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物质文化]西坪民歌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听众

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4-4
注册时间
2013-4-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西坪民歌   发表于 2013-4-4 18:29: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西坪民歌的类型有山歌、劳动歌、爱情歌、生活歌、儿歌等,其中劳动歌、爱情歌、生活歌地方特色浓郁。


  西坪民歌的劳动歌中有劳动号子、夯歌,具有协调动作、指挥劳动、鼓舞情绪的作用;有田歌、渔歌,描绘劳动情景,诉说劳动感受;有工匠歌、采茶歌,反映社会生活、抒情见长。如《正月采茶正月嗦》:“正月采茶正月嗦,新来媳妇拜公婆,红绸子大袄绿绢袖,八幅罗裙顺地拖;二月采茶二月嗦,二月小燕来得多,燕子停在过梁上,今年做得来年窝;三月采茶三月嗦,三月牡丹开得多……”有的劳动歌形象表达了劳动的辛苦还不乏幽默感,如《一天一挑柴》:“一天一挑柴,不黑不回来。要得回来早,除非镰掉了。回来打二更,吃饭要点灯。出去尿泡尿,回来鸡子叫。烧水洗洗脸,亮星还在闪。”

  西坪民歌里的情歌,表达方式朴素、生动、幽默、风趣,颇具画面感和形象感,无论是抒发爱情的炽热、相思的缠绵,还是别离的凄婉和对爱情的渴望,都表达直率,情真意切。另外西坪境内河流密布,淇河、峡河、黑漆河三条大的河流交汇,大姑娘小媳妇爱在河边洗头、洗衣,男青年在河边田里劳动,水边的情歌就诞生了。如“黑漆河流水欢,姑娘洗衣在河边。东张西望干什么,一件小褂洗半天?等俺情哥来相逢,这个地方最适应;山高风大河水响,说句情话两人听。”也许一首情歌就能牵出一段美好的姻缘。

  西坪民歌的生活歌中,对歌形式较多。其中仅对花系列就有《大对花》、《小对花》、《对花》等。

在西坪镇,村村寨寨都有人会唱民歌。在西坪民歌普查中,像袁香华、魏秀菊、包信刚、姚书成、李香兰等老歌手,每人都能演唱民歌几十首甚至上百首。特别是在农村每年正月十五灯会上,老歌手能根据情景,以物起兴,见什么唱什么,天文地理、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周围景物等都在演唱范围之内,正如西坪民歌中所唱:“改了调改了调,改了梆子唱二黄。从前唱的梆子戏,现在又唱花鼓腔。大戏唱的有朝有代,唱这花鼓都是算编来的。”但西坪民歌也不是容易唱好的,有歌为证:“樱桃好吃树难栽,花鼓子好听口难开,要吃樱桃早栽树,要唱花鼓子你下场来。”可是随着岁月的变迁,时代的进步,使原有的农耕生产方式发生了改变,加上现代文化的冲击,以及老民间歌手纷纷谢世,现在会唱西坪民歌的人很少了。


  2000年来,为让西坪民歌重放异彩,西峡县通过整理出书、录音、制光盘等手段,对它进行了抢救性的保护,并进行西坪民歌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2007年2月,西坪民歌进入首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又进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西峡县设立了西坪民歌保护基金,对现存老民间歌手进行保护,组建西坪民歌演唱队,举办西坪民歌大赛、西坪民歌大家唱等活动,培养西坪民歌传唱队伍,组织人员在农村灯会、庙会上演唱西坪民歌,在中小学生中教唱西坪民歌,在全县各旅游景点演唱西坪民歌,让更多的人了解西坪民歌,演唱西坪民歌,使西坪民歌飞出深山,走向世界。
联系:暂无
网址:http://fy.folkw.com/view.asp?id=3090

wangying2011072610139.jpg (22.86 KB, 下载次数: 49)

wangying2011072610139.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12 12:48 , Processed in 0.379899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