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民间舞蹈霸王鞭始于秦末楚汉相争,现留传于前卫镇。古时,项羽与刘邦相约:\"先入咸阳者王之\"。后项羽一路所向披靡,每攻下一城池,便站在马上,挥舞马鞭,高歌竞舞,舞至酣时,命士卒折木为鞭再舞,共同欢庆胜利。民间百姓遇到喜事亦效仿之,于是这种欢庆胜利的即兴舞蹈形式便由军营传到民间。因项羽自称西楚霸王,\"霸王鞭\"由此得名。湖北有的地方传说,从前有一个地主家里收了一个童养媳,名叫莲香。她勤劳善良,却被地主婆毒打而死。群众同情她,就以莲香用过的吹火棍编了这种舞蹈,因此又叫\"打莲香\"。
霸王鞭是舞者手里拿的道具,一般是取三尺左右的竹竿两端挖孔,内装两三枚铜钱,也有在木棍上绘上彩道而不装铜钱的。表演者右手握住霸王鞭中间,忽上忽下、时左时右地击打自己的肩、背、腰和四肢,或向地上敲打,或与他人对打等等,铜钱不断发出有节奏的响声,非常悦耳。霸王鞭的舞蹈动作名堂很多,各地不同。我县的霸王鞭是一个人两手各拿一支霸王鞭,且歌且舞,边打边走,不断变化队形,舞起来很欢快,集体和个人都适合,表演时还可唱各地民歌。也有持霸王鞭者拿扇子、竹板等道具同舞的。据有关人士介绍,霸王鞭也叫打花棍,是因为旧社会人们利用这种歌舞形式讨饭,见景生情地编唱些吉利话,以求得人家施舍。解放后,在文化工作者的帮助下,这种舞蹈形式得到了改造,消除了一些不健康的因素。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跳这种舞的人越来越少。
2000年的时候,县文化旅游局组织马丽娟等40多名群众编排这一古老的舞蹈,一经亮相即受当地群众欢迎,有的小孩也跟着学,既娱乐又健身,表演队伍也由几十人发展到200多人。群众自备演出服,参加的劲头非常足。他们还把这种舞蹈形式搬上舞台,2001年我县建县百年时到县城表演,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
霸王鞭深深扎根于民间,极富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它是农闲时人们自娱自乐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对占领乡镇文化阵地、促进民族团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起到积极的作用。11月23日,县文旅局完成将民间舞蹈霸王鞭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工作。
联系:暂无
网址:
http://fy.folkw.com/view.asp?id=2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