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物质文化]青牛葫芦制作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听众

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4-24
注册时间
2013-4-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青牛葫芦制作   发表于 2013-4-24 21:36:2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青牛葫芦由“小郑葫芦”传承演变而来。郑祖桥19世纪末生于五常,自幼酷爱书画,常在葫芦上刻字画送与友人。因其个子矮小,人称“小郑葫芦”。其第四代传人郑国华作品落款常用“青牛”二字,久之,人们又称其为青牛葫芦。它有雕刻、火烙、立粉及彩画等4个种类。雕刻分透雕、浮雕、阴刻和阳刻;火烙则分工笔线描、界定渲染;彩画分重彩和淡雅;立粉分描金和单色。

    青牛葫芦是指在自然生长的葫芦上使用雕刻绘画手段雕刻、火烫及彩绘出各种图案的工艺品。其传统制作技艺流传在黑龙江五常一带,已有260年历史。18世纪中叶清政府移民于此地,古老的葫芦文化随之扎根。

    青牛葫芦手工制作技艺受清宫廷绘画影响,设计考究,疏密得当,线条流畅、风格高雅,落脚于黑龙江却有江南彩艺的风貌,与山东、河北等地的葫芦制作相比,青牛葫芦不仅仅局限于常见的吉祥祝福图案,历史名人、诗词都成为其选题内容;在创作风格上,青牛葫芦一般不涂鲜艳色彩,继承了“小郑葫芦”端庄高雅的风格。青牛葫芦还首创葫芦表面涂“立得粉”新工艺,把立得粉、胶、油漆按一定比例调合,用特制的纸筒把这种混合物涂到葫芦上,再在上面描金画银,使葫芦平面雕刻产生强烈的立体感。
联系:暂无
网址:http://fy.folkw.com/view.asp?id=1376

u=2748613071,771194110&fm=21&gp=0.jpg (4.89 KB, 下载次数: 37)

u=2748613071,771194110&fm=21&gp=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6 14:38 , Processed in 0.327302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