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物质文化]金刚台传说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听众

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4-24
注册时间
2013-4-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金刚台传说   发表于 2013-4-24 22:38:0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翻开安徽地图,可以看见在皖西金寨县紧邻河南省的地方有一坐大山叫金岗台,标注海拔1584米。我家就在山脚下,围绕这坐大山有些残缺的故事,故事流传了一代又一代,就变成了被神话了的传说。关于这些传说,肯定有人比我知道的更详细、更完整,只是没能收集整理出来。

    占山为王

    离我家不远有一条从山上流淌下来的河流,元朝末年在河的傍边生活过一对了不起的兄妹,后人为了以示纪念这对兄妹,便把这个地方叫着妹子河。岁月变迁,妹子河渐渐被人叫梅子河(还有一些上年纪的人这么叫),这些年改叫梅河。
    兄即余少保,妹即余少保的妹妹。
    相传余少保带着一批人马在金岗台半山一个地势险要的地方占山为王,称王的地点即被后世叫皇殿,余少保的妹妹则在山的另一侧建了一坐山寨,后世称为女人寨。
    一日,余少保的老表朱元璋来到黄殿对余少保说:你在山上称王,而你的兵在山下很远的里老城,假如官兵来攻,你将怎么办?余少保说:我有一个大鼓,只要一敲鼓,里老城的士兵即会听令上山来援。朱元璋听后拿起鼓锤便敲,里老城的士兵听声上山,等士兵们气喘吁吁的赶到黄殿才知道虚惊一场,便下山而去。士兵们刚回到里老城,朱元璋又对余少保说:不知道如果再敲鼓你的部下还上不上来?说完拿起鼓锤又是一阵猛敲,山下还没来的急落脚的士兵听到鼓声再次上山,等筋疲力尽的赶到发现又被戏弄了,窝了一肚的气撤了回去。这时和朱元璋串通好的官兵真的杀了过来,余少保见势连忙击鼓求救,只到鼓都敲破了也没有一个上士兵来。经过一番恶战,余少保被抓了(好几人都和我说过他们亲眼看见现在黄殿下面还有累累白骨)。被压送的余少保在途中遇到从外地回山的儿子,他们相遇的地点因此得名遇子店,后该名余子店,又叫余店。余少保被处决(这段传说我忘了),朝廷在梅河贴了一张黄榜招告世人,帖黄榜的地方就改叫黄榜。朱元璋夺了权,占了山,后来当成了明朝的开国皇帝。
    余少保的妹妹得知哥哥被杀,迁怒之下杀死了里老城的全部士兵。然后用胳膊夹着两个簸箕从女人寨飞身追赶朱元璋,与朱元璋决战于红麻尖山顶,终因体力透支占败死牺牲。后人评说和余少保失败是因为他不应该占山、因为鱼离不开水,上山只有死路一条。而朱元璋开始住在一个有水的不吉利的地方(猪不能在水里),但后来抢了余少保的山才起死回生当了皇帝。
    站在我家门前的院子往大山上看,能看见一块巨大的石头巍然耸立,这就是大石尖子,在大石尖子后面竖立的是另一块长方形的大石头,叫小石尖子。据说余少保的宝剑就藏在上面,每年的阴历七月十五宝剑就会出来晒太阳,小石尖子上除了宝剑,还有千年的灵芝仙草。听说曾有人用三跟钢丝拧成钢丝绳试图攀爬上小石尖子采择灵芝,爬到一半的时候见一只巨大的青色蚂蚱咬断了两根钢丝,这人赶紧下来了。这只大蚂蚱就是守护宝剑和灵芝的。我本人曾经爬上过大石尖子,就是为了站在上面窥探小石尖子上的宝物,由于视觉角度的问题,结果一无所获。

    铁瓦寺

    金岗台上另一处神秘的地方就是铁瓦寺(俗名老庙),相传铁瓦寺由一群能洒豆成兵、剪纸成人的法术高强的和尚所建。建寺时缺49根柱子,一个和尚就把一块红布盖在水井上施以法术,然后拿开红布,一根根现成的柱子便从井里冒了出来,一直冒出来50根,还多了一根。某年冬大雪封山,寺里几乎断吹,如是派一个和尚下山化缘,这和尚摇身一转便不见了踪影,只在厚厚的积雪上留下一行麻雀的脚印(还有很多都忘了!)。
    之所以叫铁瓦寺,是因为整个寺庙的瓦都是铁制的,后因寺庙年久失修,横梁经不住铁瓦重压,铁瓦寺庙轰然倒塌,铁瓦寺迁址重建,叫着新庙。
等我到铁瓦寺的时候,铁瓦寺已经破败不堪,只见到两间用石头垒起、盖着茅草的破房子,那个曾出过柱子的神奇的水井也只不过是一个清澈的水凼,到是残破的铁瓦依稀可见。

    金刚台,位于商城东南部20公里处,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面积138平方公里。金刚台群峰林立,峻秀奇伟,千米以上的山峰近1o座,主峰海拔1584米,连“一览众山小”的泰山玉皇顶也自叹弗如。金刚台山势雄伟,群峰叠起,怪石幽洞比比皆是,瀑布深潭时映眼帘,珍禽怪兽出没其间,奇草异木琳琅满目。
    这奇山奇水和独特的气候,使金刚台成为珍奇禽兽和植物的天然园林。动物有肥鲵、娃娃鱼、石化鱼、隆肛蛙、金钱豹、艾豹、择子、野羊、白冠长尾堆、猫头鹰、恨虎鹰等;植物有千头柏、龙须柳、植香、大别山五针松等,茶叶、枯梗、天麻、茯苓、生漆、板栗、木耳、弥猴桃、桐油、乌柏更是这里驰名中外的十大名产。
联系:暂无
网址:http://fy.folkw.com/view.asp?id=2949

img119269397367.jpg (105.57 KB, 下载次数: 30)

img119269397367.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6 14:40 , Processed in 0.361395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