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物质文化]东北庄杂技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听众

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4-19
注册时间
2013-4-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东北庄杂技   发表于 2013-4-19 18:28: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濮阳市华龙区东北庄村是全国闻名的杂技之乡,2000年被中国杂技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杂技之乡”,与河北吴桥并称为中国杂技“南北两故里”。

东北庄杂技的历史起源

    《三国志.魏志.甄后传》裴松之注所引《魏书》记载了曹操的儿媳甄后八岁时观看民间马戏的故事。在明朝以前,东北庄原名叫吕楼,就是三国人物吕布的老家。

    另据史料记载,东北庄始成于唐末宋初,因地处“桑间濮上”之东北方向而得名。东北庄的杂技源远流长。早在元末明初,东北庄就有很多人“干杂技”。清朝中期,东北庄杂技进入全盛时期。清朝乾隆年间,东北庄就有杂技班 13 个,其中最著名的是“刘家班”。清朝末朝的时候,该村从事杂技的艺人占全村总人数的 80%,当时著名的是“乔家班”。

    光绪年间,自小就从事杂技表演的东北庄人乔恩海练就了一身绝技。他有三个儿子,长子乔进美,次子乔进逢,三子乔进芳。乔恩海的三个儿子当时是“乔家班”的主要演员。“乔家班”最初的舞台都是“明场子”,一阵锣响,一声吆喝,便有观众围成圈子,艺人们在圈子中央表演各项绝活。

  随着岁月的推移“乔家班”的演出方式也由“明场子”改为“布搭篷子”,有了专门的舞台和固定的观众席,艺人也从原来的几个人增加到了几十人,并且还增加了驯兽表演。当时“乔家班”还只是一个民间表演班子,真正使 “乔家班”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的是乔进美的儿子乔志清(1875--1950)。在一次外出演出时,乔治清与河北吴桥著名的“张家班”班主之女张素真相遇并相爱,后结为秦晋之好。乔氏夫妇汲取两家杂技的精髓,将杂技艺术中的武术、气功、驯兽、马术、魔术等融为一体,并以原来的班社为基础,组建了有相当规模的乔家职业班,更新杂技节目,变换演出内容,使“乔家班”的名声更响了。

    “乔家班”吸取了中华武术和民间艺玩之精华,练出了武功、气功、跑马、变戏法和带彩绝技等,遍游中原,颇有影响。

  由于名声越来越大,“乔家班”还多次进宫演出。在乔治清的率领下,这一支有50个艺人加盟的杂技团体先后到过日本、印度、俄罗斯、朝鲜等 20多个国家演出,由于清政府的无能,乔治清等人在国外常常受气。一次在日本演出,有人对杂技团刁难,贬低演员人格并大骂中国人,乔治清听后怒容满面,当即上诉日本官府。在法庭上,他据理力争使那个无理的日本人低头道了歉。当时这件事轰动朝野,“乔家班”名声大振,杂技也被国人称为“骨气”艺术。归国时,清政府特意为“乔家班”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慈禧太后看了“乔家班”的表演后也赞不绝口,并授“乔家班”万寿龙灯两盏,御赐瓷壶一把,以彰其技之优。

    民国年间,“乔家班”已驰誉大江南北、名享长城内外。35集电视连续剧《杂技东北庄》就是以乔家班的人物为依据制作而成,并且在濮阳东北庄实景拍摄。
联系:暂无
网址:http://fy.folkw.com/view.asp?id=1784

16033VI0-0.jpg (47.25 KB, 下载次数: 41)

16033VI0-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12 03:33 , Processed in 0.359436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