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物质文化]清丰柳子戏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听众

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4-19
注册时间
2013-4-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清丰柳子戏   发表于 2013-4-19 18:34:4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柳子戏艺术特色及曲目

    清丰柳子戏,又称“北(百)调子”、“柳子腔”、“弦子戏”。始于元明,盛于清,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系豫、鲁、江、淮弦索曲令《黄鹰儿》、《傍妆台》、《打枣杆》、《锁南枝》、《驻云飞》、《山坡羊》等发展演变而成,主要流行于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地。其音乐由俗曲和柳子等九大声腔,五大套曲,男女声腔有明显的区别,在民间素有“听着柳子调,胜似坐仙轿”之说。传统曲牌粗细三百余支,今存近二百支。唱牌分四种:越牌如《黄鹰儿》、《楚江秋》;下调如《步步娇》、《驻云飞》、《腊梅花》;平调如《锁南枝》、《叶儿落》;二八调如《风入松》;《三叉棵》等。弦牌如《朝天子》、《普天乐》,唢呐牌如《红绣鞋》、《玉芙蓉》、《将军令》等。笛子、笙、三弦为柳子戏的主要伴奏乐器。笛似骨、笙似肉、弦似筋。三者相互配合,时而粗犷豪放,时而激昂挺拔,时而含情脉脉,古朴典雅,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联系:暂无
网址:http://fy.folkw.com/view.asp?id=1764

01300000247011128282156605110_s.jpg (10.71 KB, 下载次数: 53)

01300000247011128282156605110_s.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12 03:18 , Processed in 0.357489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