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物质文化]泥猴张的泥猴艺术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听众

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3-18
注册时间
2013-3-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泥猴艺术   发表于 2013-3-18 09:32:4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艺坛怪杰、鬼才“泥猴张”


  鹤壁市“泥猴张”先生是河南省政协常委,其艺术成就在国内外都有一定影响,其作品已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7件,早在93年河南就成立“泥猴张艺术研究中心”,新千年美国成立了“泥猴张艺术创作室”;“泥猴张‘还被联合国教科文授予“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作品在全国多次获奖,介绍泥猴张的报刊杂志近百家。美国18家电视台拍录专题“泥猴张在美国”;“泥猴”作品被编入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三年级美术课本第二册;人民日报海外版以大篇幅介绍泥猴作品;中央电视台以“鬼才泥猴张”为题介绍泥猴作品;中国中央电台以“鬼才泥猴张”为题的45分钟的专题播出40万字的《奇人泥猴张”一书今年出版;“泥猴张”三个字曾有企业家出资一百万元垄断收买;泥猴张的艺术作品既有25米的“百猴图”;30米的“百虾图”、“百蟹图”、“百福”、“百寿”、“百喜图”,还有“百幅画梅花图”、“人祖系列猴图”,以及百条件陶艺作品、书法作品等近千件。只要一搜索,互联网上随处可见到关于“泥猴张”的介绍。

  泥猴张本名张希和,1942年生,是鹤壁市浚县人。因为专门从事泥猴创作享誉海内外而得名。他现在担任着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亚视书画院副院长等职务。另外他还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民间美术学会副会长、河南省政协委员。

  泥猴张先生从师于著名民间工艺理论研究家张道一先生,曾受吴作人等多名书画家、艺术评论家指点。他的作品以塑造泥猴为主,在书法、绘画等民间艺术创作和研究上都有独到的见解。泥猴张的艺术风格体现在“猴儿精,头上功;不求形似,求神情”。近年来,他的泥塑代表作“群猴”、“百猴”、“三不猴”、“猴山”分别获得国家、省级大奖,其中“百猴”还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说起浚县的泥塑艺人,那真是数不胜数。别看这些整天和泥巴打交道的农夫识字不多,他们却在电视里留过影,电台里留过声,报纸上留过名。那个以捏泥猴出名,曾漂洋过海到美国讲学并进行泥塑表演的张希和,在当地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人们都叫他\"泥猴张\"。

  \"泥猴张\"生长在浚县农村,自小就受到民间艺人的艺术熏陶。小时候和大人一块儿赶庙会,见了泥猴就痴迷得迈不动步子。买些泥猴回家比着捏,开始时怎么捏也不像。后来,他虚心向老艺人学习,并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特点的泥塑技艺,创作出具有个性特点、妙趣横生的泥猴系列作品。\"泥猴张\"捏的泥猴多是素色泥猴,具有夸张变形拟人化的特点。象\"喜猴\"、\"怒猴\"、\"撤尿猴\"、\"抽烟猴\"、\"踢球猴\"、\"舞蹈猴\"等,以猴来表达人的喜怒哀乐,以猴来表现人的思维活动。他的泥猴头大身子小,注重表现猴子的面部表情。

  \"泥猴张\"捏泥猴有四个特点,一是\"快\",一小块黄泥,一分钟的时间,就变成了一只灵巧可爱的猴子。二是\"不瞧\",闭上眼或是用布蒙住眼,照样可以捏出姿态各异的猴子。三是\"背手倒捏\",他双手背在身后,捏出的猴子神形皆备。四是\"造型无穷\",面对众多的观众,他胸有成竹,不论人们提出什么样的要求,他都能\"手到猴来\"。凡见过\"泥猴张\"捏泥猴的人,无不为他炉火纯青的技术发出喷喷的称赞。
联系:暂无
网址:http://fy.folkw.com/view.asp?id=2993

20120728064620444.jpg (297.97 KB, 下载次数: 37)

20120728064620444.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7 05:02 , Processed in 0.469513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