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校品牌]中央民族大学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听众

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3-30
注册时间
2013-3-3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中央民族大学   发表于 2013-3-30 15:28:2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高校品牌
口号:美美与共,知行合一
简介:  中央民族大学(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坐落于北京学府林立的海淀区,南邻国家图书馆,北依中关村科技园,校园环境典雅,古朴幽美,人文氛围浓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中央民族大学的前身是1941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民族学院。1951年6月,中央民族学院在北京正式成立,乌兰夫任首任院长。1993年11月,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现任校党委书记鄂义太教授、校长陈理教授。
     学校现有23个学院,有覆盖10个学科门类的55个本科专业、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6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一级2个、二级13个,2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国家“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学校建校之初,一批学界名流,如潘光旦、吴文藻、费孝通、翁独健、吴泽霖、冯家昇、杨成志、林耀华、傅乐焕、于道泉、闻宥、马学良、王锺翰等到校任教,成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重要奠基人。学校现有教职工总数为1991人,其中专任教师1083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62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8%。他们当中有戴庆厦、王尧、张公瑾、牟钟鉴、胡振华、施正一、刘秉江、马跃、靡若如、李魁正、杨圣敏、金炳镐、薛达元等知名专家学者,还有不断涌现的诸多中青年新秀,已渐成学界翘楚。另外,学校还常年聘有60多名外籍专家任教。学校目前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学科评议组、全国地方志领导小组、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中央新疆工作协调小组、上海合作组织中方教育咨询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国家学科规划和评审机构成员18人,双聘院士2人,长江学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6人,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10人,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9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13人。学校与29个国家和地区的102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每年都有一批在相关学科领域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学者来校访问讲学、交流。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台港澳地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823人,其中本科生11261人,硕士、博士研究生4000多人,少数民族预科生482人;本科生(含预科生)中,少数民族学生比例为55.6%。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接收学校,有来自40个国家的811名留学生在校学习。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输送了10万余名各民族毕业生。其中有知名专家学者近千名,少数民族省部级领导干部近百名,地厅级领导干部近千名,县处级领导干部万余名,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中央民族大学已成为培养少数民族杰出人才和民族团结表率的摇篮。
    目前,全校师生员工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要求和民族团结与发展事业的需要,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创新能力两大主题,实施特色兴校、质量立校和人才强校三大战略,坚定不移地走质量第一、内涵为主、可持续发展的办学之路,朝着建成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世界一流民族大学目标迈进。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
电话:暂无
网址:http://www.muc.edu.rootwatch.com

QQ截图20130329175103.png (56.32 KB, 下载次数: 36)

QQ截图20130329175103.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10 03:00 , Processed in 0.329242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