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物质文化]闽西(上杭)傀儡戏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听众

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4-20
注册时间
2013-4-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闽西傀儡戏   发表于 2013-4-20 23:50:3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闽西(上杭)傀儡戏和闽西汉剧、闽西山歌戏并称闽西三大剧种,亦是福建省有地方特色的剧种之一。

上杭被称为“木偶之乡”,上杭白砂乡是中国闽西(上杭)木偶的发源地。根据相关资料记载,明朝初年,上杭白砂乡张坑农民赖法魁、白砂塘丰农民李法佐、李法佑、温发明等4人,到杭州学高腔木偶戏艺,艺满之后,回到上杭,带回一套傀儡18个(俗称十八罗汉)。白砂乡水竹洋村梁姓先祖由浙江杭州钱塘县迁徙而来,把傀儡戏带入上杭。“田公”是历代木偶戏艺人尊敬的祖师、戏神,“田公堂”是木偶艺人祭供祖师的场所,白砂乡水竹洋建有“田公堂”,历史上传承有“田公会”,有会田收入作活动经费。

木偶戏传入白砂后,逐渐在本县各乡流传和发展。至清光绪(1875—1908)年间,全县的木偶戏班已发展到120多个,木偶戏从业人员达数百人。据1983年召开的“木偶戏老艺人座谈会”上所追记的(可知班名或班主)戏班有90个(详见《上杭县木偶戏班社一浏览表》)。至建国初期,尚有56个戏班保持活动。

上杭木偶戏不但在本县流传,还逐渐流传至龙岩市各县(区)以及闽粤赣边区乃至浙江、湖南、台湾等省的一些地区。据有关资料记载:1865年,长汀涂坊人曹如文,至白砂投师学习木偶戏艺,艺成回乡组建木偶戏(高腔)班,自此,长汀始有木偶戏;1850年,永定坎市人张兆登,至上杭投师学习木偶戏艺,艺成回乡组建(明凤堂)戏班,自此,永定始有木偶戏;1898年,白砂塘丰艺人李如意,与连城县赖源乡徐象球结拜金兰,以次子李金玲过继给徐为子,改名徐传华,迁居赖源,由传华组建(老福星堂)戏班,自此,连城始有木偶戏;1918年,永定木偶戏艺人张隆彩之子张品荣,迁居新罗白沙,随将(老荣顺堂)戏班迁往新罗白沙传习。自此,新罗始有木偶戏;1883年,白砂艺人李佳富,率(佳庆堂)戏班往江西石城演出,后定居石城,木偶戏艺由此传入江西省石城县;清康熙五十年(1694),本县来苏里田背村人刘嵩生移居江西修水县,旋又徒湖南平江长寿街定居,与刘同行有一上杭张姓傀儡戏艺人随其外出逃荒,到长寿后,张以演傀儡戏为生,自此,湖南始有木偶戏;民国时期,本县黄潭(贵兰堂)戏班班主龚贵玉入赘广东大埔,将戏班改名为(新金兰)。

上杭木偶戏经过500多年的发展,开成了比较完整的艺术体系,也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表演艺术家。1954年8月,龙岩专区抽调上杭的丘必书、李贞传、刘锦丛、李象贤,加上连城徐传华、徐火焱,长汀曹如锋,永定张美金四人,计八人,组成“闽西木偶戏代表队”,以《大名府》一剧为主,随带《对玉环》参加“福建省第二届地方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两剧目均获一等奖。同年9月,应选赴沪参加“华东区地方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特种艺术表演奖。1995年正月,应选晋京参加“全国十三省木偶戏、皮影戏会演”,《大名府》一剧被选进怀仁堂为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作专场演出。会演期间,中国木偶艺术剧团以及兄弟省市木偶艺术界同仁和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木偶艺术家至“闽西代表队”参观、访问、学习。1986年,上杭木偶剧团创作、演出神话剧《借雨降妖记》(编剧丘亿初),应选参加在泉州举办的“国际木偶节”演出。期间,曾与英国、民主德国、奥地利、日本、菲律宾等国家和各省、市木偶艺术家进行艺术交流。10月,上杭县木偶剧团被“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吸收为团体会员。

经过历代艺人的传承发展,上杭傀儡戏已成为独具特色的艺术剧种,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征:
联系:暂无
网址:http://fy.folkw.com/view.asp?id=1894

5d6b8a40f9cc8d6765dda5c601862942.jpg (300.67 KB, 下载次数: 101)

5d6b8a40f9cc8d6765dda5c60186294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7 21:42 , Processed in 0.377947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