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千阳八打棍的所在区域及地理环境
千阳县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北部,关中平原西陲山区。具体位置介于东经106056 ′15″—107022′31″和北纬340 33′34 ″—34056′56″之间,总面积996.46平方公里。东连本省凤翔、麟游县,南接本省宝鸡市,西临本省陇县,北倚甘肃省灵台县。县城处千河谷地,距省会西安市203公里,至宝鸡市37公里。人口12.8万,以汉族为主。
千阳县地层属华北区陕甘宁盆地边缘,地质构造为北部千山断隆、南部吴岳地垒和中部千河地堑。构造地形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地表属渭北高原西部丘陵沟壑区。全县海拔710—1545米,县境内山岭起伏,丘陵连绵,台原残碎,谷川狭长,河溪湍急。年平均气温10.80C,年降水量677毫米,全年无霜日190天,四季分明,自然灾害频繁,地域偏僻,矿藏少,以农业为主,生活比较贫困。
千阳八打棍的历史渊源
八打棍源于何时,文史资料尚无记载,当地说法不一。据老艺人秋志贤(1921年出生)讲,八打棍至少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清朝末期,当地人在闲暇时,以鼓为乐,以棍为道具,两人对打称作“双头棍”。后逐步演变成八人表演的固定形式,故称为八打棍。作为社火表演中的一个演出节目,多年来深受群众喜爱。
千阳八打棍的基本内容
表演时,舞者肩扛五尺棍,分为两组在铿锵、激烈的锣鼓声中从两侧上场,站成面相对的里外两层圆圈。里圈人按顺时针方向对打,外圈人按逆时针方向对打,在相互移动位置的过程中,里圈四人和外圈四人都要彼此见面(相互对打一遍),打完后分两队下场。
八打棍动作粗犷奔放,对打激烈有力,不论是挡顶、挡胯、挡腿、扫堂等,都要求真棍实打,表演生动,每个动作称“一环”(即打一圈),打时动作洒脱,步履稳健,时而两棍相击,时而挥棍扫堂,对打激烈,情绪昂扬,两棍相击对打发出的碰击声为锣鼓伴奏增加了音韵变化。舞者刚健的气质、威武的形象,犹如古代士卒习武操练,又似民间拳师在强身练武一般。八打棍的表演讲究集体性和真实感,要求动作协调,变化统一,步履稳健,配合默契。表演者要精神抖擞、情绪饱满、动作有力,对打准确,展现了人民群众勇敢的尚武精神和民族气质。
联系:暂无
网址:
http://fy.folkw.com/view.asp?id=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