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物质文化]碗碗腔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听众

1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3-11
注册时间
2013-3-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碗碗腔   发表于 2013-3-11 22:45: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孝义市位于山西省境内吕梁山脉中段东麓,晋中盆地西南隅。孝义碗碗腔流传在孝义市及周围市县。

  孝义碗碗腔有两种声腔:皮腔和碗碗腔。两种声腔均来自孝义皮影戏,即纸窗皮影唱皮腔及纱窗皮影唱碗碗腔。皮腔的渊源有两种说法:一说形成于北宋时期,一说形成于战国时期。皮腔因主要以唢呐为伴奏乐器,故亦称“吹腔”。有专家认为孝义吹腔是中国戏曲古老的声腔之一。

  皮腔唱腔有两种形态:一种为四句体,“起承转合”结构,艺人多称为“平板(慢板)”,加锣鼓点称为“流水”;另一种是可以多次反复的上下句唱腔,艺人称为“垛板”。伴奏分武场和文场。碗碗腔因有一碗状铜铃参与伴奏得名,属特殊的板腔体结构,不能以常规的板眼来规范节拍。碗碗腔唱腔的特点是真假声混用,多用“虚词假声腔”。假声唱法分两种:一种是“二音子”;另一种是“尖音子”,“尖音子”是在“二音子”基础之上再翻高形成。

  碗碗腔的优秀剧目,如《柳树坪》、《三上桃峰》、《风流父子》、《风流姐妹》、《风流婆媳》、《酸枣坡》等,为凝聚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团结、激励民族斗志起到了重要作用。
联系:暂无
网址:http://fy.folkw.com/view.asp?id=195

01300000171599121212038195076.jpg (228.6 KB, 下载次数: 100)

01300000171599121212038195076.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6 13:24 , Processed in 0.331196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