜,如果能伴以陈年花雕,则更是美味绝伦!大铁锅煮羊肉,一次可以烧煮近百斤。阿桂羊肉日售量在150公斤以上,其后代还在朱家湾、北新泾开设多家分店。

  真如红烧羊肉又称“生糟羊肉”。民国初,扶栏桥东有赵群林、赵云山兄弟,每天清晨在北大街固定摊位出售自制的红烧羊肉,咸淡得宜;还有一家以红烧羊肉著名的是李润强的余庆祥羊肉店。制作方法是,活宰山羊,连皮带骨切成小方块,按小、中、大的规格用丝草紧扎入锅,再在配以水、糖、黄酒、酱油、葱、姜的老汤中焖成。有卤浓、肥甜、鲜糯的特点,且有酥而不烂,肥而不腻,香而不膻,香甜美味的特点。食时须热锅热吃。
联系:暂无
网址:暂无

00010722.jpg (68.4 KB, 下载次数: 44)

0001072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6 15:18 , Processed in 0.359443 second(s), 3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