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物质文化]维吾尔族花毡、印花布织染技艺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听众

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3-14
注册时间
2013-3-1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花毡印花技艺   发表于 2013-3-14 15:21: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一、简介  

    新疆维吾尔族的织造、印染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以花毡和印染花布最为著名。  

    按照维吾尔族的传统习俗,居室内目光所及之处都要精心装饰,羊毛毡就是进行居室装饰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它主要用于铺炕、铺地、拜垫和壁挂等,直到十多年前仍在广泛使用。目前虽已不多见,但少数睡土炕的人家也还在使用。  

    维吾尔族民间印花布,是维吾尔族典型的手工艺品。它的最大特色是把手工的、独创的印染技术和民族风格的图案融为一体,具有装饰趣味和浓重的乡土气息。  

    二、花毡  

    1、历史渊源  

    花毡技艺在新疆各地都存在。维吾尔族的祖先回鹘人曾是游牧民族,其生活习俗与其他游牧民族大同小异,有着久远的制作和使用毛毡的历史。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元封三年),远嫁于乌孙(今哈萨克族的族源之一)汗王为妻的细君公主,在伊犁草原生活了三年后留下了一首诗:\"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窿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描绘出了游牧民族的居住方式--住毡房(蒙古包就是毡房)的情景。制毡是游牧民族的一大发明。毛毡主要用于搭建毡房、铺炕、制靴、制帽和一些生产用品,比如戴在种公羊下腹部的\"避情兜肚\"等。那时候西北的游牧民族和定居民族中制作花毡已很盛行,唐代诗人李端所作《胡腾儿》一诗中,有\"扬眉动目踏花毡\"的句子。  

    公元840年以后,回鹘人西迁进入塔里木盆地周缘地区,改游牧为农耕。但定居后的维吾尔人仍然大量饲养牛羊,大量制作和使用畜产品,其中日常使用最多的就是毛毡。  

    维吾尔人传统上睡实心大土炕,毛毡因其柔软、隔潮、保暖,成为最好的铺炕材料,个别情况下也被作为装饰品挂在墙上。按维吾尔人的风俗,对于眼睛所能看到的地方和物品都要进行精心的装饰。使用最多的毛毡当然在必须装饰之列,这就产生了制作花毡的技艺。维吾尔族花毡起源何时已无可考证,但维吾尔人热爱工艺装饰是与生俱来的。
联系:暂无
网址:http://fy.folkw.com/view.asp?id=880

4237324299403530372.jpg (39.59 KB, 下载次数: 74)

423732429940353037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7 01:30 , Processed in 0.432498 second(s), 3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