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想了许多波澜壮阔的题目,来给我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的箭扣之旅做个终结,但想来想去,还是用最最朴素的语言,来记录下此次过程,平淡出真味,淡淡的细品?^_*
笔记的一开始忽想起徐志摩的话:“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老徐指的是人,我在这儿说的是箭扣,每一次的到来,天气总是雨雾迷蒙,让我不能见到箭扣的全部,太阳好像很是珍惜他的光芒。好在这一次有一天晴,一天雨。 这已是我第三次来了,对于箭扣的情感,复杂而深刻。回想我第一次重装独行,在长城上独自过了一夜,许是重装耗费了我大量的精力与体能的缘故,在重装独自上北京结的时候,险些毙命。回来总结,满意的照片不多,自省之于,想是这一次徒步的意义大于拍片了。再登箭扣时一定不能单独一人,实在是心有余悸。第二次是去年此时,参加踏浪的队伍,随大部队一起来。这次带了三脚架、带了快门线、带了...但由于天气的原因,连续两天的大雾和阴天,严重影响了出片质量,报了遗憾!也正因此才有了这第三次的趋之若鹜。每次箭扣回来都对所拍片子反复看无数遍,总结心得回忆当时,对于箭扣长城的特有镜头语言,每一次都会有更加深层次的解读和体会。这次看到踏浪又一次组织,于是坚定地报名出征,用镜头的语言,来解读我的箭扣-坚韧、残缺、冷艳、凶险而又灿烂多彩、缤纷绽放。
因这是我最后一次用照片来解读箭扣,所以会仔细地挑出一张张片子,并配上简短文字,用以纪念这次箭扣的惊险与大美并存的驴行。
下面请随我的照片展开本次的驴行之旅。 注:工作繁忙,全部照片边选边写,争取月底发完,见谅。
所携相机:5D2+24-105镜头,别无它。 就把下面这张定为此次记录的封面吧,看地点不同箭扣的性格也异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