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物质文化]厦门南乐、泉州南音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听众

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4-20
注册时间
2013-4-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厦门南乐   发表于 2013-4-20 23:40: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南乐,亦名“南曲”、“弦管”、“南管”、“南音”,上世纪六十年代,泉州将“南乐”改名为“南音”,沿用至今,南乐为我国“四大古老乐种”之一,其起源年代,至今未见历史文献的证明,因而众说不一,但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认为,南乐蕴藏于唐,形成于宋元,发展至明清两代已是非常繁荣,厦门南乐是明宋清初由晋江县传入的。因厦门是对外通商口岸。是华侨出入境的中转站,南乐很快地从厦门向台湾、东南亚传播,厦门市南乐团成立于 1954 年,经四十余年的努力,已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南乐的演唱形式多为弹唱及清唱。弹唱形式为:演唱者手执琵琶(斜抱 45 度)自弹自唱,或唱者手执琵琶中坐弹唱,持弦,洞萧者各分左右两旁坐奏为其伴奏;清唱形式为:唱者(演唱)居中坐执拍板击柏,持琵琶、三弦、洞萧、二弦者则分左右两旁坐奏并为其伴奏。这一形式一直沿续至今。南乐的主要乐器有琵琶,二弦,三弦,洞萧,柏板,嗳仔,南嗳(中音唢呐)等,这些乐器与同类的乐器不同,有它特殊制作或演奏方法。

  南乐分布在台湾省和福建省厦门、泉州、漳州、等闽南语方言地区,以及东南亚华侨华裔聚居地,厦门南乐兴旺在清朝中期以后,此时南乐人才辈出,其中对厦门南乐有巨大贡献的首推林霁秋先生。

  南乐的价值体现在:

  ( 1 )社会价值:南乐流传于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各国闽南人聚居地,特别是台湾地区,在数百年前,南乐就随着闽南人开发台湾而传播台湾、根植台湾,传承和保护南乐,将促进海峡两岸人民的交流与沟通,对于加快台湾回归,祖国统一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唤起了无数爱国华人回国投资建设祖国的愿望与行动。

  ( 2 )学术价值:南乐是我国四大古乐之一,有着音乐活化石之称,南乐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研究价值。
联系:暂无
网址:http://fy.folkw.com/view.asp?id=1897

20080623111402269.jpg (92.71 KB, 下载次数: 78)

20080623111402269.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8 05:32 , Processed in 0.343750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