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物质文化]肘歌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听众

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4-21
注册时间
2013-4-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肘歌   发表于 2013-4-21 16:02: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北宋时期就有的肘歌自清朝从山西传入宁陵县南关后,至今已有近300的历史。目前,宁陵县南关肘歌是豫东一带唯一的一个肘歌会,去年,这支表演队伍曾在华商文化节上精装盛演。

通俗讲,肘歌就是一人用肘举着一个小孩,表演者为成人和4岁到6岁的儿童。成人拿着剑、枪、葫芦等,肩上站立一儿童,摆出各种造型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随着锣鼓的节奏,肘歌队不断变换着队形,远远看去,像一队舞动着的戏装人物从人群的头顶上走过去,很受群众的喜爱。

3月20日,也就是农历二月初二这天,宁陵县乔楼乡三张村庙会上的肘歌表演成了焦点,十里八村的男女老少争相观看。追随观看的人群过后,街上的小摊位哗啦啦被挤倒一片。

山西肘歌传入宁陵

3月20日上午9点,当记者赶到宁陵县南关时,热心人就指点说,“玩肘歌的”已化好装往三张村庙会上去了。记者往庙会赶时,在路上看到一辆四轮车车厢内坐着十几位已化好装的村民,一问果然是肘歌会的。

赶到距宁陵县城10余公里的三张村庙会后,肘歌会的演员们开始着装。人们对这种表演充满好奇,尤其是看到三四岁的孩子参加表演更是觉得不可思议。

此前记者查阅资料得知,关于肘歌,最早的文字记载是明末清初的小说《续金瓶梅》。在这部小说中,作家丁耀亢这样写道:又有一个香孩儿会,旗鏣竹架扎在半天里,把人家好俊孩儿,扮成八仙过海、童子拜观音、唐明皇游月宫,各样的故事,摆十数里路。

很明显,小说里所描写的香孩儿会就是今天的肘歌。肘歌在明清时已经是一种非常成熟的艺术形式了。然而,据专家考证,肘歌至少在北宋时期就已经存在,距现在有1000年的历史。

据宁陵县南关肘歌协会会长郭振武介绍,南关肘歌于清乾隆年间从山西晋城传入,当时宁陵县县令王发源很喜欢民间艺术,就让人带了一支肘歌队到宁陵演出。在县令王发源的倡导下,宁陵县南关人郭玉书的曾祖父组织当地人研究肘歌,并成立了肘歌会。历经数代,如今传到郭振武手上。

75岁的郭振武老人身体依然硬朗,他指挥着这支有着60多人的表演队伍,穿行在被围得密不透风的队伍中,催促着该准备的事项。
联系:暂无
网址:http://fy.folkw.com/view.asp?id=2961

20090716_170341_667.jpg (37.76 KB, 下载次数: 42)

20090716_170341_667.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7 06:25 , Processed in 0.374054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