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物质文化]文圣拳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听众

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4-19
注册时间
2013-4-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文圣拳   发表于 2013-4-19 19:11: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文圣拳 亦称五步架、杜家拳、神拳、长寿拳。据传为赵匡胤后代,将赵匡胤所习的老洪拳和文功静坐法相结合,发展演变为文圣拳。“文”字取意于文功静坐之法,“圣”字显其拳理高深。清乾隆年间,山东冠县杨四海将文圣拳传嘉祥县的杜宏信。后杜宏信返回家乡广授文圣拳技艺,杜去世后,为纪念他,将文圣拳称为“杜家拳”。文圣拳动作稳健,无窜崩跳跃,五步之距就可练拳,人们又称之为“五步架”。清朝末年,文圣拳中反清复明的有志之士聚会时,总是先烧香敬神,继之习拳练武,燃香习武渐成规矩,文圣拳由此被称为“神拳”,又因为文圣拳门中长寿来人甚多,有“八十出功,九十步松”的说法,故人们又叫“长寿拳”。文圣拳以古代阴阳无形变化的原理为拳艺指南,有文功和武功两部分组成,文功即静功,武功即动功。文功主要是调息,入静,养气,练意,为功法拳法之根本,方式有静坐、侧卧、仰卧、站立等式。武功,主要是练形求法,动作中将讲究阴阳变化,刚柔含展,伸筋拔骨,以意引气,以气催力,气到力到,意气力结合,方法上讲究粘、沾、连、挤、推、托、靠、钻等。

  文圣拳历史久远相传在唐宋年间,分别有李世民,赵匡胤之后隐名在山中修时所创,明未清初传为神拳,清朝时期代表人为河北官县杨四海,杨四海传山东嘉祥杜洪信,叫文圣功,后人称杜家拳82年国家杨武术挖掘中,被济宁汶上县宋庄村宋传平大师更名文圣拳。
联系:暂无
网址:http://fy.folkw.com/view.asp?id=2678

u=1412222353,608073642&fm=21&gp=0.jpg (6.78 KB, 下载次数: 54)

u=1412222353,608073642&fm=21&gp=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12 04:18 , Processed in 0.321449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