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物质文化]漳浦剪纸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听众

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4-25
注册时间
2013-4-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漳浦剪纸   发表于 2013-4-25 19:13:0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福建漳浦剪纸艺术源远流长,唐宋以来非常活跃,据《漳浦县志》记载:“元夕自初十放灯至十六夜,乃已神祠家庙,或用鳌山运傀儡,张灯烛,剪采为花,备极工巧”。今分布在漳州市漳浦县沿海一带。

  漳浦剪纸最初只是作为刺绣的底样,随着民间民俗活动的盛行和受北方贴“窗花”等中原文化的影响,漳浦剪纸开始应用于各种结婚、祭拜活动,剪各种猪脚花、饼花、花贴于礼品、祭品上,寄托美好的心愿。明清以后,剪纸也逐渐脱离刺绣成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漳浦剪纸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浓烈的原始趣味和稚拙美感,在中国民间艺术中占有一定位置。漳浦剪纸有着多元的创作风格,陈金、黄素在继承漳浦剪纸的基础上,借鉴传统刺绣表现手法,创造了“排剪”技法,形成漳浦剪纸构图丰富匀称,线条繁复细腻的写实特色;林桃、陈匏来立足本土,注重主观想象,开创了漳浦剪纸艺术构图奇巧、古拙抽象的写意风气;陈秋日、高少苹、张峥嵘、欧阳艳君等剪纸艺人,吸纳大江南北各种艺术流派的营养,与时俱进、自成一格。特别是林桃,被艺术界称为“中国民间毕加索” 。

  漳浦剪纸以构图丰满匀称、对称平衡、线条连贯简练、连接自然、细腻雅致著称,在表现手法上,以阳剪为主、阴剪为辅,阳剪和阴剪互为补充,密切配合,使整个画面主次分明,错落有致,富有层次感。在色彩上以单色为主,在对比色中求协调,具有强烈的工艺装饰效果。“排剪”技法的运用,则充分体现了漳浦剪纸纤巧细腻的特点,那种细而又细,成组成排,反复出现的线条,对表现羽毛、花瓣等事物丝丝入扣。在用纸上采用了一些不易变质、褪色的剪纸材料。

  漳浦剪纸学术价值有以下几点: 1 、是千百年来漳浦人民创造并享受的文化,是民众的智慧创造并形成了自身特有的艺术风格和特色,保护和发扬是我们的责任。 2 、它见证了漳浦民间习俗演化的进程,对了解漳浦民俗、闽南民俗进而陶冶民情民风具有积极的意义。 3 、漳浦剪纸已被世界认可,并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作用和产生影响,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联系:暂无
网址:http://fy.folkw.com/view.asp?id=1876

04c8a8e52a226572024f7c0502f31b89.jpg (210.58 KB, 下载次数: 40)

04c8a8e52a226572024f7c0502f31b89.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6 13:20 , Processed in 0.338989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