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物质文化]杨村糕干制作工艺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听众

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3-16
注册时间
2013-3-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杨村糕干制作   发表于 2013-3-16 22:41:5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杨村糕干是京津地区流传的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风味小吃 。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据《雍阳杜氏家谱》记载,杨村糕干源于明代,兴盛于清。因其洁白细腻,松软可口,具有健脾益胃的作用与中药茯苓有异曲同工之效,因此亦称杨村茯苓糕干。
  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杨村糕干创始人杜金、杜银兄弟二人携家眷由浙江沿运河来到杨村北郑庄村定居,开始生产和销售杨村糕干。清康熙年间第五代传人杜馥之在杨村镇运河西岸置办铺房,经营糕干铺并逐渐发展壮大。康、乾二帝都曾亲口品尝并大加赞誉,御笔亲书“妇孺恩物”,赏赐龙票一张,可以凭票购


买官价白米,并许以杜氏专卖并列为贡品,永不停业。杜馥之将乾隆御笔刻成匾供奉堂上 ,正式定名为万全堂杜馥之糕干老铺。老铺于咸丰十年 、光绪二十六年两次遭英法联军及八国联军践踏、焚烧。乾隆御赐“ 妇孺恩物 ”匾额被烧。后经十二代传人重建,与1901年恢复。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佳禾”铜质奖章,万全堂即以此奖章图样制成商标。1958年,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在周恩来总理的陪同下,曾品尝杨村糕干并加赞誉。
  杨村糕干采用优质大米、白糖为原料。经过浸泡、碾压、箩筛、搅拌、发酵、成形、加热等十余道程序加工制作而成。其制作过程基本上保持了原工艺制作方法。
联系:暂无
网址:http://fy.folkw.com/view.asp?id=1872

2-100Z3094S5426.jpg (61.04 KB, 下载次数: 125)

2-100Z3094S5426.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7 04:57 , Processed in 0.330218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