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汉阳高龙,因独特的造型、独特的表演艺术和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名扬全国。然而,这项独特的春节民俗文化活动,在上世纪曾一度中断表演,目前更是因为后继乏人和保护乏力,濒临失传。
“汉阳高龙独树一帜,是中国龙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仅仅依靠民间艺人的坚守是不够的。”
现场 千年高龙舞汉阳
“巍巍昆仑,莽莽乾坤。黄河长江,长江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龙的灵魂。嗨呦呦,嗨呦嗨呦……”
2月8日,春寒料峭。在武汉市汉阳区龙阳湖畔,伴随着威武的汉调锣鼓,一条龙头4.5米的高龙,带着4条小龙,雄纠纠绕场巡视。四周近万人围观,掌声雷动。
这一天是农历正月十一,是汉阳高龙开光面世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四周乡亲都要为这传统的高龙表演激动好一阵子。
但见7名壮汉轮番登场,分别表演叩高龙、扫高龙、举高龙、抖高龙、顶高龙、托高龙等8项绝活。随着高龙的闪、舞、腾、扫,喝彩声此起彼伏。当舞龙手李光明用牙齿和嘴托起高龙时,全场观众几乎看呆了:他双膝跪地,将茶杯粗的竹篙衔在嘴里,用牙齿托起了几十公斤重的高龙龙头!他的身子随着锣鼓声富有韵律地抖动,高龙显得愈发雄姿英发,频频向人群点头示意……
“太精彩了!这么好看的龙,这么原汁原味的表演,要是能一代代流传下去就好了。”永丰乡郑家村76岁的村民郑方林无意发了一声感叹。
据传,汉阳高龙已经舞了1300多年!销声匿迹20多年后,最近几年才重出江湖。目前只有龙阳村的周必学父子二人会扎制高龙,能表演高龙的也不多。这正是老郑心忧之处。
前世 唐朝高龙舞到今
汉阳高龙,不仅造型奇特——有一个高龙头和12节或13节龙身龙尾组成,并且在表演时要燃烛或亮灯,不翻滚,头顶“王”字,每节龙身均披八卦,威严如君临天下。
联系:暂无
网址:
http://fy.folkw.com/view.asp?id=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