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登过不少名山,却很少吮到浓郁的文化情愫,但当我数次畅游宝天曼后,却惊奇地发现有那么多的美丽传说,给宝天曼赋予了丰富的文化色彩,铺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只这一点就足够迷人了。
站在最高峰曼顶极目远眺,云蒸霞蔚,烟绕雾嶂,景色瑰丽,恍若仙境。在这里,我寻到了“宝天曼”名字的传说——
宝天曼原名百叶山,是上天一神牛化作伏牛山后,它的胃变化而成(牛胃,俗称牛百叶),内中宝物甚多,是天庭藏宝的地方。山下有个大石窑,住着一年轻小伙子,名叫大宝。大宝原是太上老君身边的仙童,因炼仙丹打瞌睡误事被贬此山,专门炼制金银珠宝,供天庭使用。大宝忠厚老实,不但为天庭炼宝,还为人间百姓救苦救难,百姓们非常喜爱他。
大宝每天炼制的金银珠宝,也专门由王母娘娘身边的侍女曼珠取回天宫。而曼珠姑娘每次取宝,都能看到大宝为百姓送药治病、送花宜人、送种育林的欢乐场面,她悄悄地爱上了勤劳朴实、乐于助人的大宝,不久两人就偷偷地成了亲,一起炼仙珠,一起帮助百姓耕织桑田、排忧解难,生活幸福美满,百姓人人称赞。
曼珠私配大宝的事终于被王母娘娘知道了,即派龟灵圣母下界捉拿曼珠,惩罚大宝。曼珠和大宝料到违犯天规,王母娘娘不会轻饶,于是他俩先把剩余的金银珠宝撒向群山,然后二人紧抱一起,泪如泉涌,不论龟灵圣母如何恶狠,死不分开。龟灵圣母恼了,发出一道紫光,把曼珠和大宝收走了。
此后,曼珠和大宝撒在山上的金银珠宝变成了奇花异草、珍稀植物和珍贵山药,他俩的泪水变成两条溪水又汇成瀑布,喷珠溅玉,奔泻而下。菊乡百姓深切怀念这一对为民造福、恩爱有加的夫妻,便将他俩的名字合在一起,把百叶山改名为“宝天曼”。
眼前这座山峰层层叠叠,似一座楼阁,中间一石柱象个苗条的姑娘亭亭玉立在楼阁上,漂浮在云海中。在这里,我寻到了“姑娘楼”的动人传说——
王莽新朝年间,有位名叫杜茂的年轻人,仪表堂堂,天资聪明,文武双全。杜茂原是官宦之家,因王莽篡位,全家遭难,只他一人更衣涂饰逃出京城,流浪在伏牛山间一员外家当放牛郎。但杜茂壮志未衰,暗中仍勤学文武,待佳期报仇雪恨,光复汉室。一年初春,听说汉王刘秀在中原聚贤纳士,准备讨伐王莽,他非常高兴,即打点行装投奔刘秀。
杜茂在刘秀部下,除参与出谋划策外,还负责备制药物,供汉军伐莽使用。当时汉王刘秀长住宝天曼跑马岭驯服战马,杜茂就常在宝天曼登山采药。一日,杜茂在山中采药,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咯、咯、咯……”的惊叫声,抬眼望去,见一条红花蛇缠住了一只五颜六色、十分美丽的山鸡,他迅即放下药篓,拿着砍刀快步走去,瞄准蛇头就砍。红花蛇放开山鸡,避刀直身,猛扑杜茂颈部。杜茂功底深厚,使刀如飞,刹那间就砍死了红花蛇。这时天色已晚,杜茂背起药篓迅速下山,紧赶慢赶过了飞云岭,天已全黑,林间小路甚是难辨,只得慢慢觅路前行。忽然眼前出现一点光亮,原来前面有户人家,屋内灯光照射。杜茂甚喜,心想在此借住一宿,天明下山也无妨。于是上前叩门,刚要叫喊,“吱咛”一声门响,迎面出来一位漂亮姑娘,含羞搭话:“大哥,请进屋,我爹娘已经入睡,我给你烧水做饭,住下明日再下山。”姑娘之言正和杜茂之意,口中连连道谢,就进屋住下了。次日天亮,杜茂一觉醒来,房屋不见了,自己却睡在飞云岭下一座山峰的石头上。原来是杜茂救的那个山鸡变成了一个漂亮的姑娘,为报答杜茂的救命之恩而设的楼阁。
杜茂下山后,汉王刘秀就开始兴师伐莽,再也没有上山采药了。可是山鸡姑娘还想着杜茂,就把那天杜茂住过的楼阁再现在峰顶上,自己住在里面日日等待期盼,此后人们就把这座峰叫作“姑娘楼”。
这是宝天曼最长的一道幽谷,有十五华里,谷内彩蝶飞舞,花香扑鼻,溪流淙淙,清爽宜人。在这里,我寻到了“御葬沟”的悲情传说——
前朝有位公主叫玉真,已是二八妙龄,可严酷的宫廷戒律使她从未走出宫门一步,对民间的苦乐、山川的秀丽一概不知,只是在熟读的诗书中有所感触,很想身临其境,于是吩咐身边侍女暗中寻找出宫机会。一天,侍女禀报说:“有一年轻御医,名叫华生,常出宫购进药材,知道民间事情最多。”公主灵机一动,以医病为名,请御医华生来讲外面一些事情。
御医华生是河南内乡人,世代行医,门里出身,在家时常上宝天曼采药。因此,华生就对玉真公主讲叙宝天曼林海茫茫、峰连叠嶂、奇花斗艳、山清水秀、百鸟欢唱的故事,直讲得公主如临人间乐园、身置仙境一般。从此,玉真公主不但深爱宝天曼,也爱上了御医华生,并要与他私奔。此事不知从哪儿走露风声,皇上即把华生免去御医,发配深山宝天曼,永不得进宫。玉真公主得知后,自知理屈不敢声张,只是紧闭闺阁以泪洗面,可她心中已定:是我害了华生,就是死也要找到他。于是女扮男装,混出宫门,直奔宝天曼。
联系:暂无
网址:
http://fy.folkw.com/view.asp?id=3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