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奎龄】(1885~1967)画家。
刘奎龄(1885~1967),画家字耀辰,号蝶隐,自署种墨草庐主人。天津人。天津巨富“八大家”之一的“土城刘家”的后裔。
南开中学首班毕业生,自幼学习
郎世宁画法,研究五代、宋、元诸家,尤其是明代吕纪、清代沈铨的画技,并将
西洋画之色彩、透视比例融合于中国传统工笔国画之中,形成自己特有的
艺术风格。其作品纤细逼真,神态自然,以《孔雀图》最为著名,深得徐悲鸿赞扬,在中国近代画坛独树一帜。平生创作近千幅工笔画,作品有《牡丹鸡》、《松鼠》等;《孔雀》入选第三届
全国美展。多件作品藏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该馆曾为其举办遗作展。出版有《刘奎龄画集》等。 其子继卣亦擅画 。 徐悲鸿在评选赴苏参展作品时,见到《上林春色图》,大加赞赏,并自责道:“我怎么连这么一位画家都不知道。”不久,徐悲鸿致信刘奎龄,乞刘一幅孔雀,可惜,刘奎龄的孔雀尚未落墨,徐悲鸿已离开人世,这不仅是艺术史上的一大憾事,也让刘奎龄沉寂了二十多个春秋。 1905年在私立敬业中学毕业后,即辍学在家,临摹、研究古今中外之名画,探索创作动物画的新途径。30余岁,以卖画为业。60岁左右技法更趋成熟。1949年以后,被聘为天津文史馆馆员,先后任政协河北省
天津市委员会委员及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中国画 。精于工笔鸟兽、草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