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旅游品牌]泸沽湖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听众

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4-18
注册时间
2013-4-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泸沽湖   发表于 2013-4-18 07:22:2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旅游品牌
口号:暂无
简介:关于泸沽湖的形成,当地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在遥远的年代,这里曾是一片村庄。村里有个孤儿,每天到狮子山去放牧。人们只要把牛羊交给他,他总是把牛羊放得肥肥壮壮的。有一天,他在山上一棵树下睡着了,梦见一条大鱼对他说:“善良的孩子,你可怜了,从今往后,你不必带午饭了,就割我身上的肉吃吧。”小孩醒来后,就到山上找啊找,终于在一个山洞里发现那条大鱼,他就割下一块烧吃,鱼肉香喷喷的。第二天,他又去了,昨天割过的地方又长满了肉。这事被村里一个贪心的人知道了,他要把大鱼占为已有,就约了一些贪财之徒,用绳索拴住鱼,让九匹马九头牛一齐使劲拉,鱼被拉出洞,灾难也就降临了。从那个洞里,洪水喷涌而出,顷刻间淹没了村庄。那时,有一个摩梭女人正在喂猪,两个年幼的孩子在旁边玩耍,母亲见洪水冲来,急中生智,把两个孩子抱进猪槽,自己却葬身水底。两个孩子坐在槽里承受水漂流,后来,他们成了这个地方的祖先。人们为了纪念那个伟大的母亲,就拿整段木头做成“猪槽船”,泸沽湖也称为母亲湖。
泸沽湖全年平均温度在17度左右,最低温度白天可达15-25度,而早晚温差约10度,最热的夏天也只是在中午时段可穿短袖,晚上要着一件薄外套。冬天最冷时需穿羽绒服。但要注意,高原的天气变化多端,时而晴,时而阴,时而冷时而热,由于阳光直射紫外线较强,请配备墨镜、防晒霜及雨伞。七、八、九月泸沽湖处于多雨的季节,即使下雨,也不会持久,所以这一点不用担心。

元朝末年,蒙古族的一支部队在战争中败退泸沽湖,并定居于此,与当地的土著人走婚,繁衍后代。明朝的旅行家徐霞客在其著作《徐霞客游记》中对泸沽湖有文字记载,将泸沽湖及其附近的三个小湖描述为“四池”并记载湖中有三岛,即“池上有三峰中峙”,明代诗人胡墩赋赋诗泸沽湖“泸湖秋水间,隐隐浸芙蓉。”清朝乾隆年间的《永北府志》将泸沽湖中的“泸沽三岛”列为胜景之一,清代诗人曹永贤赋诗“祖龙求神仙,三山渺何处”,盛赞泸沽湖如蓬莱仙境。

1940年代,汉族少女肖淑明经国民政府西康省省长刘文辉作媒,嫁给泸沽湖土司(地方长官)喇宝臣,成为当时泸沽湖地区很有影响的汉族女性人物。

2001年10月,云南丽江方面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管理年会上宣布,将向联合国申报泸沽湖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泸沽湖畔居住着是众多民族,以蒙古族为主(注:不是“摩梭族”,中国56个民族中没有“摩梭族”。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民委等部门在第一次民族识别中,将云南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识别为纳西族,而四川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则为蒙古族),摩梭人有自己的母语摩梭语,与盐源县的其他地区的蒙古族语言相通,但是没有自己的文字。其文化为达巴文化,信奉藏传佛教。摩梭人是中国唯一仍存在的母系氏族社会,实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制度。走婚的男女双方分别叫“阿注”、“阿夏”,故称“阿注婚”。现泸沽湖沿岸居住有蒙古族和彝、汉、纳西、藏、普米、白、壮等7种民族。
联系:泸沽湖位于云南和四川的交界处,可以从四川和云南分别到达,如果走四川要到西昌转汽车,走云南从丽江转汽车,车程6到7个小时不等。

到达泸沽湖主要可以乘坐客车和组团包车两种方式,自助游的同学可以向住宿地的老板寻求帮助,介绍一起前往泸沽湖的朋友包车前往。泸沽湖当地的交通比较发达。到了泸沽湖主要是旅游班车和面的代步,但是在湖边能迎着湖光山色慢慢悠悠地散步也是一件赏心乐事。另外也可以泛舟湖上享受蔚蓝湖水和澄净天空给你带来的空灵而纯洁的美感。
网址:暂无

2.jpg (79.86 KB, 下载次数: 35)

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14 04:21 , Processed in 0.297097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