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吉林】沈阳师范大学

[复制链接]

993

主题

0

听众

1029

积分

县侯

Rank: 4Rank: 4

乡约币
222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1-4-7
注册时间
2010-9-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小海豚   发表于 2010-12-8 12:55: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沈阳师范大学隶属于辽宁省人民政府,是一所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八大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现占地面积1928亩,建筑面积71.7万平方米,藏书180余万册。学校共有全日制本、专科生22007人,硕士研究生1469人,教育硕士881人,留学生320人。现已为国家培养了7万多名德才兼备的师资及各类人才,为东北特别是辽宁的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概况
院系设置  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辽宁教育行政学院、辽宁电化教育馆设
  
沈阳师范大学校徽

在沈阳师范大学。学校现有国际商学院、科信软件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戏剧艺术学院等23个二级学院和12个校属馆部中心,并拥有我国在中东地区为数不多的两所孔子学院——黎巴嫩贝鲁特圣约瑟夫大学孔子学院(我国在中东地区的第一所所孔子学院)和约旦安曼TAG孔子学院。现有本科专业6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授权点57个,是教育硕士、法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艺术硕士和体育硕士5个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单位,是开展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单位,是中国政府奖
  
沈阳师范大学

学金留学生接受单位。
研究基地  拥有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16个;省级紧缺人才培养基地1个;省级高水平重点学科2个,省级特色优势重点学科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示范性专业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创新团队4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综合性实验室12个。并设有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古生物研究所、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中心、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所、昆虫研究所等各类研究机构34个,产学研合作基地4个。

师资队伍  学校拥有一支职称结构优化、学历层次较高、科研能力较强、年龄结构合理、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645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特聘教授13人,教授242人、副教授590人,荣誉教授3名,首席教授2名,责任教授51名。涌现出一批国家及省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学者和学术带头人,此外,还聘请了多名“两院”院士和学术造诣精深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担任学校的名誉教授和兼职教授。另有多名外籍教师受聘于我校。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比利时、丹麦、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的30多所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签订了国际学术交流及合作协议,并互派教师进修、讲学,进行科研合作。

历史变迁  学校始建于1951年,其前身为东北教育学院。1953年,更名为沈阳师范学院,是当时东北地区创办最早的两所本科师范院校之一。著名教育家董纯才、车向忱、吴伯箫等先后担任学校主要领导。1965年更名为辽宁第一师范学院。1978年恢复沈阳师范学院校名。2002年由省政府决定并经教育部批准,沈阳师范学院与辽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沈阳师范大学。

  
  
东北教育学院(1951年沈阳)

建国以前,由于东北地区长期受到殖民统治,虽然在1945年抗战结束,但不久就爆发了解放战争,致使全东北的高等教育几乎处于空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东北高等院校基本处于办训练班的状态。1951年3月12日,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签发了第178号文件,决定创办东北教师学院。同年4月,改称为东北教育学院。同年5月21日,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下发了《为批准成立东北教育学院并任命董纯才、吴伯箫为正副院长》(东政人字111号文件),正是批准成立东北教育学院,院长由当时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副部长董纯才兼任,副院长由著名文学家吴伯箫担任。校址设在沈阳市皇姑区崇山西路二段,后于1952年迁至皇姑区维德街(现辽宁中医学院所在地)。

  
  
东北教育学院(1951年沈阳)

1952年高等教育院系调整后,1953年5月15日,东北行政委员会教育局下达了《关于调整、整顿东北区师范专科学校的指示》,将辽东、辽西、沈阳、旅大、吉林、松江、黑龙江等七所示范专科学校调整合并为三所院校,即东北教育学院、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及大连师范专科学校。1953年5月29日,国家政务院第180次政务工作会议批准决定:沈阳师范专科学校和东北教育学院合并,改名为沈阳师范学院。6月12日,正式下达文件任命东北行政委员会教育局局长车向忱兼任东北教育学院院长,学院由东北行政委员会教育局直接领导。1953年9月2日,东北行政委员会教育局转发中央教育部通知:为统一师范院校名称,决定将东北教育学院更名为沈阳师范学院。郭沫若亲笔题写了校名。9月20日,举行更名大会,沈阳师范学院正式成立。院长由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部长车向忱兼任,副校长由吴伯箫担任,并兼任党总支书记。

  1958年7月,中共辽宁省委和省人委决定,成立一所省属综合性大学,由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历史系、外语系的英语专业、数学系、物理系与东北财经学院、沈阳俄文专科学校的部分组建而成。沈阳师范学院图画课师生调给鲁迅美术专科学校,函授教育出调出,单独成立辽宁函授学院,1962年迁往安东(丹东),改名为辽宁函授学院。调整后的学院损失了实力最强的中文和历史系,以及大量的珍贵图书、教学设备、馆藏文物等,学生仅剩152人。学院的政教系、外语系的俄语专业、教育教研室的全部教师和中文系、历史系的部分教师以及学院的部分干部保留下来。同时沈阳教师进修学院并入沈阳师范学院,学院主管部门由原来的东北人民政府改为沈阳市委文教部和沈阳市教育局。1962年,省委根据中央关于调整的方针,对省属高校进行了布局调整,决定将沈阳师范学院以办文科为主,停办地理系,将历史系全部并入辽宁大学,生物系并入辽宁师范学院,物理系和化学系并入锦州师范学院。同时将辽宁师范学院的英语专业和旅大师专的英语科并入我校。

  1965年3月17日,国务院批转《高教部关于试办工农半读高等学校审批问题的请示》,全国各地掀起了半工(农)半读运动。出于疏散城市人口的战略考虑,辽宁省委要求沈阳师范学院到朝阳山区办学,沈阳师范学院只好别离故园,搬迁到朝阳边杖子公社姑营子大队办学。9月13日起,分两批迁往朝阳。10月19日,学院举行了迁校更名大会,学院正式更名为辽宁第一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由邢宪章担任,院长继续由白潞担任。1969年12月31日,省革委员会决定撤销锦州师范学院,并将该院的物理系、化学系调入辽宁第一师范学院,学院在此基础上组建了工业基础系和农业基础系, 1973年7月,根据省革命委员会的指示精神,学院组建了辽宁第一师范学院锦州分院,并将物理、化学两个系掉回锦州,与原锦州师范学院旧部在旧址上上建设了锦州分院,领导班子由军代表李晓涛担任。

  粉碎“四人帮”后,辽宁省革委会决定将辽宁第一师范学院迁回沈阳,恢复沈阳师范学院校名。学院领导关系确定为省、市共管,以市管为主,同时决定将“辽宁第一师范学院”锦州分院改为锦州师范学院。1978年12月9日,在新城子区兴隆台公社的临时校址隆重召开了迁校庆祝大会。1980年暑期以后陆续迁到市区第33中学校址。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2000年为止,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实力和水平稳步提高,布局进一步优化,专业分布趋于合理,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2002年,教育部正式批准沈阳师范学院与辽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沈阳师范大学。

学院简介国际商学院  
  
国际商学院

国际商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美国堪萨斯富特海斯州立大学合作实施学士学位教育,也是沈阳师范大学与境外高等学校开展学位教育的重要平台。合作方美国堪萨斯富特海斯州立大学创建于1902年,是堪萨斯州一所公立大学,主要实施文理科及应用学科的四年制大学教育。

  目前学院有两种招生形式 : 一种是通过全国高考二批本科(详见各省发布的招生简章)录取,学生可以选择修读中方学位或中美双学位。一种是自主招生,由学院自主命题、自主考试、自主录取,学生只能修读美方学位。

  中美双方采取“4+0”的合作办学模式,通过学分互认,中国学生可以在本土获得中美两国大学的两个学士学位;还可采取“2+1+1”的合作办学 模式(即在国内大学学习二年,去美国大学学习一年,再回国学习一年),获得中美双学位。2005、2006和2007年,已有30余名学生成功签证赴美攻读学士学位或硕士学位,签证成功率高达95%以上。学院通过与国际接轨培养外语精、专业知识新、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开拓型、复合型、国际型的经、贸、法、管类高级应用型人才。
外国语学院  外
  
汇文楼

国语学院(前身为沈阳师范学院外语系)创建于 1953 年。学院现有英语一系(基础阶段)、英语二系(高年级阶段)、俄语系、日语系、法德系等 5 个系和外语教育研究所、日本文化研究所等 2 个研究机构以及院办公室等 6 个管理部门。 学院现有英语教师教育、英语、英语口译、俄语、日语、法语等 6 个专业方向,其中英语专业为沈阳师范大学校级示范性专业。2005 年 7 月英语专业首次在全国普通高校本科第一批次 B 段招生。 2006 年 7 月英语专业按专业类别 招生,入学两年后分流为师范、非师范、口译方向。 学院现有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等 2 个硕士点,同时还具有学科教学(英语教育硕士)、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授权点分为普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翻译学、日语(翻译)及俄语(应用语言学)等 5 个方向;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授权点分为美国文学、英国文学、文学批评等 3 个方向。
软件学院  学
  
软件学院

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三个专业及计算机应用、网络技术、电子商务、软件工程、信息安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六个专业方向,拥有计算机应用硕士点。为适应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形势,软件学院承办沈阳师范大学与英国诺森比亚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签署的3+2模式本硕连读联合培养校际合作项目。软件学院拥有一支阵容整齐、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队伍100余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6人,博士14人,并且大部分教师有从事项目开发的经历和经验,完全能够适应软件学院教学、科研和发展要求。
音乐学院  音乐学(音乐教育)(师范)专业

  
本专
  
音乐学院

业包括音乐教育和音乐理论两个专业方向。培养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具有一项专业特长,能够在高、中等学校担任音乐教学和音乐研究的教师、研究人员及与音乐相关的其它社会职业工作者。毕业学分165学分,修业年限3至8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音乐表演专业

  本专业包括美声、民声、钢琴、西洋管弦乐及流行音乐演唱、流行音乐演奏等专业方向。培养具有一定的基本理论素养,并具有较全面的音乐创作知识、能力和音乐表演才能,能够在专业文艺团体、艺术院校、科研机构等相关部门从事表演、教学、创作、研究等方面的专门人才。毕业学分165学分,修业年限3至8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学院师生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学院在职教师中刘威教授、李嘉教授获国务院文化部艺术类最高奖“文华奖”;霍长和教授获文学评论最高奖“曹禺戏剧文学评论奖”;齐兰教授获中国剧协“白玉兰”奖等等,获奖师生达200人次。学院的毕业生中,有的到省级专业文艺团体担任演员、演奏员;有的到高等院校从事教学工作;有的在国内知名院校攻读硕士学位;有的在各中学从事基础普及教育工作。目前,音乐学院已成为我省培养音乐师资及音乐专业高级专门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
文学院  文学院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学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是辽宁省本科示范性专业。文学院是辽宁省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文秘、新闻等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
  
美术与设计学院

之一。 学院现有中文系、汉语言及对外汉语系、新闻系、文秘系等4个系级单位;有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写作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对外汉语、语文学科教学论、新闻学、文秘学等11个教研室;设有书法艺术研究所、红楼梦研究所、儿童文学研究所、影视文学研究所、古典文献研究所、比较文学研究所、 国学书院等7个研究机构。学院现有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文艺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课程与教学论(语文)专业等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言、对外汉语、新闻学、文秘教育等5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学院有全日制本科生1489人,硕士研究生120人,教育硕士158人,研究生课程班学生18人。
管理学院  其前身为政治教育系,始建于1953年,是我校创办最早的院系之一,1993年6月更名为政治法律系,1995年9月改称政治经济系,2003年4月更名为经济与管理学院,2006年12月,学校进行学科整合,由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学科、社会学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科学学院组建了管理学院。

  
  
实验中心

学院下设工商管理、公共管理2 个系,1个基础课教研部,设有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工商管理研究中心和公共管理3个研究中心和企业运作与管理、市场调查与咨询、行政改革与政府管理 、社会福利等4个研究所;师队伍职称、学历结构层次前列。学院开设行政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4个本科专业。其中行政管理主要增设公共事业管理培养方向,市场营销专业增设报刊发行、传媒经营两个培养方向。
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  前身数学系始建于1956年,是当时学校组建较早的9个系之一。
  
机关楼

学院现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和统计学三个系。

  数学与应用数学系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四年制及师范类二年制)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严格的数学思维训练、教育思想和方法及教师基本功的训练、现代化教学方法的训练。使学生具备初步的从事数学教育研究、数学科学研究、数学实际应用和数学教学的能力。为使学生将来成为优秀的中等学校数学教师或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该系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双语)学生在四年的大学学习期间,除学习数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外,还要受到严格的英语理论及应用的训练。使学生成为适应性更强的复合型人才。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由信息科学、计算科学、运筹与控制科学等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理科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质,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础理论、方法和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
  
田家炳书院

练,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的教师的主要科研方向有:运筹学与控制论、管理科学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这些方向均招收硕士研究生。

  统计学系设置的统计学专业是研究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并根据数据进行推断的一门学科,是研究客观事物数量关系和数量特征的方法论学科。该专业侧重于一般统计学方向,强化数学基础理论、计算机和外语教育,使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按其课程设置既有数学基础理论课,也有经济类、管理类、计算机类等方向的选修课,使学生既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又受到理论研究、应用技能和使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从而使他们具有从事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的能力以及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组织结构  • 教务处

  • 科研处

  • 评建办

  • 学科处

  • 保卫处

  • 人事处

  • 学生处

  • 财务处

  • 研究生处

  • 国际交流合作处

  • 招生就业指导处

  • 后勤资产管理处

  于文明(党委书记)

  赵大宇( 校长 )

学校地址  校本部地址: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253号 邮编:110034

  沈北大学城:沈阳市沈北新区道义南大街

  邮编:110036 141、157、178、236、255、326、381、382、393路 沈阳师范大学站

  290路 沈师大学生公寓站

近年沈阳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
  • 录取分数线
  • 专业分数线
高考科目: 生源地: 年份:


年份
最低
最高
平均
投档
录取人数
录取批次


2009489512497--3本科二批2008478502485--7本科二批2006451451451--1本科二、三批2006451451451--1本科三批2005444463448--7本科二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9 11:04 , Processed in 0.277615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