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物质文化]竹马灯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听众

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3-16
注册时间
2013-3-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竹马灯   发表于 2013-3-16 16:32: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流行于闽西龙岩适中、闽南南靖等地。竹马灯元代传入福建,成为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千百年来,一直为群众所喜爱,龙岩适中竹马灯从人物脸谱、舞蹈动作及队形变化上看,属于表现丰收喜庆迎宾的欢乐场面。全队共十人十骑,两个小生,一个扮书生手扶扇,另一个执令旗,各骑红马;两个小丑,项童打扮,各骑白马;其余三对扮村姑和青年,各骑黄马。四盏四角灯,两幅城墙城门布条。由骑红马小生领头,在广场作流动性表演各种队形变化的舞蹈,乐曲有《五更响》、《补缸歌》、《卖杂细》等。闽南竹马灯则多表演《昭君和番》的故事,表演者脸谱各异,服饰有别,出场时有番兵头、小丑、小生刘状元、番王等,有的还加毛延寿,也是十人十骑。


  竹马灯分布于沿江江南一带,铜陵地区主要是钟鸣镇及周边县市,钟鸣镇竹马灯主要组织制作演出地在该镇牡东村白牡岑自然村,每年春节期间到周边村庄游玩。

  相传明末清初,该村西南方有一山在夜里可听到马铃声响,后又有人发现一个红脸大汉,疑是“关公老爷”现身,经村里掌门先生及族长们商议,以玩灯纪念,于是决定请师傅用蔑扎成竹马,并请一人化妆成关公为活菩萨,以关公解皇嫂一段故事为基本内容,配以民间乐器道具,四处游玩,接受人们烧香、朝拜、许愿,逐渐形成一种集布阵、穿花、跑马等为一体的民间表演形式。

  后每逢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之年,就自行组织,祈祷来年五谷丰登、身体安康。82年始恢复至今。
联系:暂无
网址:http://fy.folkw.com/view.asp?id=1658

20091020341625778.jpg (180.28 KB, 下载次数: 49)

20091020341625778.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7 03:03 , Processed in 0.342887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